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只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2019 年春晚舞台上,小品《站台》中那对“气性很大”的年轻夫妻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妻子指着丈夫,气得声音都在颤抖:“你给我拍的照片修都不修一下,就发到朋友圈了,你根本就不爱我!”丈夫则对自己每年去妻子家过年都要被灌酒的经历愤愤不平。两人说着说着,竟当场要离婚。我哈哈大笑,母亲却皱着眉头说:“现在的年轻人啊,动不动就为一点点小事气到这个地步,不值得!”
生气分两种,要么跟自己怄气,要么跟别人怄气。有时候,自己行为的最终结果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便暗暗地生闷气,乃至迁怒他人,看什么都不顺眼。有时候,别人的言行无法顺应自己心意,失望之余便心生怨恨,整个人仿佛钻进了情绪的牛角尖。
尤其是在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向身边最亲近的人发火的时刻,火气来得容易散得也快,事后瞧见对方伤心难过的表情,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愧疚感。可等到下一次脾气上来的时候,又不管不顾地出口伤人。正是因为亲近,我们才肆无忌惮地向他们发泄着负面情绪。
02
心理学上说那些动辄生气的人性格中其实存在很多缺陷,他们内心悲观、敏感,自我防卫意识极其强烈。日常生活中,一旦产生“被疏忽”“面子受损”之类的感觉,他们就会自动寻找补偿效应,表现形式往往为无缘无故地生闷气。
动不动就发脾气,其实也代表着我们无法适当地调整心态,是一个不成熟的人。可是,当生闷气、发脾气成为习惯后,我们的语言功能难免会“退化”。如果我们不能放宽心态,学会使用更积极、正向的情绪表达方式,只怕会变得越加偏激狭隘。
杨绛先生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这么写道:“我妈妈忠厚老实,绝不敏捷。如果受了欺侮,她往往并不感觉,事后才明白,‘哦,她(或他)在笑我’,或‘哦,他(或她)在骂我’。但是她从不计较,不久都忘了。她心胸宽大,不念旧恶,所以能和任何人都和好相处,一辈子没一个冤家。”
有了母亲的言传身教,杨绛也活得如空谷幽兰一般,但凡出现在世人面前都是一副知足、开明的样子。她与钱锺书伉俪情深,读书写作,翻译治学,沉浸在知识的盛宴里如痴如醉,却对凡尘俗事一笑置之。哪怕后来乱世飘摇,他们亦安之若素,从不怨责他人也不为难自己。
杨绛先生曾翻译兰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一个成熟的、心中满是光明与大爱的人,哪怕在面对命运的大风大浪时亦能坦然,宠辱不惊。我实在想象不到这样的人会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儿不顺心乱生闷气的样子。
03
曾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一个情绪上不自律的人,注定痛苦一生。”如果我们对生活中的小磨难、小委屈没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就更没有底气和勇气去接受命运更残酷的洗礼。年轻时,尚有人包容。等年岁渐长,只怕会被生活的风浪一次次卷起又抛下。
动不动就生气的人,总想在琐碎的生活中一争长短与高低。其实生活中大部分事是分不出对错的。比如说,你因为男朋友情人节没给你买花而生气,而在男朋友看来,节日当天买玫瑰花又贵又不实用,还不如将钱省下来带你吃大餐。
站在他的角度来看也不错啊。
不拿对与错去衡量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多原本一触即发的矛盾就会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大度一点儿,干脆放下对与错的观念,成全双方的幸福与快乐呢?
我们还要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更值得关注的事情上。一直以来都很赞同这样的观点:如果我们总是与他人争执不休,浪费的无疑是自己的资源。
比如,公交上有人踩了你一脚却不道歉;去咖啡馆点杯咖啡服务员口气很冲……不要纠结于这样的小事。我们的目标是“星辰与大海”,怎么能将宝贵的时间、精力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
面对真正关心爱护我们的人,更不能随意发脾气。每当不耐烦想要出口伤人之际,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忍住,一边在心里默念十个数,一边回顾亲人给予我们的温暖与美好。
一个心境平和、心胸豁达、温柔好脾气的人,这辈子运气都不可能太差。人生苦短,试想,动不动就生气会浪费掉多少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想要收获一个丰盛美满的人生,前提是时刻保持好心情。
克制自己。偶尔放肆
少想事,多想自己
少想事,多想自己
说得很对但谁能做到
路过
笑着面对每一天
笑口常开。。
笑口常开好运自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