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山人 发表于 2012-5-2 15:33:49

渔民古县何处寻

“血洗夫子殿,
火烧斜林街,
沉下渔民县,
浮起吴城来。”
——这是星子县故老相传的一首民谣。讲述的是该县历史上几次大的变革。
传说星子县南部有一个大集镇,名龙溪镇。镇上有一夫子殿,被血洗而废。县西南有一地,名斜林街,又名泽泉街。街道绵亘十余里,街上有“历代世系纪年图碑”,被一把大火烧尽。血洗、火烧的原因已不得而知,具体废弃时间也不可考,一说当在元明之际。夫子殿故址在今蛟塘镇龙溪村刘姓村庄南端,该地处伸入鄱阳湖中的龙溪嘴,山嘴下是鄱阳湖中杨柳津河与博阳河的交汇处,古代为交通要津。旧县志载:“中有二井深不可测,瓦石犹存。今废”。1995年该地农民曾挖出铜镜、宝剑等文物。斜林街大约在今泽泉乡斜林李村一带,此地1982年曾经出土一陶罐,内有金银玩器36件。当地历史承载之厚可见一斑。
吴城镇处赣江、修河交汇处,为伸入鄱阳湖心的一方高地,上控豫章、下扼浔阳,乃水上交通要冲,今属永修县。晚清建昌县吴城镇与清江县樟树镇、铅山县河口镇、浮梁县景德镇并称“江西四大名镇”。一句“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写尽了昔日的繁华。
那么,何处是渔民县呢?
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传说现在星子县南部一个叫套口的鄱阳湖洲上,在很久很久以前曾座落着一座古城,叫渔民县。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了不知多少年。有一年这里将要发大地震、大洪水。但先民们毫无所觉。天上的一位神仙动了恻隐之心,但天机又不可泄。他便下凡变成一个游方货郎,挑着货担来到渔民县中卖盘子,喊着:“边盘啰!快(来买)盘哦!”(星子当地“盘”与“搬”同音)。人们不知是神仙的点化,并不理会。“货郎”急了,抱起街上几个孩子、放入货筐就往东南方向跑。众人大怒,都跟在后面追。就在这时,地震发生了。突然间,乌云斗暗、飞沙走石、大地颤动。人们回头一看,身后的渔民县城慢慢下陷、沉入地底。洪水从北掩来,瞬间便成一片汪洋。与此同时,在东南方慢慢隆起一块陆地,便是今日之吴城。
套口即潮州套,为蚌湖中一4平方公里的湖州沼泽。蚌湖即鄱阳湖在吴城以西的部分,面积29平方公里,因形似蚌壳得名。查同治《星子县志》载:“旧渔门县基,在郡西50里,走马湖中,今石街尚存,西南路通建昌,西通德安。”渔门县亦即渔民县,走马湖即今蚌湖一带。
但遍查典籍,历史上并无渔民(门)县的名称、地方。然传说言之凿凿,必有所据。至今在鄱阳湖冬涸季节,湖区农民到套口里捕捞鱼虾时,有时仍能在地势偏高处发现麻石板铺成的路,形如街道,一直伸入2、3深的淤泥下面。不容置疑,这沼泽地下确实沉睡着一座“不知名”的古城。
考江西历史,江西境内自秦朝始有番(音bo,今鄱阳县一带)、艾(今修水、铜鼓一带)二县。西汉设豫章郡,领县18,北部有彭泽、柴桑、历陵、海昏、鄡阳等县。经过考古发掘,现已探明古彭泽县城址在今都昌县与湖口县交界处的春桥乡凤山村,古柴桑县城址在今九江县与星子县交界处的马回岭镇荆林街,古鄡阳县城址在今都昌县周溪镇南鄱阳湖中的泗山岛,古历陵县城址分析当在今德安县聂桥镇敷阳山一带。(敷阳山按字面推解为敷浅原南边的山,古敷浅原即今庐山)。
古海昏县城址又座落何处呢?
朋友,当你游览柘林水库时,不知留心过没有?其中有一岛署“海昏秀域”的匾额,意思即为海昏县最美的地方。
古海昏县辖境相当于今永修、武宁、安义、奉新、靖安一带。晋代雷次宗在《豫章记》中写道:“(汉)昌邑王(刘)贺,既废之后,宣帝封为海昏侯,东就国,筑城于此。”清初郑元庆《石柱记笺释》中有:“(刘)繇亡于豫章,士众未有所附,(孙)策命(太史)慈往抚安焉。还为建昌都尉,治海昏卒。”从中可以看出,海昏得名于海昏侯刘贺。(汉武帝之孙,公元前74年继帝位,27日废)。西汉初年就置县,三国东吴大将太史慈曾任海昏县令,卒葬于此。(南宋洪迈《容斋随笔》:“慈葬于新吴,今洪府奉新县也。(奉新南乡,地名惑古)”)。查唐杜佑《通典》有如下记载:“唐洪州建昌县,汉曰海昏,昌邑王废后迁此,故城见在。有杨柳津,止上辽津,后汉艾县。”(上辽津即今上潦河)。可以得知,从海昏县城沿杨柳津上溯,可达古艾县。古海昏县城当在杨柳津河边。(这与古人傍水而居、依水筑城相符。)
鄱阳湖的名称、位置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远古的湖盆在赣江古道与扬子江交汇处,称彭蠡泽。伴随着地壳运动,湖盆逐渐向南推移,到了隋代才慢慢弥漫到鄱阳县附近,隋炀帝遂改其名曰鄱阳湖。今天的蚌湖等地,在晋隋以前,应该还是较高的陆地。
史书记载:东晋(公元327年)豫章郡发生地震,彭蠡湖水南侵变成今日之鄱阳湖,海昏、鄡阳先后沉下湖底。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废鄡阳县,元嘉二年(425)废海昏县。由此不难得出,杨柳津河岸边,现沦陷为鄱阳湖区的地方,就是古海昏县城。
———这不正是今天的蚌湖湖区一带吗!其实以一种上溯推原的眼光审视这片土地:沿博阳河西去,可达历陵、柴桑;沿杨柳津、修河西南行,可达艾县;沿赣江上可达豫章、下可达彭泽;沿饶河东去可达鄡阳、番县。物产丰庶、交通发达,实在是一个聚集而居的好地方。
海昏古县处杨柳津河岸,因地震、彭蠡湖水南浸而废。这与传说中的渔民县在套口内,因地震、洪水而沉入湖底,是多么的吻合。套口里至今仍可发现的麻石路,极力印证了古城曾经的存在。
那么“渔民县”呢?无意中我发现:“渔民”与“海昏”二字在字形上是那么惊人的相似。(“昏”的繁体字为“上民下日”,古人书写竖排。)
古人有“鱼鲁亥豖”之说。“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抱朴子.遐览》)”。“晋师三豖涉河,实己亥涉河。(《吕氏春秋.察传》)”。由于字形相近,传写谬误,以致以讹传讹的事例,在古书中常常遇到,却给后人留下难解之谜。
如陶渊明故里“栗里”。陶渊明在他的诗中提到众多家乡的地名,如上京、斜川、东皋、西畴等等,却独不见“栗里”二字。“栗里”最早的出处在陶公身后一百多年的萧统的《陶渊明传》里:“渊明尝往庐山,宏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赉酒具于半途栗里之间邀之。”本地陶研学者经考证,分析古人著述严谨,不轻废笔墨。昭明太子不可能在确定的地名“栗里”前加一约数“半途”。认为“栗里”当是“某里”传写之误。与陶渊明同时的颜延之在《靖节征士诔》中就曾写道:“(渊明)春秋六十有三,元嘉四年月 日,卒于浔阳县之某里。”一字之误,徒添后人多少烦恼,耗白多少青丝。
恍然间,我省悟:其实本无渔民县,“渔民”者,“海昏”之误也!故城址就在今蚌湖潮州套里。据我分析,传说中的地震有可能并非一夜之间的剧变,而是地壳慢慢运动、下陷。伴随着彭蠡湖水慢慢南浸,由于生存条件的改变,海昏古城存世五个多世纪后,先民们迁徙到东南方地势更高、交通更方便的吴城上来。这也从海昏、鄡阳二县相隔4年才先后废弃可以得知,二城并非一夜消失的。
“沉鄡阳,起都昌。沉海昏,起吴城。”两座古城消失在鄱阳湖洲上,在她的旁边崛起了两座新城。又一首民谣向我们讲述着这个古老的故事。
沧海桑田。沉睡了1580余年的海昏古城,不知何时能重现天日。
她等待着……   

蚂蚁 发表于 2012-5-2 16:43:35

楼主为我们扫盲真好。

CSQ 发表于 2012-5-3 05:57:14

这方面的传说听过,但从来没有考证过

人醒我醉 发表于 2012-5-3 13:15:17

楼主实乃考古专家,立论有理有据。学习了!

OYB 发表于 2012-5-4 10:40:27

但是细细的看一下,我旧的还是不错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渔民古县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