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径副刊文学作品3
花径副刊文学作品3http://p1.pstatp.com/large/31730006f47ec57d438c
品评斋身份的焦虑——浅评《失落的文明》与《名将陶侃》◆ 石舞潮http://p1.pstatp.com/large/31770006dc13c6d3d790
徐观潮先生近年来写了不少作品,我恰巧读过其中两部:一部是2013年出版的散文集《最后一湖清水之——失落的文明》,另一部是新近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名将陶侃》。《失落的文明》一书以散文的笔法,如数家珍地讲述了都昌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地理奇观、人文典故……在作者的笔下,都昌富饶、美丽、神秘,风姿摇曳,曼妙多情。《名将陶侃》则把一代名将陶侃置于东晋乱世的宏阔背景之下,讲述了他忠顺勤勉起落沉浮的一生,真诚地赞赏了他盖世的功勋和旷世的名节——特别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他在都昌的生活、成长经历,旗帜鲜明地强调了他是一个伟大的都昌人。这两部书看似不相关联,实则一脉相承——体现了一个地域的身份焦虑。众所周知,都昌县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这里不但养育了一代名将陶侃,还养育了名臣江万里,鸿儒陈澔……他们是都昌人永远的骄傲。都昌县风光秀丽,物阜民丰,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王勃《滕王阁序》“渔歌唱晚,响彻彭蠡之滨”的诗情画意,写的不过是都昌的日常情景;苏东坡“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则表明了都昌县城在宋代就已经十分繁荣兴旺,规模甚大。农耕时代,水土肥美的都昌,无论经济还是文化建设都成就斐然。然而,世事变迁,风水流转,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当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都昌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了,文化影响力也显著下降。这让都昌人很焦虑:都昌怎么办?都昌应该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都昌的未来在哪里?这是一个地域的身份焦虑,是一个地方对自身经济地位和文化影响力的焦虑,是一种集体性的身份焦虑,从地方长官到平民百姓,每一个稍有见识的都昌人都思索过这个问题。从文化心理角度观察,《失落的文明》与《名将陶侃》这两部作品,正是当代都昌人集体性身份焦虑的个体性表达。在集体性的焦虑与困惑中,徐观潮先生试图从都昌的自然、文化长河里中打捞出那些能够振奋人心的东西,给人们以精神鼓舞:他深情地赞美都昌的风物人情,虔诚地讲述都昌的光辉历史,讲述都昌的名人轶事,希望人们从自己家族、地域的光荣历史中重新确认自我身份——积极地认识:我是谁?谁是我?我从哪里来?我应该到哪里去?这既是对集体性身份焦虑的个体性表达,也是对集体性身份焦虑的文化关怀。因为自我身份的确认非常重要——对于个人来说,它是一种精神动力;对于一个地域来说,它就是文化软实力。正如他在《名将陶侃》里面借陶侃之口所说的:“出身不重要,也很重要”。说出身不重要,是它并不能直接给予你什么;说它很重要,是因为它在某些艰难时刻能给你正能量,激励你勇敢前进。这也正是世界上每个大家族在讲述自己的家族历史时,总要把自己附会成名门之后甚至神祇后裔的原因,就像陶丹在弥留之际向妻子湛氏讲述他的家族历史一样:“陶氏的来历,说远了,要从尧帝说起……”身份的焦虑,正是源于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对成功的热切渴望——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群体,是不会有焦虑和不满的。《失落的文明》与《名将陶侃》这两部作品所展现的深刻的身份焦虑与清醒的文化自觉,也正是世代忠诚勤勉的都昌人不甘落后的集体精神的个体性表达。我相信徐观潮先生只是一个开始,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都昌作家来讲述都昌的故事,并通过讲故事来完善自我认识,确认自我身份,为都昌的发展进步不断提供精神动力。
微小说将心比心◆ 王世虎老王是我的同事,和我在一个班组。在厂里,老王也算得上是个人物,曾代表公司荣获过全省行业技能大赛金奖。从老王那里,我们不仅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更在他的点拨下,洞悉了很多微妙的人生哲学。老王的口头禅是:将心比心。比如说,大家一起逛街,遇见一个沿街乞讨的小孩,我们都会熟视无睹地走开,但老王不。我说:“快走啊,一看就是骗人的。”老王却感叹道:“将心比心,你看这孩子多可怜啊!如果不是家里确实有困难,怎么会乞讨呢?就算是假的,一个孩子当众下跪,也是需要勇气的,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他一些鼓励吗?”遂掏出5块钱。再比如说,班组聚餐,服务员倒茶时不小心把水淋到了老王的新衣服上。大家顿时火冒三丈:“怎么搞的,把你们经理叫来!”吓得服务员脸色苍白,不停道歉。老王则憨憨一笑,说没关系,然后把服务员恭敬地请出去。我们嗔怪道,干嘛这么客气啊,应该去投诉她!老王挥挥手:“算了,将心比心,一看就是从乡下进城打工的,本来工资就不高,再去投诉,恐怕她这个月得喝西北风了。”老王总是怀着“将心比心”的心态来面对一切事情。用老王的话说,看什么人说什么事都得将心比心,当你站在别人的立场来看时,就会有另一番感悟。几十年来,老王俨然将他“将心比心”的处世原则用得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了!当然了,老王的“将心比心”更多用在帮助大家的基础上。每当有升职的机会了,老王都会让给那些年轻的骨干,老王说:“年轻人脑子灵活,发展潜力大,就差一个好的机会!”每次加薪,老王都会把名额让给家里有困难的同事,老王说:“老刘的娃读大学,一年得好几万呢!大胖媳妇患了病,急需要钱……”好几次分房的机会,老王都让给那些家庭负担重、上有老下有小的工人,老王说:“将心比心,虽然我家住房也不宽裕,但当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时,我才发现,他们比我更需要,我只求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行了。”所以,老王一直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高级技工,一家三口蜗居在六十平方米的小房子中,虽然他荣获的奖章证书装满了一箱子。新一期的分房指标又下来了,许多人都递了申请,这次,老王也写了。名额有限,大家纷纷去送礼找关系,主管分房的领导头疼不已。一个星期后,分房名单出来了,许多陌生的名字出现在榜单上,惟独没有老王。第二天,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外,老王竟只身闯进了领导办公室,厂里好多人都目睹了这一千载难逢的精彩片段。老王“啪”地一拍桌子,吼道:“为何分房的名单上没有我?”领导被吓了一大跳,不悦道:“这是我们几个领导商议的结果,你有什么异议吗?”“商议个屁!”老王大声说:“还不是凭关系分的房!我今天就明确告诉你,要是不给我房子,我就不走了。”领导也生气了,他没想到平时那么温顺的老王也耍起了无赖。“不走了?你故意来找事是吧?”“是的。”老王瞪大了眼睛,暴跳如雷:“谁不知道分房是多方面考核的,说工龄,他们谁有我的长?比职称,谁有我的高?说对厂的贡献,哪个有我的大?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呀!老子今天告诉你,你一天不分我的房,我就一天不让你安宁,我会一直闹下去,闹到上级那儿!不信咱们等着瞧!”说完,老王甩袖而去,只剩下目瞪口呆的领导愣在那里。果然,没几天,厂里又重新公布了一张分房名单,老王的名字醒目地写在第一位。乔迁那天,老王请我们喝酒,大家的兴致都很高。觥筹交错中,老王喃喃地说:“我对不起大家啊,这次占了一个分房的名额……可是孩子大了,想有自己的空间,在家里闹得鸡犬不宁,我实在是没辙啊!”我们纷纷安慰老王,没人会怪你的,厂里早就该给你分房了。其中,老刘说得最为实在:“老王,将心比心,您无私奉献了大半辈子,谁不了解你啊!”“是吗?”老王疑惑地问。我们都点点头。“谢谢!”我看见老王的眼眶中闪烁着欣慰的泪水。
卖好感的老人◆熊 燕学校门口来了个卖烤红薯的老人,驼着背,满脸皱纹,挤在卖烧烤、凉面、手抓饼的摊位间,满面笑容。儿子一出校门就闻到香味了,说想吃。此时,各个摊位前挤满了涌出校门的学生,烤红薯摊位前也一样。“买一个烤红薯。”儿子说。“买哪一个?你自己挑。”老人一手拿秤,一手指着烤红薯,面带笑容,话语中透出一口外地口音,看来,老人家来路挺远的。“就这个,多少钱?”我边说边掏出钱夹。“3元。”老人边将烤红薯装进塑料袋边说。我抽出一张面额50元的递给老人。老人一愣,望着我:“没零钱?”“只有2元,不够。”“先给我2元,剩下的1元明天再给我。”老人毫不犹豫地说。“那怎么好意思,要不,我们换个小的吧。”“多大点事,没必要换来换去。”老人将烤红薯递给儿子:“趁热吃,吃了好好学习,将来考清华北大。”拿着热乎乎的烤红薯,儿子连声说谢谢。回家后,我将这件事晒在朋友圈。许多人点赞,为老人这1元钱的信任和友好。也有人说老人精明,1元钱虽小,却能放长线钓大鱼,让对方变成忠实顾客。好感是最难买的,老人却只花了1元钱便买到了。第二天接儿子时我提前了10分钟,将1元钱还给老人的同时,又买了两只烤红薯,尽管我平时并不怎么喜欢吃。微友说得对,好感便是商机。相信拥有信任和友好的老人生意会越来越好。
散文苑角园◆ 叶金生我家新屋门前圈了四分地的小园,高高的院墙围成了一个小小天地。因园子在村头北角上,又在地角边上,故取名角园。有了这角园,就有了一份牵挂。这角园人们看了都说是理想的佳构。她构筑了一方宁静、一份优雅、一幅浓郁的闲适田园风情画。在角园的南端,掘有一分半地大的池子,这算是这小楼的点睛之笔,神韵全蕴藏其中,小池水清见底,两眼喷泉一如云雾缭绕,一如冰柱凌空,煞是好看。红鲤、锦鲤悠闲自得地在水中游来游去,微风拂过,吹皱一池春水。那院墙、那池边小树时有小鸟光顾,可憎的是那翠鸟,歪着长长的尖嘴,更歪着心思窥视池面,倏忽一声,闪电式扎入水中,叼起一条小鱼飞走了。夏日斜阳把架上串串翠葡萄的影子,投射到雪白的院墙上,斑驳陆离。坐在那绿荫下缠绕的摇椅上,任思绪枕着闲情,仰望天边,看那断云微度和次第登场的疏星淡月,好不惬意。在明媚和煦里,垂一杆于池中,钓朝霞、钓黄昏、钓闲适、钓欢乐!钓出心中的诗情与画意。入夜,池中就更热闹了,几只青蛙独霸小池,开始了夜读,书声朗朗,谁也不管它们读的是什么。还有月亮星星也在池里挤眉弄眼,轻吻水底流云,青蛙读腻了,坐在月亮船上尽情地摇呀摇,摇碎一池星火,伴随着墙角下蟀蟋的浅唱低吟,这夜真够温馨的了,真可谓: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穿过铺设防腐木地板北边,这是角园的中心园区,周围花木葱茏繁茂,花朵儿按时序出场,次第开放,月季、山茶、紫薇、樱花、杜鹃、红梅、黄菊、还有那叫不上名字的都在角园里争奇斗艳。马尼拉名草,绿油油的,铺满一地,像绿毯子那么惹人喜爱,青得逼你的眼!偶尔几只蝉飞来小树荫里漫唱时光,追逐炎凉。满园的花香把这幢小房子浸在香气里,把时光浸在香气里,连屋里的人也是香染一身。一年四季,无论何时,置身在这百花丛中,仰卧在茸茸的绿草之上,那才是物我两忘,有红尘世外之感!即使是冬九腊月、天寒地冻之时,角园也独具魅力,小池冰冻,像一面薄镜,鱼儿像在镜里游动。碰到下雪,角园又是另一番景象,柑橘枝丫低垂,似不堪雪的重负,光秃的紫薇树,白雪缀满枝条,似梨花竞放,高高的院墙抵御着阵阵寒风,院门依然守口如瓶,默默地守护角园的宁静,不想外界有过多的干扰……角园,凭借一垛六十米长的院墙圈成个自由小世界,在人们称之为别墅的搭配下,和谐地构成一个整体。尽管门前车水马龙,公路横贯,但有秀气的鹭鸶塘、南塘时时送来和风,把楼台、天光云影,搂入怀抱,令人心醉,没有半点嘈杂之感。百米外青山环绕,云岭绵延,外部环境与角园有机地统一起来,相映成趣。走进角园,就像走进了心灵的港湾,走进了灵魂栖息之地,诗一样的梦境,成就了如诗的梦……小小的角园,理想的家园!
瑶里游记◆ 詹浩博暑假,大家有没有出去旅游啊?8月份,我参加美术兴趣班举办的夏令营,去了景德镇的瑶里。瑶里,古名“窑里”,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它位于景德镇的郊外,那是一个水乡古镇,家家临水,户户枕河,划只小船穿过一座座桥洞,就能串门访友。来到这里,你就能深切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景致!一条小河贯穿古镇的南北,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里嬉戏;两岸游人如织,古朴典雅的老房子,白墙灰瓦,交相映衬;河岸上,青石板铺地,雕梁画栋的凉亭,还有一群群和我们一样的写生少年……身临其中,心旷神怡。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宏伟的戏台,虽然没看到戏,但也能想象出若干年前的“盛况”。我印象深刻的要数程氏宗祠了,程氏宗祠又名“惇睦堂”,以劝诫世人要“惇厚诚实,相敬和睦”。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同志还在这召开过抗日动员大会,这里现在已成为瑶里的博物院了。我们在里面看到了很多稀奇的东西,形态各异的木头和石头,还有很多瓷雕以及一些老旧的收藏品……里面还有一个小花园,那里虽小,但却如同仙境一般,鲜花绽放,绿树葱郁,还有几张石桌石凳,幽静迷人。第二天,我们走进了瑶里原始森林,只见古木参天,古藤缠绕,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木板搭建的“栈道”在林间穿行,走在林中,一阵阵清凉袭来,将8月的酷热阻隔在外。林中的山涧,知了鸣叫,小鸟欢唱,溪水流动,小泉叮咚……还有一条悬在高空的木桥,我们走在上面,非常刺激。来到了这里,就像来到了世外桃源。这次夏令营,我收获多多,既欣赏到了美景,还将美景留在了我的画中。
新诗眼故乡◆梅曙平故乡的老宅子已经坍塌我从辞典里摘取一束词撒在门前的打谷场上板结的泥土里就有了根怀念住在老屋里的人他们吃的是五谷杂粮烧的是草木秸穰肠胃很干净,炊烟常常携带季节的芳馨那些年,时间的颗粒很细彼此挤压得特别紧绵密得没有一点杂质光阴有序,风雨可以抬头看花朵都镶嵌进了节气那可是一个实用的年头鸡和狗都会按时安歇麻雀喜欢与人比邻而居这情景很亲热,带着私密被这私密击中,会记挂一生
走进九月◆张云走进九月秋之意,几许风无声,水无漪岸柳已无早蝉却有薄凉,微沁有惬意,随行我的走走停停还有几只蟋蟀跟前撵后,提示我天高云淡的季节要记得,放低身段倾听,来自土地的混音
最后的撒欢◆朱文丹秋晨的阳光里巴掌大的落叶趁风打在我的脑门上愤愤地告诉我秋天来了这么久你怎么还穿得如此清凉抱着春捂秋冻的古训迟迟不见长衫揣着自己的小私心露着艳红的脚指闪着光芒衬着光滑的脚踝在秋天里最后的撒欢之后那漫漫的冬啊将一层层地包裹住那是多么的寂寥最不敢想象的是下一次闪着光芒地撒欢脚踝上会多一道皱痕吗
外面在下雨◆朱惠芳外面在下雨有几滴落进我的世界我嗅到了杨柳的气息还有梨花的悲伤在这个相对清澈的时刻燕子对我表示友好我知道,知道它羡慕我有避雨的屋檐而它却找不见去年的巢穴我对它微笑着因为只有这微笑是唯一属于我的
古韵亭莲花洞◆卢象贤匡庐时访已如朋,又到云中第几层。小瀑自吟甘寂寞,长峰天挺见崚嶒。蕨拳握握骁腾将,笋角翘翘入定僧。卧石临流山倒看,碧潭添送一枝藤。
游康王谷瞻谷帘泉◆胡剑秋岚酿雨漫遮山,入谷寻源路百弯。两岸村墟如画静,一川桃树似僧闲。泉怜甘洌垂帘落,风爱清新带氧还。陆子陶翁曾到此,遥思帽影翠岩间。
心归诗乡◆丛小明何年仙女过浔阳,撒落明珠烟水旁。不是一方凝秀气,哪来千载出华章。青峰半影闲云走,碧玉几湾曲岸长。点点鸥帆归去处,人生终老恋诗乡。(文章来源于长江周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