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千眼桥”重出水面,古代建筑奇迹焕发生机!
连日来,由于鄱阳湖水位下降至枯水位,“千眼桥”再次露出水面,这是该石桥大修后经过水淹首次露出水面。据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勘测,该桥始建于明代崇祯四年,也就是公元1631年,石桥总长2657米,桥身石材全部采用花岗石,桥面宽0.82米,有948个孔,故称“千眼桥”。“千眼桥”是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被称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鄱阳湖是个季节性的湖泊,“洪水一片、枯水一线”。“千眼桥”位于都昌县多宝乡至庐山市的鄱阳湖湖床上。鄱阳湖丰水期“千眼桥”一直沉没在湖底,被鄱阳湖的湖水淹没,相当长一段时期并不为人所知。2014年底鄱阳湖枯水较往年严重,“千眼桥”从此奇迹般的显露真身。
“千眼桥”由长条形的花岗石铺成桥面,松木大桩深深地插入湖泥中支撑桥体。如今,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两岸群众往来早已不再依靠“千眼桥”,其变成枯水期时鄱阳湖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吸引着各方游客前来参观。
由于一年中至少有半年时间浸泡在水里,加上泥沙风浪的冲击,古石桥桥身损坏严重。为此,文物部门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专门拨款90万元对桥墩、桥面进行维修加固,这是这座古桥自建成以来的第一次“大修”。维修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仍然采用花岗岩等材料,展现百年古桥的历史面貌。
▲修复前的“千眼桥”
在古时候,千眼桥是鄱阳湖两岸的必经之路。在桥建成之前,两岸百姓往来,涨水时可以渡船,枯水期时则只能靠淌水踏泥通过,可以说苦不堪言。明代崇祯年间,都昌籍官员钱启忠提出集资修桥,一呼百应,历时五年终于落成,后人又把这座桥称作“钱公桥”。明清时期这座桥是两岸民众便捷来往的交通要道。
▲修复前的“千眼桥”
春夏鄱阳湖涨水,石桥淹于湖底,只有水枯季节才露出真面目,滔滔湖水,几百年的冲刷,使得桥面移位、桥墩坍塌严重,但却移不动深深插入湖底的松木桩,反而让它更坚毅。长达3米的花岗岩条石,沉寂在浩瀚的鄱阳湖底,经过了数百年的水起水落,除了附着着的水中生物外,古人的劳动印记终也是无法抹去。
▲2016年底当地开始修缮“千眼桥”
在古代工程中,从工艺上来看,“千眼桥”可能并不算特别,但它最特别的“公益”性,它在明朝的建造完全是一种民间行为,由都昌的乡绅们筹资,他们慷慨解囊,官捐奉士捐粮,募工、采石、购木,立碑、题记、为后人留下一座立在鄱阳湖底的丰碑。
▲修复后的“千眼桥”
2016年底至2017年初,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桥墩、桥面进行了维修加固,历时两个多月的修缮,古桥重现昔日的尊荣。
▲修复后的“千眼桥”
近日,维修后的“千眼桥”再次“浮出水面”,这座传承了数百年的古桥在波光粼粼的鄱阳湖水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修复后的“千眼桥”
从明代的1631年到现代的2018年,380多年间,鄱阳湖的水位起起落落,岁月的时光沧桑变迁,“千眼桥”也从原来的交通要道,变成现在的观光小桥。
来源:超级建筑
又是一个打卡的地方 有时间的话去走走 有时间去看看 古代的交通要道 有时间去看看 古代的交通要道 有时间去看看 了不起的奇迹 了不起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