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龙潭传奇:僧童浇花识何姑
海会传奇专栏】碧龙潭传奇:第一期僧童浇花识何姑/曾国祥很久以前,庐山一片茂密的竹林中,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刹,人们叫它竹林寺。竹林寺里住着几十个僧人,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和尚。
有一年大旱,快三个月没下一滴透雨,很多处山泉都不冒水,溪涧也断流了。山间原来四季都是百花鲜艳,草木葱茏,如今可谓百花凋谢,草木枯萎。古寺地处高山,饮水洗衣就更加困难。当家老和尚除了差使僧人每天寻找水源担水回寺之外,那个小和尚也不放过。
小和尚说他人小,可特别机灵,庐山上上下下、沟沟壑壑,他都跑了个遍。哪儿有水,哪儿无水,他心里一清二楚。小和尚不跟他们同路,但每天都能挑两担清澈的水回寺。老和尚自然夸赞不已。
原来,他独自来到王家坡,别处泉水干涸,这儿却碧潭如镜,一泓清水煞是令人可爱。路虽远了好几里,但来了准不会打空手回寺。
一天,小和尚挑着水,一步一颤地走上了山崖,实在累得不行了,就放下担子来歇歇。他气喘吁吁,扬起袖子来擦汗。刚一抬头,突然看见崖边有一朵紫蓝色的小花,被烈日晒得枝叶低垂,花瓣卷缩,眼看就要被干死了。小和尚于心不忍,便从桶里舀了一瓢清凉的泉水,轻轻地洒在花根上。花儿久旱逢甘霖,慢慢舒展了花瓣,一会儿又开得鲜艳夺目,放出一缕缕扑鼻的清香。小和尚可高兴啦,也情不自禁地绽开了笑脸。
从此,小和尚每次挑水经过这个山崖,都要歇歇肩;每次歇肩时,都要给这朵紫蓝色的小花浇上一瓢水。每日每日,从不间断。
这天,小和尚又汗流浃背地挑了一担水,攀上了山崖,来到一棵浓荫如盖的古松树下,放下水桶,准备给小花浇水。可是一看,不由得吃了一惊,那紫兰花不见了。小花到哪儿去了呢?是被人摘走了吗?这多痛心啊!
正在这时,忽然听到旁边传来一个柔美的声音:“小师父!”
小和尚转身一看,只见一位美貌的少女,头上挽着发髻,身上披着紫蓝色的轻纱,正轻移莲步,向他这儿走来。小和尚慌忙退了几步,双手合掌,口念:“阿弥陀佛!”
少女走到小和尚跟前,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小师父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请受我一拜!”
小和尚一时摸不着头脑,心想:我平时只知道挑水、扫地,从来没有救过什么人,哪来的“救命之恩”呢?忙说:“女菩萨,您认错人了吧?”少女说:“小师父有所不知,我是何首乌,名叫何姑,在这悬崖绝壁之上,生长已近千年,开的是紫蓝色的小花。因为今年遇到几十年没有出现过的大旱,险些被干死。幸亏小师父每日浇灌甘露,才救我一命呢。此恩此德,终身不忘!”
啊,是这么回事!小和尚本不知道这些,只是出于怜悯,才浇水灌苗的呀。没想到竟救了别人一命呢。如今听这一说,反倒有点局促不安起来。他对何姑说:“区区小事,仙姑不必介意!”
两人就这样攀谈了起来。小和尚家住江州,因家贫被迫出家。何故深表同情。两人越谈越投机,不觉红日西沉了。小和尚担心师父责骂,只好告别何姑,担着水回寺庙去。分手时,何姑约他明日再在这里相会,小和尚也欣然同意。
小和尚每天瞒着师父,利用王家坡挑水之便,天天在山崖跟何姑相会,促膝而谈,常常乐而忘返。一连几天,当家老和尚见小和尚回来很晚,而且水缸也没挑满,心里好生奇怪。这天,他暗中跟踪而去,发现小和尚正跟一位貌似天仙的少女肩并肩地坐在山崖前,亲亲热热地交谈着,不觉无名火起,猛然冲了过去,大喝道:“畜生!竟敢败我佛门清规,岂能容你!”
老和尚怒气冲冲,挥起禅杖就要打去,把个小和尚吓得魂飞魄散,欲说不能,欲躲不及,这时,多亏何姑挺身上前,拦住说:“老师父不必生气,我有话说。”
何姑把自己如何被救,特来感恩的事说了一遍。老和尚一听,心中暗暗高兴。他想,千年的何首乌,那可是无价之宝啊!吃了能得道成佛呢。我何不——老和尚眼珠儿一转,一个主意上来了。他马上把怒脸换成笑脸,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本,何姑不必挂在心上。”
老和尚叫小和尚赶紧回去,叮嘱他以后不可造次。何姑见他原谅了小和尚,也很感激,一再道谢。临别时,老和尚趁她没有防备,把一根红绳子暗暗抛在何姑的发丝上。
夜晚,明月当空,山风习习。老和尚握着一把小锄,鬼鬼祟祟地出了寺门。他循着那根红绳子,找到了何首乌生长的地方,顾不得自己年迈力衰,挥着小锄使劲地挖呀,挖呀,挖地三尺,终于挖出一只形状像个女婴的何首乌来。老和尚大喜,赶紧拿回寺庙,洗得干干净净,放进蒸笼里,烧起灶火,准备煮熟后独自食用。
这一切,小和尚全蒙在鼓里。第二天,他照样到碧龙潭去挑水,回来时照样在那棵古松树下等候何姑。等啊,等啊,等到日落西山,又迎来玉兔东升,还是不见何姑的影子。小和尚双眼望穿,心渐憔悴。何姑啊,你在哪里?难道你怕我受师父责骂,就忍心不来相见吗?
小和尚闷闷不乐地回到寺里,刚踏进厨房,就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在喊着:“小师父!小师父!快来救我呀!”
小和尚一听,咦,这不是何姑的声音吗?他奇怪地四面张望,还端起松油灯,把厨房四壁都照看了个遍,也没见何姑的身影。他急得连连小声呼喊着:“何姑,何姑!是我呀!你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你呢?”
“我在蒸笼里,我在蒸笼里。”传出来的声音虽然很微弱,但果然像何姑的。
“在蒸笼里?这是怎么回事啊?”小和尚急切地追问,迅速将耳朵贴近灶台。
“你快把笼盖揭开,我就能出来。”
小和尚听得很清楚,声音果真是从蒸笼里发出来的。这就奇怪了,灶里烈火熊熊,锅里热气腾腾。怎么会有人在里面呢?小和尚大吃一惊,天哪!何姑难道真的在这儿吗?他赶紧上前,“呼”的一声揭开了蒸笼盖,“噗”一下,蒸笼里猛然跳出了一个人来,定睛一看,正是何姑!
小和尚实在意外,忙问是怎么回事。何姑便把老和尚突起歹心、狠下毒手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小和尚气得顿足大骂:“真歹毒啊!”又问何姑,“眼下我们到哪里去安身呢?”
何姑胸有成竹地说:“不必惊慌,我自有办法。”
何姑不慌不忙,在锅里舀了一瓢何首乌的水,叫小和尚喝了下去,接着又把锅里的水全部舀了出来,一瓢飘洒在寺庙四周的墙根下。说来也怪,小和尚把水一喝下去,忽然觉得身轻体爽,飘飘欲飞。整个竹林寺呢,也轰轰作响,平地拔起,冉冉升向天空。何姑一手拉着小和尚,随着寺庙飞腾,缓缓飘向天空。
再说那老和尚,晚上正在后院自鸣得意,心里美滋滋地想着:如今我得到了千年的何首乌,只要蒸到明日,吃了下去,就得道成佛了。哈哈!别人苦修一辈子,也未必能真的成佛,我抓住机巧,三日之内准能成佛啰!
这时,他昏昏然,正在闭目养神,只见半空中光亮耀眼,瑞云缭绕,一座硫璃砖墙的巍峨古刹正在缓缓晃悠了起来,一会儿整个庙宇腾空升起,啊,老和尚感觉不妙,这不正是自己所住持的竹林寺吗?他急匆匆飞奔跑向前,纵身跃起,双手抓住了寺门。可古刹仍在剧烈地摇晃着上升,老和尚只听得狂风“呼呼”作响,身子也渐渐控制不住飘来荡去,两手愈加感到力所不支,三魂早已吓掉了两魂。这时,只见何姑用力蹬了一脚,大喝一声:“下去!”
“哗啦!”石门脱落,直往下坠,“嗵”的一声撞击在庐山的悬崖上,老和尚摔了个粉身碎骨。
从此竹林寺便隐藏在虚无缥缈之间,人们再也看不见这座古刹了。只见观音洞旁,至今还留有“竹影疑踪”的石刻。 据说,有时在雨后斜阳或茫茫云海中,人们还偶尔能听见高空中传来隐隐的钟声呢!
作者:曾国祥,本文节选自庐山市海会文化旅游系列图书《海会传奇》
栩栩如生,引人入胜!: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