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生活】什么是脾虚、积食、脾胃不和?给孩子调脾胃时一定要分清
脾虚、积食、脾胃不和是孩子最常见的几大脾胃问题,它们其实并不是一回事,但各自之间又是互相重叠、互为因果的。下面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帮家长更好地区分,及时对症调理,保护好孩子的脾胃。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脾胃的功能。为什么说“脾胃”是孩子的后天之本?在中医看来,脾胃是“后天之本”,并认为“养生要以脾胃为先”,将脾胃看作身体的基础和轴心。脾胃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脾、胃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如果把胃比作粮仓,脾就相当于运输公司。胃负责收纳食物及初步消化,脾负责更进一步的消化,并把转化而成的营养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宝宝出生后,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非常多的营养,这些营养主要借助饮食而来,而饮食又必须靠脾胃转化为气血。这就是脾胃对宝宝以及每个人的重要性。为什么说孩子的身体问题,是脾胃引起的?孩子最容易出问题的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呼吸系统,比如孩子常见的感冒、咳嗽、肺炎等外感类疾病;一个是消化系统,比如发育迟缓、身体瘦弱、便秘、腹泻等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和脾胃有关。这就是中医所讲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为什么这么说?外感类疾病多是因为肺气不固,外邪入侵。为什么孩子会肺气不固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属土,肺属金,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脾土生肺金”,也就是说:脾胃功能强大,才能让肺系统功能强大,从而提高宝宝的后天抵抗力,减少孩子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机会。但是很多家长对孩子喂养不当,或者过于娇惯,导致孩子挑食、偏食严重,饮食不规律,吃饭不知道节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零食、甜食不断。这种情况不仅伤了脾胃,肺系统也会跟着遭殃,孩子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各种问题不断。
什么是脾虚?脾虚是指身体吸收、运化食物的功能出了问题,进而导致身体抵抗能力变差。
孩子脾虚会导致什么后果?
[*]不长个,身体瘦小。
脾虚导致营养吸收变差,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会让孩子不长个,吃再多也不长肉。
[*]身体没劲儿,精神萎靡。
脾主四肢、主肌肉,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孩子会出现四肢消瘦、无力等问题。
[*]挑食、厌食、拒食
脾虚导致食物无力被消化,孩子很容易腹胀,进而导致胃口变差,挑食、不爱吃饭。
[*]体质差,容易感冒、咳嗽。
脾虚后营养跟不上,体质会很差,时间长了还会导致肺气虚,造成反复感冒、咳嗽等。
[*]头发无光泽、面色萎黄
“肺主皮毛”,皮毛是我们体表最重要的一道防卫系统,皮毛功能变弱,孩子会出现头发无 光泽、面色及皮肤萎黄等问题。
[*]爱流口水
中医认为“脾在液为涎”,孩子脾虚会经常流口水。
[*]容易便秘或者腹泻
脾气虚,没办法把津液传送给大肠,大肠会变得干燥,孩子很容易便秘。孩子对食物不消化,还会导致一吃就拉。
[*]脾气差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脾虚的症状,并且脾气大,爱哭闹,这可能是脾肺两虚(土生金不足),金不克木,进而造成肝气太过强势,很容易发脾气。
什么是积食?积食实际属于脾胃虚弱中的一个类型。积食会导致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又会造成积食,二者之间常常互为因果。
[*]胃积
孩子的积食有的是积在胃里,也就是说吃了太多食物,胃堵了,之后会不想吃饭,甚至呕酸水。这种情况,通常吃点山楂(山楂可以克肉食)、萝卜(萝卜可以克面食)就能消掉。
[*]脾积
孩子胃积时间长了,没有及时消除,脾的功能慢慢地也跟着伤了,进而引发更严重的危害。这是经过一个长期过程形成的,到了这一步,孩子会表现出腹泻或便秘、容易肚胀、四肢比较消瘦、不长个、爱生病等脾虚症状。胃积和脾积还有一个特征:脾积的表现可能没有胃积明显,但危害更严重。如果孩子积在胃,症状可能比较突出,家长很容易发现,例如口臭、突然不爱吃饭,甚至呕酸水等。但脾积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会变得虚弱,抵抗力低下,虽然脾积没有胃积明显,但脾积对孩子的伤害往往更重。
什么是脾胃不和?在中医看来,脾和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讲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它们同属于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医的脾胃不和,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况。
[*]脾胃之间不能协调
如果脾胃不和,比如说胃强脾弱,孩子一般胃口很好,特别能吃,但是脾弱,吃进去的食物就是不吸收。原本胃是负责接受食物的,脾是负责吸收的,能接受但不能吸收,向全身运化营养,就属于脾胃不和。
[*]脾胃和其他脏器之间不能协调
脾胃不和还指脾胃和其他脏腑之间不能协调,比如肝气不舒、情绪不好也会引起脾胃不和。
[*]脾胃和外界环境不协调
这种情况其实指的是我们常说的水土不服。我们突然去了某个地方,不适应当地的水土,很容易闹肚子,这也叫脾胃不和。这属于是脾胃跟外界环境不合。归根结底,脾虚、积食、脾胃不和对孩子身体危害都比较大。它们之间一般是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孩子最初多是普通的胃积,慢慢地就发展脾积,进而造成脾虚、脾胃不和。如果孩子脾胃出现问题,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普通的积食多属于急症,很容易消,两三天就能好,但脾虚是一种慢性疾病,必须一点一点地慢慢调理。家长一定要注意分辨孩子处于什么状态,及时对症调理。(来源:《母婴视界》会刊)
很有意义的文章,多谢分享
好的!收到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