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日如秒 发表于 2019-4-5 21:36:52

也说清明节

         毫无疑问,清明是重要的传统节日。祭祖、扫墓,以慎终追远,缅怀先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一个令人伤怀的日子。清扫、修缮先人墓地,焚香跪拜,烧化纸钱,再静立墓碑前,默默回忆逝者,默默祈福。然后三步一回头,怀着无限哀思之心离开墓地。一年一度,再待来年。


    我家住在农村,家族在蓼花池畔南岸山坡有一块坟地,老人去世后,都葬在一起。父亲过世较早,那时彼处坟墓不多,也就是几个太公太婆爷爷奶奶的几座低矮的坟冢,坐落在一片油菜花地中间的土坡上。在我青少年时代,兄弟几个或者骑自行车、或者坐班车再步行,带上柴刀、铁锹等农具和祭祀品,清明节这天便早早来到墓地,大家仔仔细细清扫墓地,我则干着“文化人”的事情——负责用毛笔、油漆,把墓碑上的大字进行描摹。兄弟们默默地除草、填土,我一笔一划的写字,脑海中,慢慢回忆着逝去的长辈生前的点滴往事,思到伤心处,泪水悄然而下。等到所有的工作做完,大家再开始插花焚香烧纸,进行祭祀。完成整个扫墓程序。回想起来,感觉那时候清明节有一种很深的孝道精神和情感元素在里面。


    后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了。“路上行人欲断魂”变成了“路上小车摆龙门”。扫墓的时候,毕恭毕敬的心开起了小差,“哎呀,不知道车子怎么样,会不会被别刮蹭到”;“赶紧赶紧,把香烛纸钱烧完了事”。正上香,亲戚电话来了:“中午来我家吃饭哈,其他人都到了”……


    或有同村在外地工作生活的乡贤,平时也难见面,这不,也来祭墓了,有那头脸分量重的,不免还要互相打起招呼寒暄一番。上香时,大人们把思想都集中到小孩身上,担心孩子们拿着燃着的香会不会烧到衣服,妇女们更下意识离远一点燃着的纸钱堆,唯恐燃后的纸灰脏到衣服。墓侧的土上,去年清明插下的塑料花塑料树丢满一地,耳中噼里啪啦的响着烟花鞭炮,站在墓前,耳目中干扰甚重,难以聚起正心和诚意,这阴阳两隔的切切哀思就不免打了折扣。


    还有那完全住到城市的人家,可能家里找不到劳动工具,也可能不愿意干扫墓的活儿,干脆就雇请附近的农民,把墓冢搞干净,他们则在一边先歇着。虽然也说不上有什么不妥,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重要的东西。


    如今的世事,不仅年味渐淡,所有的传统节日似乎也都本色不再。时代耶!人心耶!文化耶!答案何在?

陈林森 发表于 2019-4-8 13:33:24

本文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描述了几十年间清明节期间下乡扫墓祭祖情景的变迁,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这里有进步,也有传统文化的淡化乃至消失,虽然程序依旧,但“孝道精神和情感元素”不知不觉中打了折扣。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类似的现象也许很多。作者描写的笔触比较务实,各色人等都有生动的刻画,使读者有如临其境之感。

蚂蚁 发表于 2019-4-9 14:25:01

精华推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也说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