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渭 发表于 2015-12-17 10:37:08

二十四潭三峡涧

本帖最后由 宋渭 于 2015-12-18 21:43 编辑

             二十四潭三峡涧庐山山南涧水无数,最美的当数三峡涧。涧位于栖贤大峡谷中,雄奇险秀,胜似长江三峡。  三峡涧的水与别处不尽相同。涧中有二十四潭,潭奇水秀,四季皆有不同。走进三峡涧,只见千年古桥观音桥雄跨其上,如飞虹跃涧,气势险峻。观音桥也叫三峡桥,素有“江南第一古桥”之称。茅以升曾赞它“北有赵州桥,南有观音桥”。此桥原为方便栖贤寺僧众和信众通行而建。桥由7道拱券107块公母榫花岗石锁扣而成。  这就是观音桥得名的原因。据传,民国时期,桥体曾被雷电击中,有一块榫头脱落,悬挂在半空,后来竟在又一次电闪雷鸣中自然吻合,这个传说为观音桥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古桥下的深潭叫“金井潭”,是三峡涧第一潭。潭壁上有黄庭坚亲笔所书的“三峡涧”三个大字。潭水深不可测,水满为深色,水浅则为淡色,所以春绿夏青,秋冬则为玉色。深壑间的潭水则如古井般幽暗神秘,站在桥上抚栏望潭,桥高潭深,叫人不禁从心底生出一股寒气。沿石级溯涧而上,遇一险崖处,乱石纵横,水流湍急,飞雪喷莲,声如惊雷。一块形如棺材的巨石横于涧中,落瀑之威立即减弱。  “静潭”则如一面彩色明镜镶嵌在山谷中,岸边映着岩石的深黄,不远处又衬着崖边竹树的深绿,再远一点是潭底的深青。日光照在水里,微微泛着涟漪。潭的底部是一整块的岩石,干净无杂物。水从出口处不动声色地淌入下一潭,竟溅起无数玉白色的花朵,又如煮沸了一鼎玉镯,仿佛能听到金石撞击的声音。潭中可见石粒无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方有圆,安静别致,如一幅欧派油画,美妙难以言传。“静潭”是二十四潭中最美的一潭,每到酷暑时节,总会有一大帮半大小子来潭中游泳嬉戏。紧邻“静潭”之上的是“浴仙潭”,它形如一只天然的长方形澡盆,两岸崖壁陡峭,如刀削斧砍,右侧有一高耸的平台,正好晾晒衣物。传说此处为仙女洗浴之地,潭水深不可测,终年呈深青色。坐在“听涛亭”中小憩,隔着竹树,可见深涧中狂涛怒浪,极速飞奔,声震山谷。“白羊石”这名字不俗,它不是站在岸边的石头,而是卧在潭中形似白羊的石滩。“白羊潭”是一处浅滩,整个石滩没有一块碎石,两亩见方的地方,由一块整石组成。中间稍微凹进的地方就成了潭,潭中凸起的白石就成了白羊。这里地势开阔,一年四季,水清洌无比,石底花纹清晰可见。秋冬季节,阳光照在谷中,灿烂温暖,游人可卧在石滩上晒太阳,坐在石上观景听涛。经过卧瀑和“送子潭”,就到了三峡涧最著名的 “玉渊潭”。玉渊潭之所以出名,一是因为它奇特的形状,二是因为它神秘的传说。三峡涧的水聚汇了五老峰、九奇峰、汉阳峰等九十九支流而至栖贤寺前归壑,众水在此归一,流经寺前已有万马奔腾之势,跌扑进丈余深的“玉渊潭”时,气势极其雄豪,惊波喷空,涛飞浪涌,雪花千斛,响撼林谷。水跌落进潭中化为玻璃色。“玉渊潭”地势险要,潭壁的上部突出如飞檐,下部空凹如壶肚,水在潭中回旋翻转。曾听说有西方探险者,依仗自己无敌的水性,忽发奇想,跳入潭中沐浴,猛浪将他压入潭底,他奋力挣扎跳跃,不能跃出水面,同行者下水救援,两人都枉丢性命。还说此潭与湖海相通,相传栖贤寺建寺时曾有无数佳木无缘无故从潭中不断浮出,数目正好与建寺所需吻合。三峡涧中二十四潭,不能一一描述。涧中水变幻无穷,色彩各异,流动时则动若惊鸿,入潭后则静若处子。

宋渭 发表于 2015-12-17 10:42:11

真心地认为,这篇文章是我写得极差的一篇!不知为什么,感觉成了纯粹介绍景点的文字。希望大家能提出意见,指点一二。

游走的画笔 发表于 2015-12-17 10:46:30

宋渭 发表于 2015-12-17 1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心地认为,这篇文章是我写得极差的一篇!不知为什么,感觉成了纯粹介绍景点的文字。希望大家能提出意见, ...

老师写的很好。这也是我一直写不好介绍性,记实性的文章,所以从不敢动笔写这类文章

驰茵 发表于 2015-12-17 11:53:30

斗胆说一句,个人感觉这篇文章有些杂乱无章,缺乏美感,与宋老师以往的文风相去甚远。

驰茵 发表于 2015-12-17 11:57:20

转一篇朋友写的文章

玉渊之美
                        李婺


    三年前我在它下游两三里的地方盘桓过良久,也来过这叫做玉渊的深潭,只是今天当我再次来到这里时,我奇怪,为什么当时感觉一般,可以称得上木然?难道是,今天我才能够真正欣赏一方幽幽深潭么?或者,不止于欣赏,是发自爱。


    玉渊潭位于庐山南麓的密林中,不显山露水。这是一块令我心动的潭水,汇集庐山众秀水,却悠然自得,溪涧在不停地冲刷,却在落入它的怀中时消去所有的浮皮潦草,凝成一块天长地久的碧玉。这块碧玉静静地卧在山岩环抱形成的冰斗之深处,莫测、幽寂,绿得黯然又销魂。


    在潭边,我意识到时间很重要,陪伴在潭水左右,我希望我们一起长久地在。如果可以,我极想能够凝视夏日光照下的玉渊潭,停住,让那一块被阳光浅浅穿透的绿深深映照到心里,并拒绝林中的各式花香,只取绿黛青翠之专属于玉的颜色,还有款款而飞的蝶,那时,翅上的光与潭水的玲珑相衬,定能赋予山一份灵动的寂美。我愿意把情怀留在此处,如同山上所有的水流到这里突然就安静了,也许是来路古老,去路更长,更是山的执意挽留。


    玉渊的美不止于水,四周的山岩显出一种独特的意味,巨大的岩石一反庐山北麓峡谷中那欲轰然滚动的巨大逼迫之势,竟幻变成如此柔软的静卧之姿,青灰色的岩石上纵横着褐色的纹路,看上去有着如纱一样的平滑,大块的岩石从林中舒展铺陈而来,与清溪对应流动着并相伴盘旋而下。再看岩石凹面,徒然间下陷,如被一只勺子在奶油中掏过似的,壁围亦光滑不着一物。如不用眼只以心观照此间一切,那是冰川融化成水水冻成冰,如此反复,将自己流动着的形体印于坚硬粗糙岩石之上,是冰与水共同改造了它,是它承受的力令石与水如此完美地合为一体。


    这是蜿蜒吟唱着的岩石,这是沉默不言的轻流。


    万道流泉自高山之巅生出,又跌宕而来,它们在注入玉渊潭的那一刻时静默时喧嚣,但都不抢不争,它们不想象不炫耀甚至连声响都尽量不留下,在潭沿之处瞬间卸下倾泻之重力,落到冰斗最深处。缘此种种,我自以为这是一方充满母性的潭水。自小与要强而简单的母亲角力,养成了不够柔美的个性,大多时候我都是同情于她的,甚少关怀自己的女性情感体验,特别是在少女时期。当我再次看到玉渊时,发现我所缺的似乎这方潭水皆俱,比如承受、静美。


    这个四月,我来得匆匆,只看了一眼便离开。一定不止于此。我的玉渊,这看似被动接受与容纳,却能让我心深处生出了一个你。


少府山人 发表于 2015-12-17 16:56:28

栖贤寺玉渊潭与东林寺出木池的传说一样。玉渊潭当地称为“出木duan(音塅)”。
栖贤涧和栖贤大峡谷不能混淆。山涧在山之间的峡谷之中。从桃林涧往下。以我的看法:栖贤桥以下称三峡涧,以上称白鹤涧。或以玉渊潭为界分之。

宋渭 发表于 2015-12-17 23:15:35

谢谢大家指点转帖。游记写过不少,但真正写好难。这篇不行,我重写一篇别的:loveliness::loveliness::loveliness::handshake

陈林森 发表于 2015-12-18 17:03:27

介绍三峡涧的二十四潭很不容易,要避免写得零乱,或写得冗杂,就需要很强的剪裁功夫。本文有详有略,将景物描述与游览的行踪相结合,既交代来历,又描写景物特征,使读者既有整体认识,又有微观印象。美中不足是感情色彩还不强。

陈林森 发表于 2015-12-18 17:05:26

我觉得在舞文弄墨园地,互相指出不足,提出改正意见,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宋渭 发表于 2015-12-18 21:48:39

我修改了一下,文中干脆不要出现自我。比如《庐山雪》也没有置我其中。就这样吧,交差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十四潭三峡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