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须有 发表于 2019-4-17 09:44:32

飘泊二十五年的“流浪汉”有了温暖的“家”




    4月5日,恰逢清明时节。庐山市蓼南乡南阳畈村郭左小组的贫困户左秋元一早就来到乡政府和村委会,将两面锦旗分别送到乡党委和村“两委”负责人手中,表达他摘掉“贫困帽”之后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锦旗飘飘,鲜红如血,辉映着党群心连心的鱼水之情。探询后得知,在锦旗背后,隐藏着一位飘泊二十五年的“流浪汉”,在党的扶贫好政策沐浴之下重建家园、重拾信心的一段辛酸往事和暖心故事。
       二十五年前,打工潮兴起,左秋元怀揣着致富梦开始走南闯北。据南阳畈村党总支书记左艳红介绍,左秋元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低保户”,成家时的老宅是仅有55平米的土坯房,家徒四壁,阴暗潮湿,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左秋元是个要强的人,自尊心很强,因为常年吃着低保,时常觉得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外出打工一方面为了改变命运,另一方面也不无躲避村里人眼光的成分。所以,他的“致富梦”显得异常强烈。      然而,命运并没有垂青这位“渴望者”。这些年,并无一技之长的左秋元忙忙碌碌、兜兜转转,不仅没有脱贫致富,夫妻俩反而因为长年从事重体力活儿落下了一身的病痛。更让人难堪的是,第一年春节打工返乡,发现供短暂落脚的土坯房因为日晒雨淋、疏于修葺成了危房,眼看就要坍塌。往后春节返乡,一家四口只能借住在左秋元兄弟姐妹家里,有些年头干脆选择不回家过年,只能在异乡逼仄的出租屋里暗自抹泪。二十五年来,“打工仔”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失去了栖身之所,成了左秋元脸上的一块无法抹去的伤疤。       2014年,上无片瓦、下无立锥的左秋元毫无异议地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自己的房子是左秋元的心头之痛,也是摆在村“两委”和驻村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根据左秋元的现状,帮他申请危房改造政策顺理成章,可是改造资金要在房屋竣工验收后才能拨付到账。穷得叮当响的左秋元买不起建筑材料,更请不起工人,周边的人都知道他的家庭情况,根本不愿赊欠。到处碰壁的左秋元自卑心更重了,又打起了退堂鼓,彻底“把头埋进沙子里”,来了个避而不见。      贫困户没有安全住房怎么能行!于是,经过商议,村“两委”和驻村干部当起了“担保人”,由他的侄子左柏林出面张罗建筑材料和工人,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了一栋60平方米的安居房,改水改厕也同步到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左柏林把喜讯告诉了左秋元,半信半疑的他偷偷地回了趟家。当流浪了二十五年的左秋元见到了这个梦寐以求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心真正被捂热了,激动得热泪盈眶。




       2018年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左秋元永远无法忘怀。虽然没有隆重的仪式,但是左秋元一家四口欢天喜地地迁入了新居。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都来祝贺,左秋元高兴得合不拢嘴,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觉。今年春节,是左秋元这些年来第一次在自己家里过年,也是第一次邀请亲戚朋友吃年饭,心里别提有多亮堂。朴实的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谁给的,就是难以言表,所以时常在侄子左柏林面前念叨,如何“报答”这份恩情。左柏林就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就送两面锦旗给“恩人”吧。       有了“家”的左秋元终于摘了“贫困帽”。今年他再也没有选择“远走高飞”,而是在周边建筑工地打点零工,有了短暂假期也回家小住,脸上渐渐有了笑容。这个清明假期,驻村第一书记郭亮华到左秋元家走访,和他拉起了家常,当郭亮华问起左秋元今后有什么打算时,左秋元声音洪亮地说:“没有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这辈子我肯定再也‘站’不起来了!目前,‘安乐窝’也有了,我和妻子的病情渐渐有了起色,儿子也参加了工作,女儿在学校读书成绩也还可以,生活都在朝着好的方面在发展,我坚信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编辑 |小鱼
审稿 |飞飞来源 | 庐山市组微讯投稿邮箱:895695472@qq.com


我是司花 发表于 2019-4-17 10:12:53

扶贫帮贫{:11_482:}{:11_48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飘泊二十五年的“流浪汉”有了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