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与古典小说
本帖最后由 民义 于 2015-1-18 06:02 编辑曹雪芹一生中只写了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举世闻名的《红楼梦》。虽然我们今天看到的《红楼梦》只有前八十回是为曹雪芹所做。但这部未完成的小说,却显示除了作者宏大的构思和深邃的思考。明清之际,中国文化出现了“天崩地裂”的巨大裂变。出现了一段回归古典文化的精神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潮流,将中华民族近两千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出现了诸如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汤显祖、凌濛初、吴敬梓等一大批文学巨匠。他们创作出了带有浓厚民间文化和个性解放色彩的戏剧和小说作品。为白话文学创造了典范,而曹雪芹无疑是古典文学的集大成者。《红楼梦》不仅深刻的揭示了时代的特征,更表达了对人生终极问题的追问。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几次巨大的裂变和转型。在富于想象的华夏民族远古记忆中,最早的一次裂变被以神话的方式流传下来。这就是“女娲补天”的故事。“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ǎn)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关于这个传说最完整而富于诗意的记载出自《淮南子·览冥训》。这则神话以象征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了在上古时代,中国文化的一次由混乱走向秩序的过程。
而与“补天”神话相关的另一则与女娲有关的神话则是“造人”。在大多数人看来,“造人”应该发生在“补天”之前,但如果我们将“造人”理解为“重新造人”。那么这两个神话之间的关系,就变得越来越密切起来了。正是因为在“补天”之前的旧人在“天崩地裂”的灾难中灭亡,所以女娲才在恢复天地秩序之后再造新人。女娲“补天”的真正含义是文明秩序的恢复,“造人”则是用新的文明来教化造就新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补天造人”和“克己复礼”,都是对社会文明秩序的重建和个体精神人格的重塑。而曹雪芹在小说的开头却通过续写这个神话,引出一段发生在红尘俗世的故事。
二、
《红楼梦》写于中国十八世纪的清朝中叶,不仅是这个封建王朝外强中干,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更是中国古代宗法文化走向没落,社会道德沦丧,国民精神萎顿的“末世”时代。曹雪芹经历了这个时代的风雨沧桑,以切身的经验,广博的学识,敏锐的直觉,深沉的思考,用无尽的心酸之泪,写出了旷世的荒唐之言。《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在小说的开头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
曹雪芹将一块无才补天,遗弃不用的石头作为小说主人公的原型,意在揭示整个故事所写的是在当时人们看来于家于国无用之人。其实,那些补天的石头,意喻着帝王将相、英雄豪杰这些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主人公,即那些在历史上建功立业、名垂千古的天才和人才,将贾宝玉这样的无用之人作为主人公,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曹雪芹笔下的这块顽石所化身的主人公,原本就是来自大荒、无稽之地。在“枉入尘世”之后,仍旧未脱其本性,言谈举止无不显出疯傻痴狂。由此获得了“古今第一淫人”,“富贵闲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等称号。这个”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无事忙”,整天做的事情就是无故的寻愁觅恨。由此可见,他确实可以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多余人形象。曹雪芹在他的《红楼梦》中,塑造了这样一个多余人,却并不是为了批判他。而是恰恰相反,借着他去批判他说生活的时代。我们不得不说,在十八世纪,曹雪芹已经对世界黑夜、诗意贫困时代的大语境中,人类的生存语境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三、
虽然在《红楼梦》之前的中国白话古典文学,对封建宗法礼教文化有所批判,体现出个性解放思潮所提倡的尊情抑理等时代观念,但《红楼梦》却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追寻神圣踪迹,歌颂美妙事物作为小说所表现的重要主题。在对贾府中各色人物的描写中,突出表现了以“木石前盟”为代表的先天自然情感和“金玉良缘”所代表的后天人际关机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前者代表的是对一种个体本真生活的追求,而后者代表的是对一种大众世俗人生的肯定。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观园正是曹雪芹所营造的一个充满诗意的世内桃园。里面住着被贾宝玉所说的用“水”做的清明灵秀的女儿们,她们青春洋溢,活波可爱,美丽纯真、多才多艺。过着无忧无虑、诗意栖居的生活。但是,大观园毕竟座落在在贾府这个只有门前的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污浊之地。而那些用“泥”做的须眉浊物,以及由“无价的宝珠”变成“死珠子”、甚至是“鱼眼睛”的女人们,不仅层层包围着这个“女儿国”,更是不时的以“抄捡”等名义,拆毁这个美得如镜花水月一样的诗意家园。
如果说曹雪芹是这个家园的建造者,那么贾宝玉则是这个家园的守护者。但是,在整个媚俗的大环境之中,守护本真是何其难矣。诗意来源于对美妙事物的吟咏赞美,而在众多的诗人们中间,林黛玉无疑是其中最善于作诗者。寄人篱下的她,最能体会那种无家可归的漂泊无根之感,是一位真正的大地上的异乡者。她的诗往往能道出诗意贫乏,美妙易逝的人生感叹。一个想在庸俗势利的社会环境中,拒绝随波逐流、力求超尘脱俗的人,只能被大众所漠视和排斥,独自忍受由此而来的孤独和寂寞。自从她选择了遗世独立的姿态,悲剧的命运同时也就注定了。她的死对她来说,无异于一种最好的解脱。让她不用再忍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痛苦折磨。实现“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的最后心愿。而当林黛玉离去后,贾宝玉作为护花使者的责任,同时也就等同结束。随着“木石前盟”的解除,他只能进入“金玉良缘”。
四、
但贾宝玉毕竟是一块真石假玉,他最终的归宿,不是在人世间的温柔乡,而是在大荒山的无稽崖。在小说中,超越的彼岸世界,被成为太虚幻境。可这是从红尘俗世的角度来说的,因为在世人的眼中,尘世是现实的,而彼岸是虚幻的。而在曹雪芹的笔下,小说的大部分篇幅虽然描写了作为尘世代表的贾府以及其中的大观园,却从头至尾充满了否定的态度,而且围绕着“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两种人生态度的解构和批判,展现了个体生命的短暂脆弱和大众生存的庸碌虚妄。而林黛玉的离世和贾宝玉的出家,以及贾府中人的各种悲惨结局,更强调了红尘俗世最终万事皆空的本质。
贾府是整个世界的缩影,而曹雪芹没有指明小说故事发生的具体现代,意在强调整个故事的人类历史寓言性质。但是作者并没有完全的将贾府的衰败看作是一种宿命,而是通过对败落过程细致入微的描写,突出了“末世”的景观。在小说中,曹雪芹用“忽刺刺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近。”来作为末世的隐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厦倾”意喻着封建宗法礼教文化的解体,“灯将近”暗示着传统天道信仰的失落,突出的体现出了时代的本质特征。
作为世界黑夜时代的诗人思者,曹雪芹在中国十八世纪,第一个用诗意的语言,通过对贾府兴衰和宝黛爱情悲剧的描写,表达了对神圣踪迹的追寻和对美妙事物的吟咏。尽管在曹雪芹之后,以鲁迅和王小波为代表的诗人思者们,在二十世纪的文化语境中,对世界黑夜、贫困时代的个体生存境遇进行了揭示,对虚无主义进行了批判。但却并没有达到曹雪芹的深刻和高度,作为新千年文学的第一位先驱,曹雪芹占据着一个不可替代的最要地位。
来源:北大中文论坛
评论(3)
曹雪芹说现代都可以
http://www.shanglushan.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我是男人 发表于 2015-1-18 08: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曹雪芹说现代都可以
风气民俗,一直延续。人性思想,刻骨相传。
果然 发表于 2015-1-18 09: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史鉴今,心不迷茫。读她千遍,才知她好!http://www.shanglushan.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65.p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