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丽 发表于 2015-4-13 09:46:11

采菊随想

采菊随想刘 峰    题记——受到邀约写一篇有关陶渊明的文章,与有荣焉之余,有一丝忐忑,迟迟不敢下笔,只因,那份敬畏之心......
    星期天和表妹相伴去摘野菊花,我本来不是很感兴趣,可表妹的兴致颇高,一路上给我说野菊花的种种好处,泡茶时加点冰糖可以祛火了,给小孩子做成菊花枕可以清肝明目了,终于被她说动,加之我喜欢郊外冬日的暖阳,就跟她相伴来到一个名东篱山庄的地方,虽说原来也来过,但是在这初冬的下午来这还是第一次。
    在路上,我就看见那小小的黄色的野菊花星星点点在阳光底下闪烁着,走近了,发现那小小的花褶一层层地错落有致地压叠着,堪比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我忙不迭地就要去采,可表妹说路边上的有灰尘,山庄里面沟涧旁边的野菊花又多又净.听了她的话,我们走进山庄的路口, 路口到山庄里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一路上我对表妹直埋怨:就在刚才有花的地方采两下就完了,走这么多路干什么?表妹笑笑,等下你到了那地方就不想走了呢!又走了大约20多分钟,终于到了山庄里面,第一反应在我大脑里的竟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我们去爬山也好,旅行也好,很难忘路之远近,常常会问:“我们下面去哪里?多久可以到?”可是如果你真正陶醉在风景中,就会“忘路之远近”。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刻,常常是你把现实的东西暂时忘掉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群体、职业,可是如果你能有一个心灵的桃花源,能有一天“忘路之远近”,其实就够了。
    这里山青水秀,用“小桥流水人家”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不经意间,我们经过了两个涧,那清澈澄碧的水流,那旁边洗衣洗菜的村姑,还有错落有致的袅袅升起的炊烟,朦朦胧胧的雾蔼,活脱脱再现了陶渊明那首著名的《归园田居》的意境: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看到如此景物,我情不自禁拿出相机记录下如此难见的初冬美景 ,怪不得陶老先生感慨万千: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真的是啊,如果我不是亲眼所见,就不会那么深层地体会诗中的意境了。
    沿着乡间的小路,一路上能嗅到泥土的芳香,微风轻轻吹拂着涧水旁的芦苇,一切就像是一幅简洁素净的白描,这就是最本真的农村田园。不禁想起陶公的那几句“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滕之易安。”这是内心何等的达观通透。忽然表妹大叫一声:快来啊,有好多的野菊花!顺声望去,我看到了大片大片的野菊花,小小的黄黄的花,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是那样的夺目,一丛丛一簇簇,忘了是哪位诗人说过:一朵花开放那只是美丽,一群花怒放才是绚烂.真的是这样啊,只有你看到它才会体会到它那怒放的生命,那样大大方方地向大自然展示自己,真好! 
    它们开得是那么夺目,那么灿烂,给这冬日的午后平添了融融的暖意.野菊花开得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采摘得才叫过瘾,我开始连茎带叶地一块摘,表妹告诉我说直接摘花朵,那样回去清理的时候会省事很多,我便学她的样儿,不一会儿,我的环保袋子里就铺满了厚厚的一层,这时过来一个农民模样的人看我们摘菊花,很是奇怪:你们怎么现在来摘啊,现在都开了四五茬了,这个把月天天有人摘呢!我和表妹相视一笑,看来明年我们要早些行动了。
    眼看这片的野菊花差不多摘完了,我们又往里走,许是星期天的缘故吧,比平常少了份喧闹而多了份宁静,抬眼望去,近处小桥流水,炊烟袅袅,远处是轮廓清晰的庐山,间或行走着几个担柴的农民,像极了一幅刚出炉的水墨画。蓦地,我想到了这真是陶老先生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啊!也许只有酒和园田,才能让他真正地释怀,才能真正地把自己无法平静的心融进了青山绿水罢。也只有在这大自然的恬淡之中,人的各种欲望才能逐渐被历练得风平浪静罢。早年的陶渊明也曾雄心勃勃,壮志盈怀,可当他看清官场的风云骤变后,就义无返顾地回到故土和家园,领略和谐的自然之美,将自己的一腔报负寄情于山水,在云蒸霞蔚之中,陶冶自己不羁的灵魂。这儿不能说不是一个疗养心伤的好去处。 社会角色那是我们实现的一个成功标准吗?在社会角色实现之外,我们的自我又在哪里?比现实更高的是超越,而超越有时候体现为归来。陶渊明是一个生命有弹性的人,是一全能够懂得把握的人,知道适可而止,知道他的归途还在。他回到了人的天性,那就是自我。他回到了他的田园,那就是自然。一个自我,一个自然,当内在与外在真正融合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社会角色的穿越,而真正抵达了心灵的自由。所以抱朴含真,这是田园诗派的核心价值啊。许多人提起田园诗,总会说它的景色写的多么浅淡,它的词句白描般的优美,它的风光让我们赏心悦目。其实在我看来,人怎么样才能够欣赏真正的自然,才能够不矫情,不做作,不雕琢、不违心,那才是他心里的一份天真之本。
    不知不觉,天色已暗,远处的灯光、星星点点地亮了起来,在这样一个清月如钩的初冬傍晚,有一份浅淡的温暖弥漫着,我和表妹带着满身的菊花香恋恋不舍地离开东篱山庄。在回来时的路上,我看见陶渊明的塑像一如往常屹立在中学的路口,有种别样的风骨神韵。我想:他正是以自己悠然淡泊的情致温暖了后世每一丛带霜的菊花、以自己亲切自然的诗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吧!就让我们在每一天的日子当中,不喜亦不惧,像自己内心希望的生活那样,去安顿自己的旦暮晨昏。
(作者系星子县文化馆馆长)

老左 发表于 2015-4-13 09:49:1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采菊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