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灵湖不只有神女“如愿”,还有他!
神灵湖畔说分风“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十八岁时,春夜灯下读《增广贤文》,寻思再三也弄不懂这两句话的意思。十几年后才知道,这风送滕王阁传奇故事的发生地,正是在我居住的星子县城外三里处的神灵湖。 神灵湖,又名宫亭湖。从高空鸟瞰,鄱阳湖状如葫芦。湖口县据葫芦口,星子县处葫芦颈,神灵湖扼颈最狭处,是江西五大水系出湖入江的必经之路,古代号称“南国咽喉,西江锁钥。”湖湾可藏千军万马,出可攻,退可守,又倚仗身旁的庐山作天然屏障,乃军事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神灵湖不但地势险要,景色亦十分奇丽。它与庐山相依相连,湖在东,山在西,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立体山水画。泛舟湖上,只见巍峨的庐山倒映湖中,碧波上浮动着翠岭丹崖,满山秀色。白色鸥鹭或畅游水上,或上下翻飞,画面上便增添了天然的灵动。因天气时间的变化,有时湖面上飘浮着庐山的迷蒙烟雾,呈现一派写意山水的意境;有时雨后斜阳,湖面上投射着奇峰夕照,色彩斑谰如镜中之画,逼真而又空灵。“彭蠡映深翠,清波照芙蓉。”的古诗,描写的就是庐山与神灵湖山水共融的优美景致。 但神灵湖最富盛名的还是分风送客的传奇。相传初唐才子王勃年方十六,到南昌(洪都)省亲,舟行至此,得遇神灵相助,一日顺风,直抵洪都,喜逢阁公盛会,乃有气势恢宏、词藻清丽的《滕王阁序》这一千古绝唱的诞生。后人敷衍故事,从此留下“时来风送滕王阁”之说。元人祝诚《莲堂诗话》载:“宫亭湖神能分风送客,宋秦观一夕宿湖畔宫亭庙下,梦神女赠诗云:‘不知水宿分风浦,何事秋眠惜竹轩?闻道文章妙天下,庐山对面可无言?’秦观为她作维摩菩萨像赞。”诗人刘删《泛宫亭湖》有句云:“回舻乘派水,举帆逐分风。”神灵湖之风名气之盛可见一斑。至今神灵湖宫亭庙依然香火不绝。每年正月初六,当地渔民或驭船者,均至宫亭庙焚香膜拜,燃放爆竹,然后驾船出港,绕水一周,由此祈保一年顺风顺水。 一个绵延了千年的传说,不知倾倒过多少有志之士。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无数弄潮儿,他们怀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念,时时处处寻找鲲鹏展翅的机会。然而,世道多艰,“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四处碰壁,岁月磋砣之后,只得将施展抱负的希望寄托在这股风上。即使像王勃这样的奇才,后人也要给他编个“时来风送滕王阁”的故事,使那些怀才不遇之士聊以自慰。就连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这位深居大观园中的名门闺秀,也呼唤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当年李白龙蟠凤逸之时,在《行路难》中感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但还未丧失信心,大白天还在梦想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过这位诗仙的云帆终究没有挂起。后人说他醉酒入江捉月而毙,虽则浪漫,不正隐含着水中捞月之意吗?现代诗人徐志摩曾写过一首诗,每一段开头都是这样一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余读此诗,批曰:“我不知道风,是从何处起?但知道路,该向何处去!”也算一种精神胜利吧! 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陶潜。当年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从彭泽辞官归来,“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由此回归故里,心情十分轻松洒脱。他的家乡就在离神灵湖七、八里之外的玉京。于是,“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高兴而又迫切地投入故乡的怀抱。相信当时送他的归舟之风该不是神灵之风吧! 古人云:风起于青萍之末。不管风起何处,吹向何方,在科学文明的今天,天有可测之风云已成事实,但愿神灵湖之风从此休矣。
作者 | 孔祥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