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 发表于 2007-9-15 00:36:25

堤上行兼呈高君

三月已无桃,四月更无酒。劳君来相问,欣欣搔白首。携君出南门,昏灯黄若锈。诸天倶尘蒙,楼阁呈灰垢。笑语风中飘,谁于堤上走。男女皆两两,或抱或牵手。我来听潮声,更作瞽目叟。远山静如寐,微光两三豆。问君循所指,斯人此中守。君笑君不答,谓心即宇宙。转向城中看,乐乐何须授。大道袭自然,任风鼓衣袖。

静一 发表于 2007-9-15 10:43:56

红尘往事渐去了,陌情行在晚风间,行人来往偶佳人,相盼不得顾,只存心中一涟漪,行至鄱提心更伤,只知船灯映水中,偶有船只汽笛鸣,星空不见,只问湖边来风,晚风徐徐,堤上护堤一卧,淡笑风生,人生境遇,得饮浊酒,添得香肠,放浪形骸,寻芳迹,至爱莲,幽静之地,以寄思古之幽情.吾何以叹,生则以生,休则以故.世态纷争,于我何干?

星星 发表于 2007-9-15 11:56:58

靠,楼上的,你小子手机还没修好???

星子一中 发表于 2007-9-15 20:01:18

呵呵,我也打了几次,停机,
诗人都用坏手机?

星星 发表于 2007-9-18 13:29:40

紫光


2007-09-15 12:41:21 引用 发送消息 第2楼

语言能平易不俚。
与江麟、异人仿佛。好看。



大儒荀卿曰:“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
---------------------------



淡月归来

博客

2007-09-17 20:56:33 引用 发送消息 第3楼

谢过师叔



         


紫光


2007-09-17 21:32:14 引用 发送消息 第4楼

携君出南门,[携]字或可弱化一下。在[携]与[随]之间,[与]的融洽度可能更明显些。
豆、乐、鼓,这样的词汇,文言感很强的,此中使用的都很流转。
在这一段义理的路上,走的颇为顺畅。

义理可以这样理解:[谦让]是理,[当仁不让]是对原有的这个理的[破坏],我们知道这是符合了更高的理,这是明白理的根源,之后的灵活与潇洒。

诗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哲理支撑,是不可以的。在这个前提下再说,如果蜷伏在理的影子里,不敢出入,也是不可以的。
太阳是红色的,这是理。说太阳是黑色的,这不是在说太阳,这里面有另外的理。贸然说太阳是蓝色的,心里没有什么主意的情况下,就不合理。
动用文字表达意想,这里面就有对自己的诚与不诚。这个诚,与[贵我]成正比。



[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光在2007-9-17 21:33:41编辑过 ]   


大儒荀卿曰:“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
---------------------------



嘘堂

博客

2007-09-18 12:25:58 引用 发送消息 主页 第5楼

话太多了些,裁为八句足矣。



我不过是一个人:我需要看得见的符号。
http://blog.daqi.com/duanxiaoso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堤上行兼呈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