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森 发表于 2021-9-13 20:45:27

余秋雨散文语言的过度加工现象

余秋雨散文语言的过度加工现象
★陈林森        余秋雨散文集《行者无疆》中第一篇文章的第一段话是:    ①到庞贝古城废墟,已经是第二次了。奇怪的是,两次都深感劳累。平平的路,小小的城,却累过跋山涉水,居然。(《南方的毁灭》)    我不喜欢这个句子,主要是结尾的倒装句。把最后的“居然”删去(或者删去“却”),并不影响意思的表达,有了它反显累赘。“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然”,但是在上面的句子中,“出乎意料”的意思,已经包含在上文的“奇怪”以及转折连词“却”里了。    鲁迅有一些倒装句堪称经典,如:    ⑴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伤逝》)    ⑵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    这些倒装句都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加重了语气,使句子有较浓的书面色彩,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沉重的心情和复杂的心理。而余秋雨这个句子,如果只为突出语气,则不一定需要倒装,原句写成:“……平平的路,小小的城,居然累过跋山涉水。”(“却”与“居然”重复太明显,应删)我以为效果会更好。将“居然”单独拧出来,放到末尾,留下雕琢的痕迹,显示了一种书面语言的过度加工,给人造作的感觉。    众所周知,余秋雨作品的语言非常考究,书卷气很浓,有许多长句组织得十分繁复,使我们感受到作者的人文底蕴和深邃思考,逻辑的缜密和思考的角度都有独到之处。我说过,余秋雨文化散文中使用的书面语言,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某种典范。你读了下面的句子,就知道余秋雨的语言是怎样的精致:    ②罗马的伟大,在于每一个朝代都有格局完整的遗留,每一项遗留都有意气昂扬的姿态,每一个姿态都经过艺术巨匠的设计,每一个设计都构成了前后左右的和谐,每一种和谐都使时间和空间安详对视,每一回对视都让其他城市自愧弗如,知趣避过。(《行者无疆·罗马假日》)    这段话一共由6个排比句组成,它们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洋洋洒洒,整整齐齐,同时又加入了“顶真”的修辞,句子不可谓不精美,然而,这不会是灵机一动、妙手偶得的产物,而是刻意加工、苦心经营的结果,不免留下一丝“斧凿”的痕迹。    余秋雨先生雕琢文字的功力令人叹服,但有时也会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弊端。这就好比工具的造型过于精美,可能妨碍它的实用价值;女人打扮得过分招摇,难免影响她的人际关系;一所房屋装修得太过豪华,起居其中的客人未必感觉舒坦。论者指出:“余秋雨散文的语言非常考究,字字句句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这种刻意加工而成的文字,太过浮丽、花哨,掩不住某些内容的空洞。”余秋雨偏爱排比,特别是在议论、抒情的时候,常常组织出一连串非常整齐的句式,读起来庄重、典雅、丰赡、华美,如果思想内容相称的话,确实有利于激发读者的想象、思考,耐人寻味;但也有的排比,在逻辑上存在欠缺和疏漏,未免以辞害意。如下面的一段话:    ③数百年匆匆过去,今人从外面踏进城堡,反而有一种阴暗中的心虚、曲折中的胆怯、陈旧中的慌乱。(《行者无疆·庞大的无聊》)    这句话中包含三个排比短语,前两句还可以理解,而“陈旧”与“慌乱”有什么关系?陈旧,可以引起膜拜,也可以令人嫌厌,怎么会使人“慌乱”?“陈旧”是一种变化速度极其缓慢的近乎静态的现象,不是突如其来的事变,也不是猝然而临的灾难(阴暗可以瞬间变化,如进入洞穴密室;曲折可以不断产生,如攀越盘山公路),人们在陈旧事物面前,一般不会产生惊慌失措、焦虑不安一类强烈的情绪。    又如:    ④中年男子的当家体验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在我看来成熟男子的重要魅力在于责任心,在于一种使你的爱人和你周围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和稳定风范。(《霜冷长河·关于年龄》)    “安全感、信任感和稳定风范”这个并列短语中的三个并列项不对称,即便第三项不是“××感”的形式,其中心词也应当是表达与“感”以及“心”这类后缀意义相近、性质相同的词语,如“意识”“心态”“情感”“感觉”等词,才能保证句子内部逻辑结构的严密。推测作者的原意,是说中年男子有了责任心之后,能使“你”(指中年男子)周围的人对“你”产生“稳定风范”的印象,这“稳定风范”应是作者送给“成熟男子”的褒奖,而不可能是成熟男子有了“魅力”之后而使他周边的人产生某种“风范”。就短语本身而论,“稳定风范”似有生造之嫌,我们在百度上查不到使用的先例,这也反映了余秋雨经常将汉语的词语堆叠起来,制造出数量不少的带有“余氏风范”的“新词语”。其中有组合得佳妙的,也有不甚妥切的。稳定是事物的一种客观状态,风范是人的一种精神气度,二者组合,显得不伦不类。    余秋雨的散文,经常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却又常常使人们感到议论、考证过多而描述不足。他的描写过于宏大,知性浓重而感性淡薄,因此显得威严而不生动。他的议论不时闪烁着真知灼见,甚至也不乏精辟的警句箴言,但在议论时又常常挟带着居高临下的心理和过多的自我炒作的姿态。

陈龙阳 发表于 2021-9-13 20:50:45

语文功底好的才能理解

杨结 发表于 2021-9-14 08:22:36

不看这些东西,也看不懂。

豆芽 发表于 2021-9-14 08:36:35

感觉回到了阅读理解

老陳 发表于 2021-9-14 09:12:37

不懂

指尖上的幸福 发表于 2021-9-14 09:17:32

早就不看散文了

@我就是我 发表于 2021-9-14 10:11:21

语文功底好的才能理解

小丸子。 发表于 2021-9-14 10:12:47

好久没看过啦!

有可能的可能 发表于 2021-9-14 12:57:35

伤脑筋的文字啊!

树叶红了 发表于 2021-9-14 13:01:17

写的真好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余秋雨散文语言的过度加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