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志逸四海
——陶渊明辞官篇邢潮/文王新东/摄 从星子县城出发,西行2.5公里,即到了玉京山。“山不在高,有仙则灵”,1600多年前,这里走出来一个人,当了几年小官,然后又归隐回家,一边写诗,一边嗜酒,就在那醉意悠然间揿开了田园诗派的先河,从此人们再也不敢小窥这个地方了,就连李白也在《庐山谣》中写下了“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的千古名句,指的就是玉京山。“玉京”又称“上京”,朱熹知南康军时曾说:“庐山有渊明古迹曰上原,《渊明集》作京。”这里的“京”指的就是“上京”。从玉京
山走出来的这个人是谁?中国人都知道: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后改为潜,因家中长有五棵柳树,被人称为“五柳先生”,死后朋友又私下里给他起了个“靖节”先生的谥号,陶渊明出生于破落仕宦家庭。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古人云“家兴不过三代”,就在陶渊明年幼时,家境衰微了,他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虽有“猛志逸四海”的大志,但一直到孝武帝太元十八年28岁时,才当了个江州祭酒的小官。因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辞职回家后,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发出了深长的叹息:“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丧母后决然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皇帝的位置,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等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抗争的意愿。刘裕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他曾祖父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翦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陶渊明再度回到了玉京山。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大约是为了生计他赴任了,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从此结束了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猛志逸四海”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来源:九江日报
http://www.shanglushan.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蚂蚁的微博 这是上星期要玉京山的照片临时拍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