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石鱼
本帖最后由 白鹿商人 于 2012-3-30 14:26 编辑石鱼,又名绣花针。为庐山著名特产"三石"之一。因为它生长在石涧和因瀑布造成的涧穴中,利用它特有的功能----吸盘,栖附在水中的岩石上,或涧崖的石缝间,故名"石鱼"。又因体形小如针,故又名"绣花针"。
据<<庐山志>>记载:"砂鲤大者寸许,小者三,四分,群游涧水中。"是一种小型鱼类栉虾虎的幼鱼,头部扁平,体细长,前部浑圆而后侧扁,有两个背鳍,成鱼体长只有50-60毫米,所捕到的幼鱼多在10-30毫米左右,如同绣花针大小差不多。据科技工作者对石鱼的长期考察,认为石鱼就是长上七,八年,长短也不超过寸许。
"石鱼",喜欢在涧潭石缝中巢栖,或在清凉处以砂石覆盖的小水涧栖息生活,所以古人叫它为"砂鲤"。
石鱼,当每年的四月下旬至五月产卵于涧溪中,幼鱼只一年就可长成成鱼。在每年端午节前后,即为榴月仲夏之际,当水温升到22-26度时,暴雨后放晴,首次"鱼讯"就来临了,石鱼随着山涧洪水,浮游而下,聚集在深潭中,整个涧穴中,石鱼戏水,密麻闪跃,不计其数,此时是捕石鱼的最好时机,每次讯期,约3-4天,直至仲秋,也还会出现讯期。若论其品质,尤以头,二,三期鱼讯的石鱼为佳品。这时捕获的石鱼,体质纤嫩,体个均匀,加工后的鱼干呈奶油黄色,并富光泽鲜明。
<<庐山志>>上还载述着关于石鱼体态的有趣描绘:"头长为体长的四分之一,吻长为头长之四分之一,眼间距为头长之四分之一,头阔为头长之三分之一,眼为头之五分之一。"石鱼体色淡呈透明状,无鳞,体侧有8-14条直立黑纹,尾呈义状,可见石鱼体态,堪称奇美。
庐山多峰谷深壑,溪涧河流数不胜数,为石鱼的生长繁衍创造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其中尤以庐山石门涧,是庐山西部流域最长的溪涧,流经杨家山,赛阳,石门,直至九江县沙河,此条水系甚产石鱼,最负盛名。
庐山石鱼,作为珍品食用,据<<庐山志>>记载始于清代,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石鱼肉质鲜嫩香醇,且营养丰富,已是宴席上难得的山珍佳肴。以石鱼烹调出来的庐山地方风味的菜肴有:如兰花石鱼,石鱼烙里脊,锅贴石鱼,油焖石鱼,石鱼炒鸡蛋等。凡来山旅游的佳宾贵客,均觅机品尝石鱼佳肴,以饱口福,不亦乐乎。亦有宾客们购买一些石鱼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物以稀为贵。现在更少了。 我上次在星子超市买了一包鄱阳湖针宫鱼,拆开来一股浓浓的怪味,只好扔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