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胡老
初识胡兆祥老人万里江山一秀才 2019年7月16日早上陪挚友喻宗元医生赴庐山市(即原星子县)劳动仲裁中心维权,不料司机连遇封路修路,致使九时整开庭,我们无法按时到庭。然后,拖欠工资方与律师借机生事、借口开溜,我方频频道歉、再三恳求,仲裁同志劝说双方、左右为难,竟无结果!也许吾友命运多舛,讨薪不顺,这才“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我坚信:好事固多磨,正义常迟到,但公平不会缺席!尽管维权风波陡起,但我与敢于出庭作证的胡兆祥老先生却有了第一次当面交流的机会。一与胡老第一次见面,出于尊老,我很礼貌地寒暄了几句。胡老很淡定。第一印象很重要!我对胡老很敬重,也有些好奇:首先是人品。胡老与吾友喻医生不过几面之缘,就敢于为弱势者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而且,他所面对的,是与他所在的单位的合作单位,说不定会得罪他本单位的现任领导和合作单位的有钱大老板!这份正义感和勇气,与当下“只扫门前雪”即是好人、不“落井下石”也不算坏人的史上最低道德标准判若云泥——此老的人品简直盖了!其次是体品。胡老虽年逾八旬,但其身体超棒!精干不失大器,大器且蕴真情;平时步履轻捷,登高不喘粗气,立则身稳、坐必体端;既能淡饭土茶、箪食瓢饮,亦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无不良嗜好,有高尚情怀,这心态、这体魄,绝对羡煞世上大部分老中青男人!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八十呢?更高寿呢?孔老先生没说,也说不成。但如今,许多老年人,貌似悟透人生,其实不然!能象胡老者,真的极为少见!二午餐前,诸人闲聊,我的注意力只“锁定”这位老人。我的第六感觉不错——果然,此老真有故事!他随口吟出他写的一首诗,把我震得一愣一愣的:栗里村头一老翁,半边装哑半边聪;闲时好写骚人语,一句西来一句东。他解释“半边聪”是指他自己右耳听觉较差。我听了一遍,便情不自禁地连着默诵两遍,以品味其诗、其意、其思、其境,对这首只有四句的小诗中,竟有五个数量词而不怕重复,在重复中自我调侃,在重复中展现自己的真实现状、真实情感和真实人生,真实铺着平实,随性拉着欢快,诙谐伴着自豪,果然妙哉!见我微露沉吟、微带笑意,老人如遇知音,接着蹦出一句“文学源于生活、归于自然”的哲理隽语,引我惊异、令我深思!我旋即说出自己对文学“高于生活”与“归于自然”二者侧重点之不同的辨析,打开了双方的“话匣子”!胡老不语时,如老僧入定;交谈际,却似青年活泛;而一涉及到其感兴趣且又熟悉的话题,则格外健谈。随着你一言我一语的热烈交谈,我对胡老的了解就多了一些。 遥想当年,在穷乡僻壤的村落,突然冒出了陶渊明这位七品县令,该是一件多么轰动四邻八乡的大事,这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但陶渊明肯坚守一生清正傲立的品格,不愿混迹官场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甚至愤而挂冠退隐,从此“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成就了“田园诗”从魏晋以降千百年来矗立中国文化高山之上的巅峰地位,“陶风骨”也一举成为了真正的中国文人代代传承的顶格风范!“田园诗鼻祖”陶渊明固然“一花引来百花开”,但在其发源地——栗里,竟然波澜不惊、后无继响,果然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田园诗鼻祖”这块很牛逼的牌子,一直悄无声息。不料沉寂了千百年之后,却似“隔代遗传”,“陶风骨”仿佛偏偏唯独垂青于其故乡本土的一个名叫胡兆祥的人——他从小酷爱文学,青年时期就发表诗作,十七岁投笔从戎、上过军校,退役到地方工作至退休、延及以后,多年来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有文采、有见地、含睿智、接地气的各类作品,这些作品既体现了其“文学归于自然”的创作理念,又是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实践结晶;别人是越活越“日薄西山”,而他却越活越象“午后的太阳”,知名度越高、影响力越大;他八十有二,在栗里生活了四十四载,他身上的革命军人的英雄气概尚在,而骨子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傲骨亦存——“英雄气”与“文人骨”就这样奇妙而又完美地凝铸在了他的灵魂中!更可贵的是,同在凡尘,都遇到过不公平,而胡老的英雄之气,比之陶渊明老先生的隐忍避让,确实可贵可敬了许多!身为真正侠骨柔情男儿的我,对充满文骨与雄风的胡老的敬意,当然也多了几分。三餐后,与喻医生等人同去胡老家。胡老住的是多年前的宿舍楼,最大的特点是,旧、小、挤,小小的客厅里摆放的沙发、茶几等,全都是旧家具,只有电视之类的几件家用电器,才带有些许新时期色彩。初来乍到,我与胡老又是初识,不便在他家到处看看,只用眼扫瞄了一下一个房间,只看见书柜和书。一位面目慈祥的白发老太佝坐在单人沙发上,那是他妻,气色尚好,不怎么说话,但始终面带微笑;旁边站着一位看似三十多岁的姑娘,可能是回家照顾老妈的小女儿。她面容清癯、眉目清秀、柔美娴静,有玉女脱尘清婉灵动之姿,一问,她略带羞涩地微微一笑说,五十了——并非驻颜有术,实乃天生丽质!瞧这一家子,家无长物,氛溢温馨,不求钱财,唯图心安,家风若此,陋室亦香!真是一个不可多见的美好家庭!不便久坐,便恭恭敬敬地捧着胡老赠我的他写的上下两册作品集《烟雨庐山》,敬览了他在扉页上亲笔给我写的题辞后,“打道回府”。四归来之夜,迫不及待地在地下室浏览了胡老的惠赠:粗看目录,惊讶品类之繁;细品一二,感叹珠玉之多!想不到这位老爷子,还真是一个能在人生之路上不断折腾文学、折腾自己的人物。秀才从没把自己当知识分子;虽忝居副县级,更不把自己当领导!出身平民、进出高校、浮沉官场、游走江湖,高校少了一叫兽,官场多了一另类,一生奉行真诚、追求正义、崇尚公平、热衷助人,乐与真心人交友,喜与聪明人交往,好与狡猾者斗智,善与三教九流周旋,所以,能与民间高手喻宗元医生一见如故,亦与侠骨文士胡兆祥老人相见恨晚!那天归来,夜阅胡老大作,忽萌写一篇小文,聊表初识胡老之喜,略陈获益良多之悦,遂有了这篇《初识胡老》。此后,与胡老成了微友,他常将他的一些新作发给我,本想再写点“读后感”之类的文字,奈何时间与精力均有所不逮。值“八一建军节”,特向解放军老战士及胡老致敬! 2020年7月31日补记于秀才工作室胡老是有故事的老人!点赞!
感谢我不认识的网名叫“小卿”的朋友,热心把我的这篇文字刊在这里!
文章写好后,我发给胡老,就没关注下落了。
半月前,胡老给我发了链接,我才知我这篇文字在三年前就已刊发,更让惊讶的是,拙文的阅读量竟然超过了九千!这惊喜倒让我有点儿莫明其妙——我分析,大概率是沾了胡老大名的光了! “文学源于生活、归于自然” 西域大奔流 发表于 2020-8-5 07:31
我也想拜会一下胡老人,不知能否有这荣幸。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也想拜会一下胡老人,不知能否有这荣幸。
向胡老师学习!
向胡老师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