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12秀峰新印象
本帖最后由 黄金分割 于 2013-11-6 22:13 编辑前些日子,我偶然把电脑里收藏的于浩写的《庐山山南五大丛林之秀峰寺》翻了出来,仔细阅读,温故而知新。今天下午“偷得浮生半日闲”,又是骤雨初歇,此时秀峰的水可是够大的,应该别有一番景致的。我就想抄袭一下于浩,去探访一下秀峰。正好有两位朋友也想外出走走,一拍即合,带把伞,出发吧。
先声明一下,为了偷懒,主要是本人才疏学浅,以下文字尽量抄袭于浩的《庐山山南五大丛林之秀峰寺》。星友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比对下。
人称“庐山风景在山南,山南风景数秀峰”。现在的人大部分都不知“秀峰寺”而只知“秀峰”了,因为秀峰寺早已废,而原寺后的秀美景色却永存了下来。秀峰并非指一个小山峰,而是“千峰竞秀”的意思。在寺遗址后为鹤鸣峰,西有龟背峰,西南为寨云峰,黄岩石;西北有双剑峰、犀牛峰,双剑峰西南又有香炉峰,姐妹峰,除此之外还有最为险峻的文殊峰。境内景点甚多,且有马尾瀑布及黄岩瀑布。黄岩瀑布又称庐山瀑布或开先瀑布,每当水季之时,瀑布崩泻,山气蒸腾,峰上紫烟缭绕,唐代诗仙李白便是在这里留下了“飞流直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
秀峰的招牌广告词,想当初,李白同志观庐山瀑布有感,遂写下光辉诗篇流传千古;叹而今,秀峰景区想借李白大作再创辉煌!
秀峰涧因为连日大雨,已经真的是涧了,平时都成小溪样。
秀峰景区外的停车场修葺一新,但愿从哪天开始,这里停满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
秀峰景区大门:
上联:山瀑两道泻木叶四时春
下联:日瞑不知去鱼鸟会留人
一进秀峰山门就看见以前是在双桂堂前的“秀峰参天”
还是修葺一新
正宗的“第一山”山门,门额上“第一山”三个大字是米芾同志的手迹。山门为近代重修,位于原秀峰寺大雄宝殿前,坐北朝南、古朴凝重。
新版的“第一山”,还是模仿米芾同志的手迹,不过仔细看,还是有差距的,毕竟,材质不一样嘛。这个山门太新了点,少了古朴,我还是喜欢以前的山门。
“第一山”山门内,延伸出一条探幽的小径,两旁的冬青树枝蔓修长,飘然交合。铁线观音像碑就坐落在这条石径上,有瓦亭覆遮。
重要的省级文物——铁线观音
观音大士石像原在秀峰寺山门前,属省级保护文物,“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80年代初,根据保存的原物拓片重刻,现立于秀峰大门内百米处。1983年,省文化厅拨款建亭保护。
碑像以整块青石刻成,高13尺,宽8尺。观音大士体态丰满,服饰华丽,端坐在莲花座上。画像刻画精细,线条流畅,疏密得体,具有典型的唐代佛像风格,因作者采用中国画传统的铁线描画法,故又称铁线观音,据碑文载,观音像为唐宣宗时,一位高僧所绘,始为半身像,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由画师姜月补为全身像,并勒之于石。碑后刻有星子县文物管理站组织撰写的(重立观音像碑记)。
期待得到星友们的认同!
谢谢! 黄金老师的PP拍的真不错。
我想更黄金老师玩。
下雨之后的秀峰更漂亮 春秋上午去,黄金老师下午去。
一块去多好哦。
偶雅好酒莫切秀峰了,哈次切撒得。
2011.6.12秀峰新印象之二石刻
本帖最后由 黄金分割 于 2011-6-13 00:32 编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伴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风景优美,山林幽静,必然会使人流连于此苦读清修。秀峰寺便建于群峰之中的鹤鸣峰下,距星子县城西七公里。寺始建于南唐时期,原名开先寺。南唐中主李璟在尚未登宝座之时曾游此处,慕其山川秀丽,于是“出万金买之”,并筑台读书。所以秀峰现仍有李璟读书台旧址,虽然台今已废,但犹留有紫石雕花石栏,系南唐时建,已有千年历史。台旁原有6丈古松,远望如华盖覆罩于台,1938年被日军砍去。
李璟继位九年后,便下诏在原读书台旧址上建寺,并认为此地是开国的祥兆,便取“开国先兆”之意,将寺的名称定为“开先寺”,请苏州绍宗禅师主持。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赐匾“开先华藏”。开先寺最盛之时当属清康熙年间。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二月,康熙帝南巡到松州时,御书《般若心经》一卷赐开先寺。三月二十六日,又亲自临摹米芾书江淹诗《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由江西巡抚张志栋护送至寺。康熙四十六年春,开先寺住持超渊往淮安迎驾,随至松江。康熙帝因超渊“道统非凡,奏对清朗”,于是手书“秀峰寺”匾额赐寺,开先寺由此更名“秀峰寺”,由江西巡抚朗廷极护送至寺,同时护送至寺的还有《法云波海图》和太子胤礽手书“洒松雪”。超渊,法号心壁,字超渊。在他主持秀峰寺时,曾立《丛林共住规约》十条:一、敦本尚德,二、安贫乐道,三、省缘务本,四、奉公守正,五、柔和忍辱,六、威仪整肃,七、勤修善业,八、直心处众,九、安分小心,十、随顺规志。至此以后,秀峰寺大盛,寺里拥有天王殿,弥勒殿,韦驮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御书楼,宝墨亭,聪明泉,七佛楼,四会亭等,加之寺后幽深秀美的山水风景,使此寺一时成为“灵山宝地”。
然而好景不长,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烧毁寺里诸殿,当时同时被毁的还有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手书赐寺的《般若心经》。
同治、民国年间,寺重修,并重建殿宇和禅房,然盛况已大不如前。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蒋介石与林森来秀峰,捐银币1200元,重建双挂堂。但1938年,野蛮的侵华日军将修复不久的寺庙毁之一炬。建国后寺庙仅残存颓垣,1959年由星子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征用,后完完全全毁于文革。现存御碑亭和双桂堂。双桂堂门前西株桂树已逾九百年,风烟不倒,枝繁叶茂,每逢农历八月,桂子飘香,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两楼植树曾一度在秋季开花三次,沁人心脾。
双桂堂原是寺中的藏经楼,为藏康熙手书《般若心经》而建,原有桂四株,前后各两株,现仅存殿前两株。堂前有石碑院,院中嵌满了当代星子名人如刘希波、胡大鹏、于业礼等人的墨迹。
通往“心灯佛果”——还处于施工中
探访秀峰著名石刻之路
李璟读书台中,千古一帝的康熙,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以及“江郎才尽”的江淹三人跨越历史完成的艺术帧品
纪功碑:碑文是明朝中叶唯心主义哲学家、军事家王守仁手书。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宁王朱宸濠起兵叛乱,王守仁率兵“复南昌”、“宸濠擒”。作纪功碑刻于秀峰石壁。
康熙临摹的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之《从冠平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
当年康熙帝手书《般若心经》已毁于火,御赐的临摹米芾书江淹诗也已下落不明。但由于“摹勒上石,建亭覆之”,所以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由千古一帝的康熙,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以及“江郎才尽”的江淹三人跨城历史完成的艺术帧品,如今保存在李璟读书台中。诗为南朝著名诗人江淹写的《从冠平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书法作者为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临摹者是康熙。诗碑为汉白玉石,高1.8米,宽0.2米,清代江西巡抚张志栋立。
山道九曲十八弯!
n个月后,松雪楼还在否?
又一新景点,没有了沧桑感,只有速成的感觉!
瞧瞧古书,都在夸秀峰呢:“匡庐奇秀甲天下,秀峰又甲匡庐”
御碑:康熙帝手书“秀峰寺”三大字石碑,碑高2.05米,宽1米
皇太子胤礽的“洒松雪”石碑,高1.98米,宽0.9米
沿李璟读书占西侧石阶下,可以见到御碑亭,里面便是当年康熙帝手书“秀峰寺”三大字石碑,碑高2.05米,宽1米。旁边还有皇太子胤礽的“洒松雪”石碑,高1.98米,宽0.9米。
在双桂堂后,还有一口聪明泉。“聪明泉”系黄庭坚在元丰三年(1089年)所题。而且“聪明泉”中的“聪明”二字写得极为独特。黄庭坚故意将“聪”字的右边写成上公下心,意为“公心为聪”;而“明”字原本为“日”字旁,则被改成了“目”字旁,意为“目视为明”。
蚂蚁 发表于 2011-6-12 2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黄金老师的PP拍的真不错。
我想更黄金老师玩。
我想跟蚂蚁玩 光头老牛 发表于 2011-6-12 2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偶雅好酒莫切秀峰了,哈次切撒得。
嗯能有它,雅北让哦搭顺哼它切洒,哈网是老同学
2011.6.12秀峰新印象之三月印龙潭
御碑亭西侧还有一个山石堆砌而成的小山门,门楣上刻有“月印龙潭”四字,两侧分别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字体秀美。
过小山门后沿西行,路旁有一墓塔。高约两米,上面青苔隐隐,系用花岗石雕砌而成。据传当年侵华日军烧毁秀峰寺时,寺中僧众心如止水,坐化而去。后人便将他们的尸骨埋葬,并建此墓塔纪念。
再往前行,崖壁上的石刻越来越多,峡谷中的激流越来越响,只是仍然看不见瀑布。
回复 黄金分割 的帖子
偶冒冒出切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