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叶圣陶庐山激情赋词
1961年5月,著名作家叶圣陶来庐山疗养。 初上庐山的叶圣陶心情十分愉快,他很早就知道庐山的大名,却一直未曾登临。他1961年上庐山时,已是近70岁的老人,仍是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吟诗作赋,佳作连篇。他下榻东谷一栋漂亮的芬兰别墅。别墅建于1902年,石砌一层,地下层很高,长长的台阶一波三折地弯向大门。别墅的西面与南面为连通的敞开式外廊,外廊的木拱雕刻精美。别墅的第一任业主为美国人,上世纪三十年代为长沙海关所有。1959年中共庐山会议期间,刘伯承元帅下榻此处。初夏时节,本已是春花零落之时,而庐山,却正是姹紫嫣红、百花争艳,令叶圣陶十分欣喜。叶圣陶向来就喜欢花花草草,他在北京寓所的院子里有一棵海棠树,每当4月下旬海棠盛开的时候,他总要邀请挚友亲朋在海棠树下饮酒作诗,欣赏盛开的海棠。叶圣陶登上庐山,犹如住进了花的海洋,整天处在鲜花的簇拥之中,怎能不心花怒放。
此时的庐山最美的是满山满岭的杜鹃花,在各种各样的杜鹃花中,有一种更引起了叶圣陶的注意和兴趣。只见这种杜鹃花的叶片比别的杜鹃花叶片要大好几倍,叶片又厚,有点像芭蕉叶;花朵也比别的杜鹃花大好几倍,快赶上木棉花了。一朵花竟呈几种颜色:花片的表面粉红,桃红,反面却又呈现黄绿色,配搭很和谐。见多识广的叶圣陶围着这种杜鹃花反复观赏,觉得自己以前很少见到。当地陪同人员告诉他,这种杜鹃花是庐山的特产,外地极少见,原来只长在深山野岭中,连名字也没有,后被人移栽到房前屋后。陈三立三十年代居住庐山时,将它命名为“云锦花”,意为这种杜鹃花开起来特别灿烂,特别茂盛,一大团、一大团,一大片、一大片的,犹如斑斓的彩云像锦缎一样落在山谷、草坪上,特别壮观、火热。我国近代植物学奠基人、庐山植物园的创建者胡先骕教授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应邀为《庐山志》撰写“植物目”时,正式把它命名为“云锦杜鹃”。陪同人员还告诉叶老,现在正是云锦杜鹃开得如痴如醉的时候。
叶圣陶听了,很为自己感到庆幸,来庐山正是观赏云锦杜鹃的最佳时期,大饱了眼福。晚上,叶圣陶兴致勃勃地填了一首《蝶恋花·云锦杜鹃》:“五月庐山春未尽,浓绿丛中,时见红成阵。耀眼好花初识认,杜鹃佳品云锦。攒叶圆端苍玉润,托出繁英,色胜棠樱嫩。避暑人来应怅恨,芳时未及观娇韵。”这一曲《蝶恋花》,将庐山云锦杜鹃吟唱得风韵俱佳。叶圣陶还认为云锦杜鹃多彩的颜色超过了他喜爱的海棠和樱花。叶圣陶在词中还为那些七八月份来庐山避暑、无法观赏云锦杜鹃美姿的人深感惋惜,说他们“应怅恨”哩!词写得多么灵巧,充分显露出叶老充满喜悦、有点得意忘形的童心。
庐山五月,除了百花争艳,另一个特征便是云雾缭绕。这一点,又给叶圣陶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引发了他的另一首活灵活现的佳作。叶圣陶在含鄱口游览时,便被云海奇观所深深震慑。去时是个大晴天,站在含鄱岭上的“望鄱亭”上极目纵览,万里江天尽展眼底。叶圣陶正陶醉在这湖光山色之中,忽然,从汉阳峰巅急速泻下滔滔的云雾,如同瀑布一般沿着巨大的壑口涌向山麓。转眼之间,江、湖、田野都消失了,天地之间,只见汹涌着波滚浪翻的云海。正在叶圣陶惊叹之时,一股天风倏地袭来,将汹涌的云海剪开一道口子,又现出云海之下的江、湖、田野,如同在天上俯瞰人间仙境一般。
“哦,太神奇了,太神奇了!”叶老不禁抚掌赞道。陪同人员告诉叶老,电影《天仙配》中七仙女站在天堂观看人间美景的镜头正是在这时拍摄的,为了等待最佳镜头,导演石挥、主要演员严凤英、王少舫在此足足等了三天。
如此云雾,岂能无诗?叶圣陶笔墨酣畅地填了一首《水龙吟·庐山雾》:“庐山雾景难描,影机画笔都无济。晴峦叠翠,倏萦一缕,缟裙轻曳,顿失前峰,旋迷旁壑,混茫而已。又批封却障,忽开半面,分明见、青螺髻。楼外丛杉挺峙,似迷藏、与人游戏。近株已隐,远株尤显,霎时更替。变复多端,无分远近,影形俱翳。但排窗雾入,沾衣润席,够清凉意。”叶老的词对庐山云雾描绘入微,使人如见画图,既有峰峦间云雾迷茫、遮天蔽日的壮观,也有别墅丛林间云雾飘飘袅袅、时聚时散的纤巧,令读者目不暇接,心旌摇曳,真个是“够快人意”! 叶圣陶 的文章读书的时候学过哦 真是赞 实在是赞
不错不错
抒情且赞赏 庐山之美 叶老毕竟不是词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