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 发表于 2008-12-2 10:19:35

小议陶潜为什么辞官

说到陶潜 是很有些话要说的。他的生平与他文学上的成就就不必言说了,但只讲一些自己对他的认识。


   陶潜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部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为什么后世文人包括苏辛在内但凡失意几乎言必称陶令?因为他做了他们想做而没有的一件事情 辞官。

一 他为什么辞官?

废帝死的时候,陶渊明二十郎当岁,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岁数。这时的诗人是可以说是胸怀大志满腹诗书,也算是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好青年。这个时候他也绝对不可能满脑子归隐的念头的。他后来是为什么辞官的呢?

    首先.陶渊明生逢乱世历经6位皇帝,这样的时代中,上层贵族的叛乱篡权与下层人民的揭竿起义频繁的让人感到麻木与绝望,所有的生命都苟延残喘在这个时代的大舞台上,扮演着他自己的角色。
   
    况且,谁说他面对强权统治,老百姓民不聊生时,没做过没努力过的?在政治上,陶先生是"毕竟努力过"的(参见历代<陶渊明传>)。他29岁出仕,五次归隐五次重返官场。我们需要面对一个事实,政治家需要天分,陶渊明没有这个天分,他做不了一个好官,不是一个能吏。与其这样,到不如退下来,如果他继续待在官场上的话,我们有该怎么评价他呢?尸位素餐?恋慕荣华?这是我们想看到的吗。举个人:王莽!当世大儒,无出其右者!他做过了!他努力过了!,但是呢?不要说你不知道。 包拯、海瑞、林则徐、王鼎我们说他们是能吏,酷吏,廉吏……总之他们都是“吏”。陶渊明不是,他是诗人,他是一个农民,他是一个会写诗的喜欢浪漫的很普通的人,只是他的品德比一般人高尚一点。
   
    第三个 很直接的原因,也是大家都熟悉的原因 ,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其实这句话没说完,当时陶渊明在做彭泽县令的时候,是有乡上恶人一直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的。前面也讲了,陶渊明不大会做官,所以他一怒之下就辞官了。留下了赫赫有名的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五斗米折腰”并不是他嫌弃俸禄少,他其实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二 为什么那么多的文人都记挂着他?
   
    建功立业是每个文人包括陶潜在内都想要的。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是很正常的事。有权才能有名,才能施展抱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所以即使好多文人都一方面感慨“常恨此身非我有”另一方面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不可能退出官场这个是非地,正所谓“何时忘却营营”。象陶渊明这样说仕途是“迷途”的,纵观历史,也就陶先生一人而已。而象他这样一怒之下辞官的,在历史上恐怕也不多见。这也是为什么后世文人包括苏辛在内但凡失意几乎言必称陶令的原因。虽然苏某人曾扬言:“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但他终其一生,是并没有隐退的。

    陶渊明做了他们想做而没有的一件事情 辞官。他回归最平凡的生活。他不愿去掌握命运,他甘愿做命运的棋子,这是勇气,起码我们都看不透。
    有人讥讽“他除了所谓的高风亮节和虚无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流给后人,他还留给后人了什么?他还能留给后人什么?”
他还需要留给我们什么!?太上立德!五千年,我们能记得的人有几个,难道要让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下,这样的要求,孔圣没做到!释尊没做到!三清道祖没做到!始皇没做到!那些个王侯将相谁做到了!?一个人能为万世树个榜样,他还求什么!?
   
    苏轼留给后人一座苏堤和全城百姓倾城泪别太守的故事;辛弃疾留给后人投军报国,为民杀敌的英雄气概;文天祥留给后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丈夫气魄;陶渊明给我们留下的就是那样的铮铮铁骨和维护尊严不畏强权的精神。



三关于出世与入世
   
    那为什么那么多的读书人都要在做官与不做官这个问题上那么徘徊那么痛苦?这个就牵扯到一个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的问题。说起来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虽然我们这些人没多少学问,但怎么说,好歹也是个读书人,这个出处的问题也是我们要考虑的。
   
    为什么包括苏辛二人在内的后世文人极其推崇陶渊明,但真正学他与官场决裂的却几乎没几个呢?因为陶潜其实学不得。要当真一学,就把读书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丢掉了


来源:斜川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议陶潜为什么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