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平阳 发表于 2015-11-8 09:43:40

文学与文化景点建设的联想

本帖最后由 三水平阳 于 2015-11-8 09:43 编辑

                                                                     文学与文化景点建设的联想

      初冬的庐山山南,依旧景致春浓。著名国学大师蔡厚淳教授一场“文学的人性与智慧”的讲座,为星子落星文学社的成立掀开了精彩的序幕。来到星子,聊说的自然是星子的人文历史与文化渊源。蔡教授对星子历史名人、文化渊源及文化景点动情而精彩的阐述,不时在心中荡漾起阵阵涟漪。
      蔡厚淳教授是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浙江大学、上海交大、江西财院、白鹿洞书院、广东砚峰书院教授;《寻庐讲坛》学术委员会主任;宗教文化研究会高级研究员。曾发表多部专著,在国内各界做过数百场学术演讲,以其渊博的学识及幽默讽趣的主讲风格赢得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和敬重。
       星子,历来被称之为“生儒过化”之地。虽然,如今我们走在星子的角角落落,已难觅当年的古貌与踪迹。但我们还是能从现存的景点及从古籍、废墟中发现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文化遗迹。千百年来,常被人们念道的陶渊明、李白、王羲之、朱熹、周敦颐等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难忘的足迹和咏叹,那些文化名人及景点对中国近千年文化思想无凝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这么说,没有这些留传芳远的名人及景致,就没有今天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星子,当然也不会有江西旅游强县、中国休闲旅游名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等一大堆品牌效应在星子的诞生。
       近些年来,我们目睹着星子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大提升,为打造星子优美的旅游环境发挥了建设性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痛定思痛的感觉到,我们在打造秀美星子的同时,在注重文学与文化景点建设的结合上,或许还有许多令人的感叹和不如意之处。蔡教授在谈到上述话题时,以文学的内涵及视野,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对星子在文学与文化景点建设的融合方面,也不免发出只感到“XT”的叹息和遗憾。我想,这种无奈的感叹虽然出自蔡教授之语,但一定不是他的所愿。
       “鄱阳苍茫庐山碧,湖山之间一县立,雄壮秀丽世无匹,谁查悉,有多少名胜古迹?”在星子境内,素有一大瀑布(秀峰瀑布)、两大峡谷(桃花源、栖贤两大峡谷)、三大国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鹿洞书院、观音桥、秀峰摩岩石刻)、四大名泉(温泉、天下第一泉谷帘泉、天下第六泉招隐泉、聪明泉)、五大丛林(秀峰寺、归宗寺、栖贤寺、万杉寺、海会寺)之称,可谓闻名遐迩。文学与文化景点建设如何互相渗透和有机结合,对于有着如此厚重文化底蕴的秀美之地,的确应引人深思。而在对星子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我们的规划者、决策者在规划决策与建设中,又是否身临文学与文化之境,在注重开发的同时,将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完整和谐的结合于其中呢。当我们用心走入我们引以为荣的周瑜点将台、周敦颐的爱莲池等那些著名文化景点,除了观其表面的景状依在,给予的或是一层淡淡的失落。因为在这些已被完全商业化或是修建变异的景点中,我们难以超越时空去联想那些曾有“雄姿英发”的壮美景致,也难以感触和寻觅那应有的那份博大深远的文化沉淀......
       闲时,当我们走近距今1800多年历史的周瑜“点将台”景区,已被商业分割而封闭的点将台,如今真的很难让人联想“曾是明贤过化,前茂叔后考亭,我亦百姓长官,且试问催科抚字。纵使绝险称雄,背匡庐面澎蠡,谁做一方保障,敢徒凭形势山川。”长联中描绘的壮观与繁茂,难觅周敦颐、朱熹当年留有的足迹;当你徘徊在已被围成天井式的“爱莲池”外,面视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建造的爱莲池,“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池也被两旁高耸的商品房染缩的奄奄一息,你会为那《爱莲说》而困惑与感叹。而令李白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千古名句的秀峰,去年前还曾不知缘由的被一分为二,寺内圈地的围墙也好在因众人之砾声中于近年才匆匆拆除还其始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渊明故里的灵山秀水,孕育了陶渊明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星子的山山水水也因此为之灿烂炫耀。2011年以陶渊明《游斜川》为背景而建的“斜川公园”则更加令人费解,刚建时小小公园的两侧湖水萦绕,水光山色,渊明那“临长流,望曾城”之美幻境界令人浮想联翩,心旷神怡。但随之我们所见到的是,公园内莫明其妙的私建起了小庙,尽管又是在一片的责啧声中,庙暂时象征性的拆除了一角,或许清静过后又将偷建的更“宏大、壮观”。公园两侧原留有的湖泊也不知不觉中被商业性的人为填充了,斜川公园前那美丽的小湖从此将永远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随之,或许是高耸的房屋或围墙将“斜川”锁成像“爱莲池”那样美丽的“小天井”。象如此承载文化渊源及背景且令人充满探秘的“斜川”宝地,为何要建了而又堵又填,让其面遭“灰飞烟灭”呢,着实令人费解。如果从文学与历史文化的角度,将它建成以陶渊明为主题的纪念公园(许多百姓感叹陶渊明(雕像)为星子呕心沥血做了多年的交警,风餐露宿,挺危险、够委屈了),为渊明找块落脚之地,难道不是锦上添花,更胜一筹吗。
         归宗缘王羲之而有寺,王羲之因有归宗丛林之泉而有“洗墨池”、“鹅池”的流传。常为归宗丛林那奔流不息的泉水而感慨,那1600多年来用大理石而贯穿归宗丛林的引水沟,不仅曾是归宗寺的生命泉,也孕养了古老的归宗丛林,现今残存的泉流似乎在即将的开发中也面临着断流的遭遇。随着2005年当地百姓而建的“归宗寺”再次被新的开发项目取缔,我们祈祷着“归宗寺”有新的更好的归宿,早日听到归宗寺木鱼钟声的再次响起。
      对于文学,原一直以为那是那些专业学者们的圣地。蔡教授将文学喻为人学、人性之学,一下将文学接力到我们普通学者及众人的身边,让我们能身临其境的去揣摩文学带来的感触与思维空间。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我们身边如归宗寺、太乙村、简寂观、卧龙岗、落星墩等大多历史与文化遗址及景点都处在重新修膳与开发中。如何避免主观、随意及纯商业化的改造与开发,让那些厚重的人文历史与景点文化真实的得到保护和传承,其中需要有“文学的人性与智慧”去解读。
       在文学与文化景点建设之间如何共鸣共存,蔡教授直言不讳的表露着一个文化人的心声,历史及文化景点的建设应有文化人的参与,如何一味的注重官商效应与利益,这样的保护与开发只怕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显然,文学与文化人的渗透,其实就是为在文化景点的开发中能更好尊重历史与文化,通过文化人对文化景点建设的谏言、悟道及论证,有利于对历史及传统文化景点的宣传保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让千年南康古镇的历史足迹流芳百世,让渊明人在感受现代城市生活的同时,真实感受历史名人及景致给予的文化熏陶,这需要我们每位渊明故里之人应有的担当与努力。近日,欣闻山南星子设庐山市方案已得到批复,这必将进一步提升和丰富星子文化景点建设的档次,为当地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带来崭新的发展机遇与广阔前景。

蚂蚁 发表于 2015-11-8 10:20:21

好文章,楼主阐述的很到位,星子值得开发的人文景观实在太多了
还需要一位懂文化的领导才懂得如何把星子的人文发扬光大。

缘溪行 发表于 2015-11-8 10:39:43

{:soso_e100:}{:soso_e179:}

陈林森 发表于 2015-11-8 11:53:28

星子旅游景点的开发远远不够,例如杏林这么好的遗址就一直没有动静。庐山设市以后一定会有大的改观,让星子县的自然人文景观焕发出更灿烂的光彩。

南康小子 发表于 2015-11-8 12:16:55

楼主是有才之人

三水平阳 发表于 2015-11-8 12:27:05

陈林森 发表于 2015-11-8 11:53
星子旅游景点的开发远远不够,例如杏林这么好的遗址就一直没有动静。庐山设市以后一定会有大的改观,让星子 ...

陈老师所言极是,希望决策们在文化景点的开发中多采取听证、认证等形式广开言路,多尊重民意。文字的呼吁只能是凭心而语,纸上谈兵,一厢情愿啊。

海阔天空者 发表于 2015-11-8 12:54:46

对星子的历史文化,社情民意了如指掌,也表达得淋离尽致,维妙维肖,楼主富有才华

飞飞 发表于 2015-11-8 13:39:33

星子这么多天然景观都没有好好利用起来..

宋渭 发表于 2015-11-8 14:45:27

本帖最后由 宋渭 于 2015-11-8 14:48 编辑

“我们也痛定思痛的感觉到,我们在打造秀美星子的同时,在注重文学与文化景点建设的结合上,或许还有许多令人的感叹和不如意之处。”
南康古郡不复存,麻石长街无旧迹。东河西城变废墟,渊明拂袖不想回。

度日如秒 发表于 2015-11-8 17:57:20

汪兄用心力作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文学与文化景点建设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