庐山昔日餐桌上的“野菜”
如今的庐山人,只要家里来了贵客,就会在山上采一点何首乌的嫩芽,或者掐一些三叶芹什么的,作为餐桌上的一道佳肴,既时尚又新鲜。现代生活质量提高,餐桌上荤腻的食品增多,我们不妨换换口味去重新品尝昔日的家常野菜。
粑 叶
什么是“粑叶”?它的学名又叫什么,我查了很多资料,还没找到答案。它的形状大小,近似于南瓜叶,但它确不是藤本植物,一株一匹叶的。它又有一点像荷叶,可闻起来比荷叶还要清香。
我小的时侯,家里的粮食常常不够,母亲就带着我们到山上采粑叶。管这植物叫粑叶,是从母亲那里听来的。
粑叶生的也可以吃,吃在嘴里酸溜溜的,还带一点子甜。口渴时,吃这粑叶,比喝汽水还要解渴。
把粑叶采回来,先是把它洗净、晾干,接着把它剁成碎末,再和等外粉(细糠、麦麸混合的粗粮)煮熟的红薯合在一起做成粑叶粑,放在锅里蒸熟。用粑叶做的粑,绿油油的像个碧玉球,老远就闻得一股清香味儿。吃在口里,有红薯的甜味,又有粑叶的酸味和香味。吃时,母亲就叫我们少吃一点,吃多了,会打肚子里的食。它就像山楂,有化食、消食的功效。
一次,我肚子疼,母亲看了一下我的手指甲,说:你肚子里有蛔虫,去后山摘几片粑叶吃吧。”我吃了这粑叶,第二天就把蛔虫打下来了。这粑叶还有药用价值。
它还有另一种功效,如果只用等外粉做耙,其中不加粑叶,吃不了两天人就要结肠,加了粑叶的就不会。
用粑叶做的粑虽然好吃,却不经饿,一顿吃七八个,半上午肚子就咕咕地叫。
于是,母亲又给我们做另一种粑果来充饥了。
米 曲
米曲,这是老庐山人叫的,学名是什么?同样没查到。米曲爱生长在松树林里,叶片为肉质,上面长满一层银灰色的细毛。生的吃是什么滋味,我还没尝过,母亲也从不叫我们去尝。
跟着母亲上山去掐米曲,出发前要带一口面粉袋子,把绳子在袋子的对角系好,斜挎在身上,这样便于钻入丛林里采摘。上山了,不是每一片松林里都生有米曲的,有时翻过几座山都找不到。有时,无意间窜到那林子里,落眼一看,林子里就是银灰色的一片,是处生满了米曲。看到这般景象,心里不由得异常激动,激动得手脚都在颤抖。这时,母亲含泪地说,这就是粮食呵,粮食。一家人几天的粮食呵。
旧社会,母亲曾在洋人家做过西餐,她对面食很讲究比例。
采回来的米曲,她是按半斤糯米粉、一斤普通米粉、两斤米曲和在一起做成米曲粑。这也是她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配方。
米曲粑很好吃。它的味道很独特,有股陈年老酒的醇香。吃在口里有嚼劲,特别是吃到米曲时,像是咬着口香糖有回味。那时早上吃三个米曲粑,一上午就不知道饿了。我们喜欢吃米曲粑,母亲却说,好吃是好吃,就是成本高了。
夏末,到那林子里就剩下了最后一发米曲了,摘完后就立秋了。这时候,家里的人又开始准备采摘山上的秋果。
栗橡子
栗橡子是长在大树上,有点像尖栗,底部套着一层硬壳。生的吃,非常苦涩。栗橡子摘回来后,先要装在袋子里悬空吊起来,等阴干了,再放在水里清漂。漂出来的水像酱油,反复的清漂,一直漂到成了清水,才可以洗粉。把洗好的粉滤干,再装在容器里,等吃时再取。
那时侯,家里常常是把栗橡子粉,做成豆腐的形状漂在水里。到吃的时候,拿几块放在锅里先煎一下,再放盐、佐料。吃在口里味道怪怪的,却很好吃。
母亲经常上火,眼角红的时候,她就弄几勺栗橡子粉和冰糖,用开水一冲,睡觉前喝一茶杯,第二天起床,火气也就消退了。母亲说,栗橡子粉可以清肝火。
毛 菜
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那一年,粮食根本不够,母亲又经常带我们去挖毛菜。
毛菜长得有点像“上海青”白菜,只是叶子上长了很多的绒毛,老庐山人都叫它毛菜。毛菜生长在房前屋后,近些年来,老房子的周围有的建成水泥地,毛菜少地方生长,就慢慢地越来越少了。
毛菜可以炒,也可以煮。味道纯正,口感非常好。把毛菜和土豆丝和在一起煮成的水汤饭,味道鲜美。
不过,月月吃、天天吃、餐餐吃,就会吃出一种怪味儿来。过了很多年,我只要走到有毛菜的地方,无意中,鼻子就能嗅到那毛菜的气味了。
紫 苏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紫苏是一味中药,其实不然,紫苏能够做菜。
那时侯,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每月四十元的工资,买一瓶醋就要花三角钱。
一次,哥哥在乌龙潭钓了很多石斑鱼,家里没有醋了,母亲就在山上扯了一大把紫苏回来。我看见那紫苏的叶子,正反两面都是紫红色的,怪不得叫它是紫苏。母亲煎好鱼后,把紫苏和其它佐料一起丢在锅里,加一点点水再煮。母亲告诉我们,紫苏比醋还要好,它不仅去腥还能软化鱼刺。鱼做好了,吃的时候,伴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味儿就是紫苏散发出来的。
如腌制生姜也可以加上紫苏,加了紫苏的生姜,味道就酸溜溜的辣。它与生姜一样,都能够祛寒、解表、开胃。
洋菊花叶
洋菊花也是老庐山人取的名字。这种植物,从前是洋人带来的,都是种在门前的花坛上。它秋天开花,花形像大丽花,柠檬黄色,非常艳丽。那叶子到有点像芍药花的叶子,叶子有气味,又同中药的川芎有相似之处。
春天,洋菊花叶很嫩,把这些嫩叶子掐回来,可以做一道好菜。比篱蒿还要好吃。
旧社会,母亲在一家英国人家做西餐,开始,他们吃面包时,里面夹几片这生叶子。他们告诉母亲,这叶子经常吃,能排出体内的毒素。母亲却不喜欢吃生叶子,就把它炒熟来吃,炒时,多放点油和辣椒角,味道一下子就出来了。从此后,这英国一家人也都爱吃这炒过的。
现在,这洋菊花越来越少了,偶尔找到一点,就弄些回来,吃时,那味道真是好极了。
母亲去世多年,吃这叶子,我就想起了从前,就更加怀念母亲了。
豆叶菜
在庐山汉阳峰的北坡,有个有名的地方叫“豆叶坪”,这儿就是以生长豆叶菜而得名的。
豆叶菜是众多野菜中的一颗绿色的璀璨明珠。在庐山除了豆叶坪,这菜,青莲寺也有少量的,其它地方尚没有发现。
初春,豆叶菜刚出土,一茎一芽,芽像豆芽,人们就把它又称作是:豆芽菜,或是“豆叶菜”。豆叶菜可以炒熟吃,吃在口里,爽滑、清香。也可以凉拌的吃,其香脆可口,带一点点的茶香。
小时侯,母亲为了采摘豆叶菜,从家里出发,往返要走将近四十里的山路,才采一小碟子,全家人一人只能吃一筷子。
她还告诉我们说,解放前,豆叶坪曾居了一个和尚,那和尚曾经是国民党的一个旅长,后来不愿意打内战,才躲在这豆叶坪出家了。这个旅长来时一身的毛病,常年吃豆叶菜,吃到后来人们再见到他时,他红光满面。
为这豆芽菜,1985年我去过豆叶坪几次,那时,庙前屋后都长满了豆叶菜,我大有收获。到了1993年我再去时,这次,庙的周围焦黄一片,像是发过一次山火,豆叶菜也被烧死了一样。我坐在石凳子上休息,从庙里走出一个乡下人,我问他,这草怎么都枯死了。那人说,山里的蚊子很厉害,用了除草剂……
把它们全烧死了。
这……
我感到非常的茫然。(邵友光)
新闻来源: 九江新闻网-长江周刊
编 辑: 汤淑青 感觉那洋菊花家里有很多啊,秋末开花..是不是这种,如果是回家多采点尝尝...每次回家都喜欢去采些野菜尝尝,蓠蒿,马齿苋,还有一种我们称为"地菜"也不知是不是荠菜的.其他不懂的也就不敢瞎采了... 对这没有什么研究` 现在追求绿色食品,越是野味越受欢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