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 发表于 2011-12-10 11:07:58

寻找失落的文明

  一
  很难相信,在巍峨峻峭、钟灵毓秀的庐山山南,竟有这样一块荒芜的土地,而这些杂草丛生中的废墟,竟是失落了一千多年的中华文明。
  公元461年的一天,庐山金鸡峰下,走来一位老者,水袖长袍,峨冠博带,脚踏牛鼻布履,手持马尾拂尘,飘飘然一派仙风道骨。他掸一掸身上的尘土,饮一口山谷幽泉,顿觉神清气爽,一扫全身的疲惫。然后闭目凝神,稽首禅坐,冥游于太极世界。当他神游归来,已是傍晚时分,此时夕阳衔山,金光潋潋,丛林尽染,滴翠的群山顿时披上耀眼的霓裳。但见那幽谷中,白雾出岫,如云如烟,它漫过奇峰,抚摸千峦,穿越沟壑,云蒸霞蔚,挥洒恣肆。而那山峰宛若一只金鸡在烟波里昂首挺立,向天高歌。
  此时天地间没有一点声音,只有光的流溢,云的笼罩。
  这就是苦苦追寻的人间圣境么?道人怔怔地站在那里,蹒跚的脚步没有离开。
  他决定留下来。
  二
  道人名叫陆修静,字元德,浙江吴兴人,追其祖上乃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吴国丞相陆凯。祖上荫佑,幼年时他饱学诸子百家,才气横溢,本可奔个锦绣前程,但却痴迷天文象术之学,鼓捣图符卦卜之器,以至于不顾家人的劝阻,遁入山林潜心修道。时年25岁,他走出多年修炼的茅草屋,背上行囊,告别苦苦哀求的妻子,摸了摸泪眼汪汪的儿子,义无反顾地走出大山。
  也许他不知道,正是由于他坚定地走出的第一步,中国文化思想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
  于是,陆修静开始了云游四方的生涯,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横贯西东。其间,叩访灵山,遍游仙踪,结交佛道高人,搜罗遗失典籍。“如云映松风,丽乎山而映乎水,功成扣玄,感神授灵诀,适得自然,通交于仙真之间矣。”那时的陆修静声名远播,宋文帝刘义隆仰慕其道风,颁旨召他进宫,宣讲道法,受到了皇亲国戚的礼遇。尤其是太后以门徒之礼见之,使陆修静名声鹊起,这是他将道教带入宫廷的开始。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使陆修静警醒,于是以“身患忧(气喘)之疾”向皇上辞行,继续他的云游生活。
  自别妻弃子到云游庐山,浪迹江湖30多年,陆修静不觉已到“知天命”之年。然而,天命是什么,他苦苦地思索,眉宇间增添更多的凝重。眼前庐山的一草一花,一松一竹,一瀑一石,一云一霞使他豁然开朗,心中有了明确的答案,一幅宏伟的蓝图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
  筑庐而居,炼采丹药,研经布道,消息不胫而走,慕道者纷至沓来。于是,陆修静广收门徒,慕聚钱粮,历经数载,一座宏伟的道观拔地而起,屹立在庐山南麓,陆修静手书“太虚观”。道观依山就势,气势巍峨,观前建白云、朝真二馆,清素雅致;观内设祭祀台,肃穆庄严;捣药臼、洗药池排列东西;渡仙桥接马尾瀑布谷底,幽深缥缈。陆观主在观四周遍种苦竹、松柏,使之“积青似素”,“接绿成帷”,隋代陈马枢在《道学传》中记载:“处所幽深,构造壮异,见者肃然兴昆阆之想”。七年中,陆修静致力于道观的拓置和扩建,时门徒达五六百人,观藏宋明帝御赐的道家经书、药方和符图一千二百卷,“龙箧贮之”,是当时最大的道教经库。陆修静在阁中遨游于道家经籍,潜心于道教理论研究获得渊博道学,为日后编辑《道藏》和创立道教仪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难想象,那时的陆修静已是闻名遐迩了。泰始三年(467年),皇帝刘彧一纸召书,再次宣入宫廷,陆修静“大敞法门,深弘典奥”,“朝野注意,道俗归心”。其间广聚道经,整理勘验,创立了大行于世的南天师道,使之成为与寇谦之创立的北天师道相抗衡的道教重要道派,成为中国道教开山大师之一。
  然而,大师终究没有羽化成仙,公元477年,病逝于南京,其遗骨卜葬于观后的布袋崖下。皇帝谥“简寂”先生,从此太虚观更名简寂观。随着南宋金兵南下,简寂观众被洗劫一空,清咸丰年间又遭兵火之灾,当年的雕梁画栋已变成残砖断瓦,湮没在山谷中,任凭风吹雨打,斑驳千年。简寂观真正成为一片废墟。
  三
  中国有太多的废墟,而废墟往往与中国的文化血肉相连。站在废墟上回溯历史,你会发现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出现在眼前,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向你走来,一幕幕历史悲喜剧向你铺展……但是,我想从简寂观的废墟里,感悟这道教文化的千年辉煌,即使这段历史是如何的凄凉。
  拂去千年尘埃,摩挲着被岁月侵蚀的图文,找几块残砖断瓦拼凑简寂观的星星点点的影像。影影绰绰间,陆修静向我走来……应该说,陆修静是一名坚定的道教信仰者和实践者。从早年的抛妻弃子开始,注定他是一个扛起道教大旗的跨时代的人物。
  道教的思想和灵感来源于两千多年前“恍兮忽兮”存在的老子。然而,从战国至东汉,战争杀伐不断,中华民族满目疮痍,积贫积弱,因此无为而治思想倍受冷落,道教文化一直散落民间,道士也只能怡情山水,做些采药炼丹、骧灾祈福之事。历史的车轮进入南北朝时期,战事稍微平息,随着民族大融合,各种文化思想共存糅合,统治阶级觉得利用道家思想治理民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道教发展进入了繁荣时期。
  陆修静可谓生逢其时。然而,睿智的他清楚知道,欲成大事,必励精图治。从早年走出大山到第一次到京都建康卖药,陆修静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云游四方,他不是在怡情山水,而是作深深的反思:为什么道教的发展如此坎坷?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以至派系林立,典籍佚失。中兴道教的主要方略是道教进入皇宫。因此,他遍访名师,收徒布道,尤以黄老之术为切入点,在民间树立自己的威信。我读懂了这一时期的陆修静——待价而沽、厚积薄发。
  机会终于来了。文帝母亲雅信黄老,即召陆修静进宫。陆修静倾其所学,将道学发挥得淋漓尽致,深受皇亲器重。正当逐步走向成功的时候,皇宫发生政变,四处暗藏杀机,计划只好搁浅,陆修静恐殃及其身,不得不称病离宫。此时,陆修静采取的策略是以退为进,伺机而动。
  来到庐山时,心情自然非常凝重。这不仅仅是因为宫廷政变而功亏一篑,更主要的是庐山西麓的东林寺,已占尽好山好水,慧远和尚把儒学融入晦涩难懂的般若波罗蜜多经里,使西方的阿弥陀佛披上了中国的袈裟,同时也被皇帝请入宫廷,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对它顶礼膜拜。陆修静并非凡人,虽年已五旬,却壮心不已,他借文帝恩宠之名,广收门徒,大兴土木,创立五斗米教,完善三洞经藏,奠定了庐山东西佛道对峙又同尊的局面。
  陆修静来庐山的七年里,做的事只有一条:韬光养晦,静待时变。
  等待终于有了转机。泰始三年,皇帝刘彧颁旨召见,他欣然前往,此时的陆修静踌躇满志,誓将道教在宫廷里发扬光大。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刚刚踏上了皇宫的台阶,他看见大殿之上南朝四百八十寺中遴选出来的高僧等在那里。他们正襟危坐,面露讥讽之色,陆修静身未坐稳,他们竞相诘难。毕竟陆修静今非昔比,态度从容,“标理约辞,解纷挫锐”,阐述了般若学与玄学的表里关系,同时证明了释迦牟尼佛乃老子化身,系佛道一致,殊途同归。史书记载:王公嗟叹,遐迩悦服。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南朝佛道争鸣事件,从此,道教进入宫廷,实现了“道魂”与“官魂”的结合。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陆修静只是专注于整理道教的典籍,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一件更有意义的文化创造,就是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现状,整合儒、释、道三者的文化地位。他的目光局限于本教的发展,因此历史对他的记忆也平淡了许多,道教的地位也渐渐淡化,以至于千百年来暮鼓晨钟常响,而玄妙之门未开。
  四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官道结合的简寂观之毁灭,也是历史的必然。
  一段时间,我总是在揣摩“简寂”的含义,“止烦曰简,远嚣曰寂”,似乎暗合着道教里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寂静是一种声音,正如寂寞是一种语言。以至这种声音跨越时空,延续着一千多年,一直引人深思。感受千年寂寥,聆听历史声音。自然,我也加入了凭吊的队伍。
  也许不忍千年的风雨打湿宗师的灵魂,也许是给前来凭吊者以场所。当地百姓在废墟旁边搭建一个房舍,材料是散落在山谷中的断砖残瓦,远远望去,废墟上似乎有一点生机。
  “于今知几载,故宇日荒废。空余蘸坛石,香火难复燃”。我是寻着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诗句来感受简寂观的悲凉。然而,在礼斗石的后方,确实有香烟缭绕,烛火闪烁,走近一看,又令我为之一惊。右侧的泥龛里,供奉的观世音菩萨,高坐莲台,双目微闭,左右二童,各持柳枝与净瓶;左侧泥龛里则供奉一道士,手执狼牙棒,怒目圆睁,左右亦有二护卫,一持长枪,一持利斧。不知名讳,难道是南天师陆修静么?这一佛一道竟供奉在千年道观里,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争辩了一千多年的佛与道,现又再次聚首,是对峙?还是同尊?是人们的刻意为之?还是文化的缺失?这时,我不禁想起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在简寂观里写下的一副对联: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先师

来源:九江新闻网-浔阳晚报



http://www.shanglushan.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蚂蚁的微博

1切是kon9 发表于 2011-12-10 23:11:32

字太小,看的好累

老万 发表于 2011-12-11 13:33:31

好文章,星子是个好地方

长西岭佬 发表于 2011-12-13 21:33:12

我只知道简寂观规划重修已很多年了,但是一直就搁着。
这是为什么呢

少府山人 发表于 2012-4-23 16:35:23

美文一篇。请楼主注明出处,以示尊重。

此地被李步红圈地。此公四处占地,资金链紧,步红温泉,西海亦如是,九龙街步红小区尚可

蚂蚁 发表于 2012-4-23 17:09:49

少府山人 发表于 2012-4-23 16: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美文一篇。请楼主注明出处,以示尊重。

此地被李步红圈地。此公四处占地,资金链紧,步红温泉,西海亦如 ...

谢谢提醒,我在帖子下方写明了 来源:九江新闻网-浔阳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找失落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