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乐 发表于 2015-12-5 10:21:55

让西河戏尽快走出星子走进荧屏

本帖最后由 大乐 于 2015-12-10 10:07 编辑

让西河戏尽快走出星子走进荧屏                                                                         (朱贵涛在剧团演员会上的讲话摘要)                                                                                     我对西河戏情有独钟       1、它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这牌子来之不易。我们有责任传承它,保护它,研究它,发展它,让它为旅游强县充实文化内涵;       2、它与国粹京剧很接近,特别是小筒琴、乐队、脸谱、板式、袍带、服饰、道具、舞台等,非常有生命力;       3、它唱腔优美甜嫩、豪放,生、旦、净、丑、老格具特色,耐人寻味,道白也有多种;       4、剧目不但有帝王将相,而且还有才子佳人,计二百多剧本,另有折子和民歌小调,内容丰富多彩;       5、有群众基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乔迁新居,添丁做寿,子女升学,通公路,建祖堂几乎都要演上几场戏,有的请戏班子演。尽管西河戏有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但没有人去整合提升,依然是民间艺人散兵作战,没有合力,无序竞争走不拢,更走不出去,加上无人投入,以致舞台、灯光、字幕、布景都很简单、低俗、更不去配龙套,观众没有美的享受,更没有现代气息,使观众难以捕捉到其声腔表达出的微妙情感,难以产生共鸣。不少观众看后认为,西河戏好,但看不懂。同时剧本随意增加唱段或删减,使得故事情节矛盾,主次角不分,过分程式化,每本戏都要演三小时以上,太过于冗长,让观众疲惫不堪,只能是看不完,也就不知剧情的结果,更没有回味。这样很不适应现代人的感观需求,所以造成观众逐渐流失,特别是中青年观众越来越少。可想而知,中青年大多数连看都不爱,更不学唱,这势必造成西河戏青黄不接,甚至有失传的危险。我们周边鄱阳县的饶河戏,修水县的宁河戏,湖口县的青阳腔均建有民营剧团,鄱阳、修水还不是国家级非遗,可他们剧团还办得很兴旺。所以,我在此呼吁要增强保护传承西河戏的历史责任感,认识到优秀地方文化对群众思想生活的引领作用。       同志们,这次我们遵照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示,更有当前国泰清静的盛世,抢抓机遇,集中我县西河戏方方面面的精英,为西河戏走出星子,奋力一搏。这就是我们成立星子县大乐西河戏剧团的目的。       下决做大做强西河戏       敢想才有机会,实干才能成功。要办好剧团,走出星子,不是容易的。按创业的年龄我确实偏大,但有党的好政策,又逢好时代,更有领导和各位同仁的支持和厚爱。加之我身体正常,心态较好,从小就热爱上了西河戏,十多岁就登台唱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西河戏,我在永红公社工作,于1981年底,组织了一次苏家垱集镇的西河戏演唱,我公社机关单独唱了“黄鹤楼”,我扮演周瑜。退归二线后,我积极搜集西河戏相关资料,有几位老艺人都到了耄耋之年,我走访请教,有的请到我家,不知多少回,真可谓是抢救。这样我整整花了三年时间,四万元现金,于2009年国庆节前,由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发行西河戏一书,首印两千册,至今销完。由于我办事公道、公正、讲良心、讲党性、过得后,所以朋友也多。退下来后,很多方面受到人家尊敬,特别感动的是这次建团,就得到了九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熙宁同志的支持,当然还有很多领导朋友的支持,因此,我有决心和信心来牵头建团。       说心里话,我不做法人,我也不会去投资几万元建团,大家也是冲着我和张新华同志来的。我是法人、同志们和领导也来支持,正因为如此,我一定要对剧团负责,对各位领导与同志们负责,这也是对我自己负责,我要让实践去检验,力争三五年内,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有一个质的飞跃。       当然,我在组建过程中,也有极少数不明智的人说三道四,我都一笑了之。       我对全体演员提出三点要求       一、团结共事、和气成事   同志们,你们从全县聚集到剧团来,是一种缘份,因为都有共同的爱好,都想为西河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做大做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我们不是为金钱而来,不是为名誉而来,所以更要珍惜好这个平台,热爱这一平台,千万不能走戏子无义的老路,不能窝内斗,要相互尊重,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千万不能夜郎自大,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学会尊重别人,特别是我更要带头尊重大家,实行人性化管理,这样才是尊重了自己。我们一定要顾全大局,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队的力量是很大的,小船在风浪中很颠簸,有危险,大船在风浪中如平地,很安全,只有团结才有力量,只有和气才能成事。大家齐心协力,扭成一股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我们大家的文化演艺水平是不高的,要办好剧团是有困难的,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块流,就能更上一层楼,才是社会上的佼佼者,才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说到奉献团结,这里我们要表扬一下陶智峰老板,他开车去南昌购买金黄色可绒布做舞台后幕,近两千元,赠送剧团。并带来60平方米地毯,铺在舞台上。利用三天时间,花费十几个技工,将舞台前、中、后幕布安装到位,特别是三根粗钢丝和三台电动机,要在高空作业,又要做得很规范,难度相当大,有不安全因素。三天下来,吃饭自己买快餐,没有茶水,没有帮工,早出晚归,难能可贵,有这样好的榜样,何愁剧团办不好。       二、艺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要当一名好演员,能受大多数观众的喜爱,做到德艺双馨,那是一辈子的事,这就要学一辈子的戏。怎么学:首先是自学。一是看师傅表演。二是看外地班子表演。我团陶智峰、殷水珍、周月华两次去九江文化艺术中心看戏。①修水县宁河戏,②全市国家级非遗展演,看到外面的东西很精彩,很受启发。三是看电视和光盘。四是借着大镜照量自己练。五是虚心学习,求教别人。其次拜师学。即拜哪位名师甘当徒弟。再次,剧团请导演来教,送出去进修。三是互相学,我认为西河戏要想外行易看懂,除在硬件设备上配套外,还应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下功夫,道白尽量清楚,多用戏白,少用地方语,唱词应清晰,圆润,甜美,表演艺术上要认真做好每一招一式,注意眼神。西河戏文场好于武场,但武场潜力更大,只要努力,也会有一个大提高。就剧团的演艺提升,我想成立剧务组,由七人组成,张新华同志为组长,我愿负责剧本审定,故事情节及时间掌控,文句及错别字等方面的修改校正等,没有好的剧本就不可能演出好的戏,只有全团形成拳头,才会有战斗力,才会演好戏,所以要互相学。       各位同仁,我们剧团的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今后的路很长。我一开始担心经费难,现在看来,是戏的艺术水平提升难。你戏不好,再低的票价也枉然,敞开门人家都不想看,你戏好,四五十元一张票人家都要看。所以我们全团同志都要有我这个认识。成立星子县大乐西河戏剧团,是一项庄严的文化使命,是彰显地方文化,造福子孙后代功德无量的事业。星子被誉为“真儒过化”之地,又有匡山蠡水的灵气,星光灿烂的星子文明一定后继有人,源远流长。更重要的是有以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文艺的春天更灿烂、更辉煌。因此我恳切的期盼,我们大乐西河戏剧团的全体同仁,应以饱满的热情,宽大的胸怀和远大的目光,以积极而淡定的心志,在剧团这个平台上,团结合作,努力进取,为弘扬正能量,发挥西河戏的独特优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多创作出思想内容健康,艺术特色突出的艺术精品,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达到。       谢谢大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西河戏尽快走出星子走进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