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 发表于 2011-10-8 16:53:07

呈刘老师(折腰体)


寂中屈指物华流,甲子因循春梦收。彭蠡苍茫鸥隐没,汉阳耸峙月高秋。功业岂缘文命负,木奴聊为子孙谋。膝前叔度生飞羽,万化人间总百忧。

人醒我醉 发表于 2011-10-8 18:44:48

说明:格律诗讲究“粘”,即上一联对句的前两字(其实是第二字)与下一联出句的前两字平仄相同。如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折腰体就是不讲究粘,仍用“对”。这种体式首见于绝句。因为绝句只有两联,如果上下两联不粘,如同中腰折断一般,所以称为折腰体。那首有名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阳关三叠”)就是这种形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桃子 发表于 2011-10-8 21:08:01

:victory:

长西岭佬 发表于 2011-10-9 07:12:14

好诗!!!
但我看不懂。呵呵。。。。

蚂蚁 发表于 2011-10-9 08:44:58

人醒我醉 发表于 2011-10-8 18: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明:格律诗讲究“粘”,即上一联对句的前两字(其实是第二字)与下一联出句的前两字平仄相同。如平起平收 ...
需要这么专业的点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呈刘老师(折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