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罗汉谁第一——“五大丛林”寻踪之三
丛林,梵名Vindhyavana,僧侣聚集、修道之处,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禅林。栖贤寺最早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初名宝庆寺。唐朝贞元年间(公元785-805),李渤曾与其兄李涉隐居在庐山,曾在白鹿洞和宝庆寺读书。后李渤出山当了江州刺史,对曾经读书的宝庆寺情有独钟,希望有高僧住持。在白居易的介绍下,李渤一同到归宗寺访高僧智常。据《庐山年表》记载:“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李渤筑甘棠堤,扩建白鹿洞,请智常禅师住持栖贤寺”。寺名因智常为纪念李渤而改为栖贤寺。从此智常禅师春夏居栖贤寺,秋冬居归宗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栖贤寺首任住持。寺院由此迎来了第一轮旺盛香火。
(邢潮/文 周晓波/摄) 栖贤寺在星子县城西6公里处,距白鹿洞25公里,地名叫栖贤谷,也叫庐山三峡,三峡处庐山的最高峰汉阳峰和闻名遐迩五老峰之间,寺便在谷中的石人峰下。这里人烟稀少,极为幽静,确为读书清修的好去处。谷中树木大多为古松,苍劲挺拔,谷间溪流湍湍,五老、汉阳、太乙诸峰的泉水,大小支流十有八九都汇于此,四季不竭。栖贤寺的香火,如同许多寺院一样几度兴衰,寺院最繁荣兴旺时期,“僧舍如蜂房”,寺内栋宇栉比,楼阁繁复,僧人多时达五、六百人,有田产五百亩。而与其他寺院的不同的是,当年的八大“镇寺之宝”是何等的震慑人心,如今,不管它珍藏于什么地方,都是中国的、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
“画家罗汉谁第一”?清代诗人商盘在游栖贤寺后发出了这样的诘问,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栖贤寺的五百罗汉图。康熙年间,年轻的金世扬游庐山,临走时许下诺言:他日得志,必修珍品酬答山神。30年后,金世扬由河南观察院升任苏州布政使(主管一省财政),闻浙江画家许从龙善画人物山水,于是以千金重酬,请许从龙画罗汉图。许从龙费时数年,画完罗汉图200幅,图中共有罗汉500。金世扬将这些图精心装裱,分装在八个大箱内,买舟送往庐山,一时成为轰动山内外的盛事。运送罗汉图的船停靠在南康府(星子县城)码头时,观者如潮,南康知府亲临码头迎送。200幅画每幅长7尺,宽4尺,画中罗汉大者3、4尺,小的也有1尺左右,每位罗汉神态各异,毛发纤细。可惜这些名画在清咸丰年间太平军焚毁寺庙时,被烧掉了78幅。1911年前后,有两位洋人借口到寺里游玩,趁好客的湖北籍和尚为他们烧水沏茶时,偷走了2幅。后又被一军阀盗购了1幅。所以至抗战前,这200幅罗汉图只剩下了119幅。日寇侵华时,“五百罗汉图”被住持能印事先抽去画轴藏在神像后,当天夜里在游击队的帮助下,迅速将这些画运走。等到第二天得到密报的日军扑来时,栖贤寺已空无一人。除被汉奸县长罗福初献给日本人的7幅外,罗汉图还剩下112幅。建国初期这批珍贵古画被送至庐山博物馆收藏。
除古画“五百罗汉图”外,“镇寺之宝”还有舍利子、铜塔,白玉佛、玛瑙炉、玉带以及漏沙锅和长明灯。明洪武间,因寺中僧人造伪钞而被废,至万历间兴复。清初著名僧人函罡在此耕田自养。康熙六年(1667),函罡弟子石鉴募化建寺,于石桥之西掘得一琉璃瓶,内有舍利子十三粒,大如豆,小如菽,玉色莹澈,为宋时遗物。1946年舍利子仍在寺中。据史书记载:栖贤寺有白玉佛一尊,高二尺许,来自缅甸。玉佛前置玛瑙香炉一座,是其他寺院难以并论的特有的佛炉合璧,后下落不明。清康熙壬申年(公元1692年),当过江西巡抚后任御史中丞的宋荦游栖贤,留下玉带镇寺,寺前玉渊旁现存“宋大中丞留带处”和“文恪公裔孙宋大令灿补带处”摩崖石刻,此后便有“君子留玉带,永为名山辉”之炫词锦句。日寇侵华,栖贤古寺自然遭到厄运,殿堂僧舍被毁,佛像宝物被劫,米芾诗碑也被打碎……“文革”前,寺内仍保留两件不起眼的宝贝。漏沙锅和长明灯,在“文革”时漏沙锅被“破四旧”砸碎,长明灯被一造反派抢走后下落不明。
1995年,星子县人民政府第33次县长办公会议研究,批准修复栖贤寺规划,现栖贤寺已建起大雄宝殿和附属设施,有僧侣10余人。
信息来源:九江新闻网
http://www.shanglushan.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蚂蚁的微博 星子的文明遍地都是
要好好开发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 啥时间去看看··· 出家当和尚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