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分享日记:庐山市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人才很匮乏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app.shanglushan.com/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499"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499"><!--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 class="">2023年9月1日星期五</p><p class="empty_paragraph"> </p><p> 昨天参加了庐山市政企座谈会,参与的范围有工业类、旅游服务类、农业类等三类企业,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危玉球主持,王斌市长参加并讲话。共有18家企业参加,规模大的企业实在太少,纳税规模和就业人员相较于临县都有较大的差距,和世界知名的庐山品牌产生很大的反差,对于现状,除了区域环境以外,留在家乡的创业者也难逃其咎,因为我们还不够优秀,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难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p><p> </p><p> 我们公司有一个专门帮助企业招人的平台——尚庐山招聘,参加座谈会的多数企业是我们的客户,根据平台多年的数据显示好招的岗位是比如文员、流水工人、货车司机等等基础岗位,但多年来困惑民营企业发展的人才的是技术型和管理行人才,却很难招的到合适的人。优秀的庐山人因为没有更合适的工作机会,很难留在庐山发展。外地人就更难留存下来,目前我接触过的外地人留在庐山市工作的原因有几个,一是体制内,比如公务员、教师等,二是婚姻伴侣是庐山人,而外地媳妇嫁到庐山市的较多;三是短期务工,工程做完了就到下一个地方。即使是体制内的如果配偶不是庐山人,也会要想方设法考到更大的城市去工作。</p><p> </p><p> 人才吸引不来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竞争力还不够,都想往大城市上走,提升城市竞争力也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我希望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能够在人才政策上花真金白银,多措施并举,比如出台一个“双百人才引进计划”,引进100个技术人才、引进100个管理人才,企业出1万元一个月,政府再从专项资金里补2000元一个月,补给企业,再由企业再发给人才。这一项措施一年的专项资金是480万,相比动则几千万、几亿的市政工程就是小儿科。这是软件上的投入,不是表面上的工程。这只是举个例子,其他措施如怎么做足庐山人返乡创业就业的工作,怎么加强与高校、技校等机构合作,还是要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长效机制。 </p><p> </p><p> 一个地方的崛起与兴旺,离不开人才的加盟与支持。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最重要的资源。庐山市的发展潜力巨大,但要释放这种潜力,就必须有人才来引领。希望市委和政府能够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给予更高的关注和支持。同时,我们庐山市的企业也要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人。优秀的团队,创新的思维,都是来源于每一个加入我们的人才。因此,建议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只有人才,才能为庐山市的经济繁荣注入持续的动力,才能“进位赶超”。</p> <!----></div> 吸引人才关键要看就业,靠政策补贴,引进人才事业难以做大做长久。如果相应的产业发展起来了自然不乏优秀人才来投,所以想发展还是得引进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不过我倒是觉得家乡搞搞旅游,搞搞羽绒服等轻工业,保护好生态环境,给父老乡亲留下优美健康的家园也挺好的。 庐山市近几年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问题重重。宁愿花钱做面子工程,也不愿花钱解决实际问题。稳住人才,连专业化人才市场也没有。条件滞后满足不了留住人才的条件。为了留住人才可以效仿九江学院建人才社区,以成本价售给人才长久使用,而不是租凭。 庐山市的发展潜力巨大,但要释放这种潜力,就必须有人才来引领。希望市委和政府能够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给予更高的关注和支持。 说得很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才有希望发展好。 挺好的 首先得有企业可以容纳才行。 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才可以 得有吸引人才的地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