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这处风景至今是个迷:穿过1700余年文献,越过千山万壑,求而不得!
寻 找 杏 林孔祥金
这是一次漫长而又艰难的求索,探询的目光穿过一千七百余年的文化典籍,越过匡庐南麓的千山万壑,始终不能在一处令人怦然心动的地方聚焦。杏林,就这样留下一个千古不解之迷。 或许,是蕴藏山林丰富的珍奇药材吸引了你;或许,是山南纯朴的民风感染了你。你睥睨了一眼风烟四起、群雄争鹿的天下,背转身去,悄然隐居庐山山南,用高超的医术救治那些患病的民众。金钱在你面前已淡化成一种境界。治病栽树,是你独步青史的一项创举。重患五株,轻患一株,患者痊愈之日便是种树之时。于是,几年光景,你的隐庐周围便站起了郁郁葱葱十万余株以杏为名的风景。杏儿熟了,欲购者只需挑上箩筐径自到林中采摘,然后留下与所取之杏等价的谷物就行。灾荒之年,你广散以杏换来的粮食,配出另一种救人性命的良方。董奉,你可知道,因为你的美德善举,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不仅留下草船借箭的传奇,同时也使“杏林春暖”的美誉流芳后世。 一种寻常百姓栽种的寻常乡间小果,就这样高高挂在历史、文化、道德之树的枝头,以一种成熟的姿态,构成一个后人仰视的高度,成为一个光耀千古的亮点。 我常常惊讶,在释、道、儒三教各领风骚的匡庐,最早秀出东南的竟然是这样一支。它无须繁衍成卷帙浩繁的经典,也不必刻意罗列出莫测高深的教义,只须在和风细雨中滋润,在季节更替中结实,便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中的一颗瑰宝。然而,我也常常困惑,在释、道、儒三教都享有神圣殿堂和千年不熄香火的庐山,唯独这一处杏林却渐渐荒芜于漫山苍翠和历史的尘埃,留下一个无处可寻的遗憾和一个无处不在的名声。 于是,寻找杏林便成了我的一个美好向往。我渴望在匡庐南麓的画山秀水之中一探它的芳迹,企盼有朝一日能一睹它的风采。然而,寻遍山南的峰岭丘壑,也始终不能如愿。有人说它在醉石之东,有人说它在金轮峰右侧,也有人说在般若峰下,还有人讲上霄峰有遗迹可寻。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巍巍匡庐,何处隐藏着杏林的踪迹呢?也许,这是一种始终没有结果的寻找。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今天,杏林的一缕馨香究竟能沁入多少人的心脾!我们有太多的遗忘和遗失。杏林,真的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么?但愿这个谜不是一个永久的谜。作者 | 孔祥金
读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