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森 发表于 2018-3-21 09:26:45

与朋友分享一首古诗

与朋友分享一首古诗
陈林森
近日在高二语文试卷上考了一首宋诗,考题和答案如下: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注]
韩 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韩驹,北宋末南宋初诗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后被贬官分宁县,此诗作于此时。上舍:宋神宗时把太学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级,以上舍为最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凄厉的北风、阴暗的天色、昏暗的太阳、满阶的黄叶,首联寓感伤之情于凄凉之景。
B.“翻冻影”是视觉,“堕孤音”是听觉,颔联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写景精妙。
C.首联到颔联,从昼到夜的时间推移伴随着主观色彩的深化,坚强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D.第五句写诗人想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意找来,摆脱不掉,这就化抽象为形象。
E.尾联抒发的感情和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基本相同。
2.“倦鹊绕枝翻冻影”化用了前人的诗句,请写出作者和篇名。“倦鹊”这一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
1.C 、E (选对一项2分,选对两项5分)
【解析】
C.“坚强”错,诗人此时被贬官,内心悲凉,已没有了功名之心;E。“基本相同”错,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老病交加看破功名之心,和范仲淹表达的不管身处何地都要忧国忧民的感情不同。
2.第一问:曹操《短歌行》。(2分)第二问:①通过“倦鹊”这一意象渲染清冷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心情的悲凉;(2分)②“倦鹊”融入了作者的身世之感,是在贬谪中的诗人孤寂无依的身世的象征。(2分)
【作者】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
【古诗今译】北风呼啸,白天也是阴沉沉的;傍晚了,阶前吹拢的黄叶,又堆高了几分。那乌鹊也疲倦了,冒着寒冷,绕树飞着,它的影子在空中翻腾;飞往他乡的大雁,高高地几乎要碰到月亮,不时传来几声凄凉的鸣声。我想排解紧紧缠绕(片刻不离)的愁怨,可它总是自己寻觅到我心上(可它总是纠缠我);原来与老年没有约定,它却不知不觉地向我入侵。做官啊,建功立业啊,这些都是年轻时的梦想;如今又老又病,哪里还有一分功名之心?(括号中是我修改的译文)
【鉴赏】这是一首和作。体裁是一首七律,题材属即事诗。首联写冬日的气候物色。北风劲吹,日色黄昏,白昼多阴。日暮时分,北风刮落的黄叶拥满了阶前。这是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处处显得萧瑟残败。颔联续写冬夜倦鹊、飞鸿的活动。“倦”字不但写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下句写飞鸿高翔,掠过清冷的月亮,发出一声哀鸣。“摩”“堕”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声音的自高而下,而且传达出听者心惊神凄的感受。倦鹊与飞鸿象征着贬谪中的诗人孤苦无依的身世。颈联写诗人想要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意来寻找自己一样,无法摆脱,而“老”也渐渐地来临了。尾联写了老来的心境,眷念微官是少年时的事,如今老病交加,已无此心。这里的老、病、愁都与寒冬暮景有内在的联系。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困顿失意的士人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境遇与心情。
这首诗在描写和修辞上也很有特色。前两联都是写景,“多阴”“日暮”“倦鹊”“冻影”“孤音”等都体现了黯淡凄凉的氛围,很好地将情融入景来写。颔联“倦鹊绕枝翻冻影”用典,但用得不露痕迹。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的诗用“乌鹊”比喻贤才,当时处于汉魏之际的乱世,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但在此诗中作者变其意而用之,意欲表现找不到可以栖止的树枝,即找不到可以施展抱负的平台,诗中描绘出觅枝的乌鹊翻飞绕枝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的孤凄处境。“飞鸿摩月堕孤音”则运用了夸张手法,“摩”在这里是接近、碰到的意思,极写鸿雁飞翔之高,以体现“孤”之情。“堕”字是落下、掉落之意。是用的“拟物”手法,把声音这种抽象的事物写得好像有体积、有重量的事物(也有人说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不但描绘出声音的自高而下(比较“传”字),而且似乎传达出听者心惊肉跳的感受,表现这种声音对诗人的刺激、震撼和引起的强烈共鸣。颈联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推愁不去如相觅”,把愁怨这种抽象的事物当成了具体的事物来写,“推”字体现了这种“愁怨”就在自己的身边,并且经常纠缠自己,以至于“挥之不去”,不得不用“推”这种强有力的手段来驱离,但即使是这样,愁怨也还是要纠缠自己,好像故意找我似的。同样,与老无期,则是把“老”这种更抽象的年龄概念当作一个恶作剧的“朋友”,我和“他”并没有约定,但“他”却在不知不觉之中降临到自己头上。人的变老本是自然现象,但对于有抱负而难于实现的有志之士,却又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尾联是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已经倦于为官,对人生常常失望,从而抒写了一个在阴冷凄寒的冬日老病交加又困顿失意的被贬官员的形象。
这首诗还体现了一些典型的古汉语知识。如“相”“见”这两个偏指副词,相当于人称代词前置宾语,在诗中都等于“我”。在古汉语中,“去”表示离开,不是前往。“那”在诗中等于“哪”(古代还没有产生“哪”字这,如朱熹的诗:问渠那得清如许?)。这首诗还体现了近体诗中由于格律的需要而产生的省略句或倒装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词语搭配。如“日暮拥阶黄叶深”可以理解为“拥阶黄叶日暮深”,而在古诗文中,某些表示程度深的形容词往往可以通用,如“深”在现代汉语中表示从外到里的“进深”,但在诗中表示的是高度、厚度。“倦鹊绕枝翻冻影”就无法直译,“翻冻影”不可能理解为“翻动着冻僵了的身影(翅膀)”,“冻”体现的是环境,是环境给人的感受,而不是“倦鹊”本身的形象。在理解和翻译时,有时必须加上一些词语或成分,将省略的地方补全来,将诗歌的语言变为散文的语言。如尾联“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上句应是一个判断句,顾念当官是我年轻时候的心意;下句“心”在理解时肯定要加上一个定语,否则表意就不清楚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与朋友分享一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