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山南五大丛林之秀峰寺
本帖最后由 黄金分割 于 2011-6-6 21:25 编辑刚才在论坛里看见有星友建议将“秀峰景区”改名为“庐山瀑布景区”,我觉得是本末倒置,甚为不妥!于是把电脑里一篇于浩写的介绍秀峰的文字翻了出来,与各位星友共享,也希望各位星友多了解秀峰多宣传秀峰,在看了这篇文字后再游秀峰就更兴趣盎然了。更欢迎各位星友沿着本篇文字的介绍顺序游览秀峰,拍下标志性的美丽PP,充实到本篇文字里。
庐山山南五大丛林之秀峰寺
于 浩
北风留客谁无意,南寺逢僧即未回
——(明)王阳明《游开先寺》
人称“庐山风景在山南,山南风景数秀峰”。现在的人大部分都不知“秀峰寺”而只知“秀峰”了,因为秀峰寺早已废,而原寺后的秀美景色却永存了下来。秀峰并非指一个小山峰,而是“千峰竞秀”的意思。在寺遗址后为鹤鸣峰,西有龟背峰,西南为寨云峰,黄岩石;西北有双剑峰、犀牛峰,双剑峰西南又有香炉峰,姐妹峰,除此之外还有最为险峻的文殊峰。境内景点甚多,且有马尾瀑布及黄岩瀑布。黄岩瀑布又称庐山瀑布或开先瀑布,每当水季之时,瀑布崩泻,山气蒸腾,峰上紫烟缭绕,唐代诗仙李白便是在这里留下了“飞流直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
风景优美,山林幽静,必然会使人流连于此苦读清修。秀峰寺便建于群峰之中的鹤鸣峰下,距星子县城西七公里。寺始建于南唐时期,原名开先寺。南唐中主李璟在尚未登宝座之时曾游此处,慕其山川秀丽,于是“出万金买之”,并筑台读书。所以秀峰现仍有李璟读书台旧址,虽然台今已废,但犹留有紫石雕花石栏,系南唐时建,已有千年历史。台旁原有6丈古松,远望如华盖覆罩于台,1938年被日军砍去。
李璟继位九年后,便下诏在原读书台旧址上建寺,并认为此地是开国的祥兆,便取“开国先兆”之意,将寺的名称定为“开先寺”,请苏州绍宗禅师主持。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赐匾“开先华藏”。开先寺最盛之时当属清康熙年间。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二月,康熙帝南巡到松州时,御书《般若心经》一卷赐开先寺。三月二十六日,又亲自临摹米芾书江淹诗《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由江西巡抚张志栋护送至寺。康熙四十六年春,开先寺住持超渊往淮安迎驾,随至松江。康熙帝因超渊“道统非凡,奏对清朗”,于是手书“秀峰寺”匾额赐寺,开先寺由此更名“秀峰寺”,由江西巡抚朗廷极护送至寺,同时护送至寺的还有《法云波海图》和太子胤礽手书“洒松雪”。超渊,法号心壁,字超渊。在他主持秀峰寺时,曾立《丛林共住规约》十条:一、敦本尚德,二、安贫乐道,三、省缘务本,四、奉公守正,五、柔和忍辱,六、威仪整肃,七、勤修善业,八、直心处众,九、安分小心,十、随顺规志。至此以后,秀峰寺大盛,寺里拥有天王殿,弥勒殿,韦驮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御书楼,宝墨亭,聪明泉,七佛楼,四会亭等,加之寺后幽深秀美的山水风景,使此寺一时成为“灵山宝地”。
然而好景不长,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烧毁寺里诸殿,当时同时被毁的还有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手书赐寺的《般若心经》。
同治、民国年间,寺重修,并重建殿宇和禅房,然盛况已大不如前。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蒋介石与林森来秀峰,捐银币1200元,重建双挂堂。但1938年,野蛮的侵华日军将修复不久的寺庙毁之一炬。建国后寺庙仅残存颓垣,1959年由星子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征用,后完完全全毁于文革。现存御碑亭和双桂堂。双桂堂门前西株桂树已逾九百年,风烟不倒,枝繁叶茂,每逢农历八月,桂子飘香,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两楼植树曾一度在秋季开花三次,沁人心脾。
双桂堂原是寺中的藏经楼,为藏康熙手书《般若心经》而建,原有桂四株,前后各两株,现仅存殿前两株。堂前有石碑院,院中嵌满了当代星子名人如刘希波、胡大鹏、于业礼等人的墨迹。
当年康熙帝手书《般若心经》已毁于火,御赐的临摹米芾书江淹诗也已下落不明。但由于“摹勒上石,建亭覆之”,所以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由千古一帝的康熙,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以及“江郎才尽”的江淹三人跨城历史完成的艺术帧品,如今保存在李璟读书台中。诗为南朝著名诗人江淹写的《从冠平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书法作者为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临摹者是康熙。诗碑为汉白玉石,高1.8米,宽0.2米,清代江西巡抚张志栋立。
沿李璟读书占西侧石阶下,可以见到御碑亭,里面便是当年康熙帝手书“秀峰寺”三大字石碑,碑高2.05米,宽1米。旁边还有皇太子胤礽的“洒松雪”石碑,高1.98米,宽0.9米。 在双桂堂后,还有一口聪明泉。“聪明泉”系黄庭坚在元丰三年(1089年)所题。而且“聪明泉”中的“聪明”二字写得极为独特。黄庭坚故意将“聪”字的右边写成上公下心,意为“公心为聪”;而“明”字原本为“日”字旁,则被改成了“目”字旁,意为“目视为明”。 御碑亭西侧还有一个山石堆砌而成的小山门,门楣上刻有“月印龙潭”四字,两侧分别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字体秀美。过小山门后沿西行,路旁有一墓塔。高约两米,上面青苔隐隐,系用花岗石雕砌而成。据传当年侵华日军烧毁秀峰寺时,寺中僧众心如止水,坐化而去。后人便将他们的尸骨埋葬,并建此墓塔纪念。 墓塔西侧不远处,便是被大文豪苏轼称为庐山“绝胜之一”的漱玉亭。漱玉亭为宋僧若遇所建。吴崧《游记》中说:“下注激石,滢然如玉,漱玉名最称。”亭上倚龙潭,下衔青玉峡,坐在亭中,感受瀑布所带来的水气,如细雨纷纷,清凉无比。亭旁的峭壁上古木葱荣,可望见峰顶中云雾缭绕。龙潭水深不可测,但是清澄碧透,连潭底布满青苔的卵石都历历可见。潭水在岩石间崩溅,如喷雪一般,直泻而下。如此美景,不得不让人流连忘返,许多人在此留下了墨迹。在漱玉亭下的一块石台,以及亭旁的石壁上,到处都是古人留下的石刻,你走在路上,脚上皆为古人的字迹,手扶峭壁时,摩挲的也是古人的字迹。漱玉亭周围并不是十分宽阔,而就是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中,细细数来竟有近百帧石刻,实属罕见。难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此考察时也不由地发出惊叹。有的石刻还刻得非常的深,可以将五指没在其中,这不仅可欣赏名人书法,同时亦可欣赏匠工的技艺。更令人赞叹的是关于漱玉亭题诗的巧合。漱玉亭中四面皆悬有诗,这不算奇,奇的是四首诗的最后一字都是“中”字:朝东的一首是苏轼的《开先漱玉亭》诗,最后两句为“手持玉芙蕖,跳下清冷中”;闵麟嗣的最后三字为“青玉中”、吴崧的为“冰台中”、李滢的为“寒碧中”。1961年,江西省第一任省长邵式平来此完成了第五个中,他在漱玉亭中写下了《星子龙潭》一诗,诗中最后二句为“欲识此间趣,且听楼台中”,这幅字现在仍刻在漱玉亭旁的石崖上。原来的亭已废,现在的亭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重新修建的。 沿亭北的一条山路可崎岖而上欣赏群峰竞秀的美丽风景。此处有山与水的结合,林与石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行走在山间,或陡峭或坎坷,偶有舒缓的小道。山道间隔百米便有茅草搭的简蓬供游人休憩。山中丛峦叠嶂,林壑优美,即可以观云、观山、观瀑布,又可以听风、听泉、听鸟鸣。远远的还可以听到轿夫石工的吆喝声。庐山轿夫及石上的吆喝极有特点和韵味,这也曾直接激发“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灵感写出了《庐山石工歌》一诗。这里所有的景色都不是干竭枯涸的、不是死的,而是灵性的、活的。瀑布在激淌,风松在摇曳,泉在流,云在涌,一切如置身世外,如深入桃源令人心旷神怡,感叹不已。 这里既是观景的去处,又是登山的佳地。从漱玉亭上约三十分钟,可见一瀑布,夹在鹤鸣,龟背两峰之间倾注而出,喷散数百缕,故名马尾瀑布,在岩石中如丝霰一般飘然嵌入游人眼中,瞬息万状。再登约八里,便是从双剑峰与黄岩石上飞泻而下的黄岩瀑布。因之在开先寺旁,又名开先瀑布;又由于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书成于此,所以这条闻名天下的瀑布又称庐山瀑布。瀑布沿一面光滑的石壁一泻到底部的布水潭中,极为壮观,潭旁激起的细雨如丝,清凉彻骨。又有水气缭绕成烟,游人恍若步入仙境。从瀑布旁向东可俯观秀色风景,而星子县城也可以一览无余,鄱阳湖亦苍苍茫茫的映入眼帘。
很多游人在此处流连一番便下山去,孰不知这里却不是“绝顶”。在瀑布对面有一峭壁,峭壁旁是秀峰群峦之中最险的文殊峰,就在峭壁和文殊峰间,树木丛生,杂草弥蔓。拨开草木,可见一小道。这条小道系多年前修砌,所以极为狭窄险峻,从此处可以攀援至瀑布上方。小道较秀峰山道就更崎岖坎坷了,仰望此道,险恶之处几乎与地面呈九十度,足以让人却步。攀登约半个钟头后,便可以发现另一番风景。山上丛林密布,除了常见的松柏以外,还可以见到大片翠绿的竹林,林间烟雾缭绕,蒸气升腾。穿过竹林就可以看到更为奇异的景象——被称为“银河”的瀑布源头。在瀑布源头旁便有文殊塔,黄岩寺。
文殊塔原是一小塔,立于文殊峰顶。1966年“破四旧”时被炸毁。现已重建,但比较粗糙。然而由于文殊峰地势险峻,一峰直穿云宵,在此处观景,下可俯瞰鄱湖,上可仰观烟云,举目之间,秀丽美景兼收眸中。
文殊塔的沿革已经不可考了,惟一知晓它可能是建于北宋之后。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袁宏道曾游此地,写下了著名的《游记》,记中写景抒情及论诗融为一体,现录于下:
“席文殊观瀑。瀑注青壁下,雷奔海立,孤搴万仞。峡风逆之,帘卷而止,忽焉横曳,东披西带。……余曰:“太白得其势,其貌肤;子瞻得其怒,其貌骨。然皆未及其趣也。今与客从开先来,欹削十余里,上铄下蒸,病势已作;一旦见瀑,形开神澈,目增而明,无增而朗。浊虑之纵横,凡吾与子数年淘汰不肯尽者,一旦皆逃匿去,是岂文字所得诠也。”
除此外,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也感叹道:“绝顶为文殊台,孤峰拔起,四望无倚。顶有文殊塔。对岩削立万仞,瀑布轰轰下坠,与台仅隔一涧。自巅到底,一目殆无不尽。不登此台,不悉此瀑布之胜!”
黄岩寺在文殊塔东北处,唐僧智常建。据明桑乔《庐山纪事》载:“智常住归宗,先结庐山于黄石岩。”
由于黄岩寺极为隐蔽,所以很多人并不知瀑布上方有另一番风景。虽然现在此风景点已经开发,但很多游人仍然是至黄岩瀑布而止。余窃以为憾。据《庐山志》记载,黄岩寺虽不如秀峰、万杉等那般辉煌,但论及清修出世,这确是最好的地方。没有喧嚣,没有嘈杂,晴日里阳光透过林木缓缓地照在花岗石铺成的路上,雨天中可以听树叶上的流响淅淅地滴落。鸟鸣山间,烟绕其中,难怪著名的智常禅师先居此处,而再主持归宗了。清光绪已丑年(1889),康有为曾在此处游玩。因深爱此地,后又在民国七年(1918)、民国十五年(1926)两次登临此处,写下了诗篇并题寺额。如今寺前仍有康有为当年按北斗七星方位植下的柳杉七棵,称为“七星宝树”。但其中的一棵文革时被毁。其余六棵现已是亭亭如盖,直穿云霄了。现在的黄岩寺仅存古庙一座,我去游览时僧人亦不知去向,仅留香烛孤点,青烟徐徐。(于浩)
跟帖。发照片!
跟帖跟的很给力
很久没去秀峰了 CYQ 发表于 2011-6-7 11: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久没去秀峰了
为什么不去呢?
又不收你银子
是没人陪么
而你CYQ的fans一大群
你CYQ振臂一呼
你的fans抬都把你给抬上去了 黄金分割 发表于 2011-6-7 19: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不去呢?
又不收你银子
是没人陪么
黄金老师你夸张了啦就是因为不收银子才没的兴趣去啊 哈哈 因为去多了 CYQ 发表于 2011-6-7 19: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黄金老师你夸张了啦就是因为不收银子才没的兴趣去啊 哈哈 因为去多了
{:t:} CYQ 发表于 2011-6-7 19: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黄金老师你夸张了啦就是因为不收银子才没的兴趣去啊 哈哈 因为去多了
岌一双绚丽的帆布鞋踏遍多彩的世界
秀峰已经远在往昔之外 黄金分割 发表于 2011-6-6 2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刚才在论坛里看见有星友建议将“秀峰景区”改名为“庐山瀑布景区”,我觉得是本末倒置,甚为不妥! ...
将“秀峰景区”改名为“庐山瀑布景区”的建议不错. CYQ 发表于 2011-6-7 19: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黄金老师你夸张了啦就是因为不收银子才没的兴趣去啊 哈哈 因为去多了
有银子多,贡献给星友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