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宗 | 冬至,心守暖阳,来日渐方长
今年的冬天晴日特别多,迟缓的阳光,慵懒地,矮矮地打在归宗的土墙上,暖色与暖色这么一映照,顿然便有了些许的冬日之暄。冬日负暄在吾乡还有个专有的词汇,叫「晒日暖的」。有日头,自然就暖和。尤其是旧时乡村,这样的晴日,常见老人三五成群,提个座炉,手炉,靠坐南墙跟前,聊着家长里短,边抽着烟,边“晒日暖的”。暖暖的冬阳将寒冷融化,也晒得老人昏昏欲睡。身体暖了,心也柔软了,日子也格外怡然。冬至之至,是极致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这句话里藏着三层意思:日行南至,阴极之至,阳气始至。这是一个阴阳消长的关键节点,冬至日,便是那个阴阳交割的临界点。黑夜最漫长,白昼最短。阴气已经到了巅峰,开始要跌落了,阳气的销蚀到了谷底,马上就要回升了。下一个循环由此开始,古人认为,这是个大吉之日。
旧时素重此节,称为“亚岁”可见一般。汉代的冬至「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官方例行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这俨然如今的“黄金周”了;老百姓“贺冬”的方式主要以烧香祭祖、美食相赠、相互走访等为主。现在的冬至也是如此,适合多躺多睡,吃吃喝喝。南宋金盈之史料笔记《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里说「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久无节序,故民间多相问遗,至岁除或财力不及,不复讲此。俗谚有‘肥冬瘦年’之语。」可以说宋朝将冬至“假日经济”推向了极致,没钱的也得告借过好这个节,冬至高消费已呈井喷之势。
「肥冬瘦年」是吴地风俗,庐山虽然是吴头楚尾之地,但毕竟隔着近千里,冬至这天并没什么特别的习俗。庐山北麓这天尚存敬神明祭祖先之习俗,而到了庐山南麓,鲜有冬至一说,直接以“进九了”称呼,“进九”后村里的妇人们就开始忙起来了,腌鱼和肉,磨赤粉,蒸糯米饭晒冻米,备办其他年货。在这里,过年肯定还是要重要得多了。“冬捕”是进九后首先要做的事,村口的几个池塘的水全部放干了,养了一年的鱼在淤泥里活蹦乱跳着,这时最得意的是村里的捕鱼能手,他们会穿着长长的靴子深一脚浅一脚走进池塘,用一个大网子兜起鱼放到箩筐中,再由两个人抬起到塘边过秤。那些孩子看着塘中跳动的鱼却不能抓,心里痒,最后一商量,全部脱下鞋袜,走进冰冷的池塘中去抓。弄了一身的泥巴和水,脚冻的通红通红,回家又少不了一顿打。湖边的渔民也有冬至堑湖捕鱼之俗。旧时谓之:「开港」。明人吴守为有一首诗,生动地记录了开港的盛景「渔人湖上阵鱼雨,结队连舟十里围。」(《星子县志》卷四)。上百艘渔船如潮水般涌入,上千张渔网几乎同时撒开,如天女散花,铺天盖地,场面十分壮观。腌制腊鱼多用肉厚油多的混子、青、草(鲩)、鳙、鲤等鱼,鲢鱼极少用,肉薄,经太阳一晒,自然是干薄的,纸一样的。腌好的腊鱼晒干后,切成麻将般大小的小块,洒上白酒,放入坛里,可放到来年端午!煮饭时,腊鱼放在锅里和饭一起蒸熟。锅盖一揭开,腊鱼的香味扑鼻而来,挨着腊鱼的米饭又咸又香,开心暖胃。
冬至开始进九,此后九九八十一天而寒尽,其中三九四九最冷,“雨雪连绵四九天”。各地习俗稍略不同,荆楚之地是从冬至次日数起,吴地则从冬至日数起。九九歌也大同小异。最雅不过“九九消寒图”,阴晴雨雪都染作梅花一瓣瓣,梅花在纸上、在院里都一天天不一样,涂涂抹抹中,花开花落,冬尽,春来。
漫长的寒冬深夜,借着火的温度与光亮,一家人围着炭火而坐,闲话家常,灯火可亲。民间很是流传一首打油诗:「深夜一炉火,浑家团栾坐。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小时候常在火炉子上架一个火钳,把糍粑摊在上面烤。坐在一旁,耐心地守着它,就像守着一个白脸庞的胖小子。看着糍粑表面开始焦黄,就要不时翻翻面,才能熟得均匀。不一会儿,糍粑受热膨胀起来,表示它熟了。但不要着急,眼看着它胀得越来越大,直到胀破了肚皮,才欣欣地把白糖搁在糍粑肚子里,管它烫不烫,呼呼吹着气,咬上一口,软绵绵、甜蜜蜜、香死人。吃上一块烤得熟烫的糍粑,这一刻多满足,多安逸,就算给我皇帝来当,我都不换。这是什么都没法比的幸福感,仅仅来自于感到冷了于是生起火,感到饥肠于是烤糍粑来吃,听从了自己身体的发出的信号和声音,便已经是千金不换,天子不如的快乐了。
清晨,大地变得静谧,萧素、孤寂中,又充满了一种闲情。花香里的孤寂,有一种幸福、安详的况味。院中山茶花倒是开了,开得大大几朵,一股「细雨无人我独来”的倔强。屋檐之上,有细细的炊烟冒出来,斜斜地飘着,搞得雨不知所措起来。下雨的冬日简直没有了黄昏,白天过去就是黑夜。冬天是个睡觉的季节,虫呀蛙呀蛇呀都睡了。白天短,是叫人趁了黑也多睡些。昼夜的长短替换与人与生物的习性天然相契,不谋而合。
冬至也是极寒气候之始,自然也得有些防寒预备。早上听来一个土法子,切姜片数枚,煮水,待水沸,姜汁也差不多煎出来了,放一勺盐,盛水泡脚,稍凉即续水,泡至二三十分钟,全身发热,连泡几日,感冒可愈,手脚发凉的人也有福了,可睡一个热乎觉。我试过,确实不虚。外面夜寒逼人,泡完脚上床,被暖身舒,可比拟古人雪夜拥被读禁书。甚至有书无书,都无关紧要,人生能这样,不也可以知足。
南宋末,临济宗松源系第二代高僧无明慧性来到庐山,先后住持归宗寺,开先寺、栖贤寺等三大古丛林。在一个冬日的月圆夜,上堂开法时,他有一段经典语录,让众僧顿悟。「心月孤圆,清光皎洁。吞尽十方空,银碗裹盛雪。本光瑞如此,笔倒灯明佛。( 无明慧性《偈颂一百零一首》其六十三)「银碗盛雪」是禅宗一桩公案。但是,这个偈语如何解释?古来论者甚多,每个人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此众说纷纭,难定一说。有人进一步说着:“银碗盛雪,明月藏鹭。”银白盘装满了皎洁白雪,月光下藏身着白色的鹭鸶。彼此鲜明,两者却又不露痕迹成了一体;彼此相异,又少有分别。
天地有大美,山水即是人,山水即是我。同样山水,在不同诗人画师笔下,就成了不同山水。银碗盛雪,表里澄澈,是真有,还是幻相?明日藏鹭,浑然一体,是表象,还是真无?这是一种不着于相、水月相忘的禅境。
人生是会有逐求许多的。好比更富裕,好比更好看,好比更能干,落到具体的物与事上,便成了无限的愿望清单,并衍化成渴求。这都无可厚非,我们精进深耕,品尝果实,付出一些,便得到一些。但也总有一些时刻,因着简简单单的一点热烫,轻而易举的一点暖,在提醒着我们,“你已然是,幸福的”。冬至已至,请您用任何可以让自己感到暖的事,尽情地款待自己,暖是真实的!
文:醉石
来源:归宗的日子
收藏了,真好看
写的真好,照片也好看!
零九 发表于 2021-12-21 15:04
收藏了,真好看
是的
文采好
很有蕴含呢
收藏下,文字极美
写的不错啊
写的不错啊
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