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03年环境状况公报
综述2003年,江西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和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得到强化,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喜人,环境立法和执法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省八条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5.2%,全省十一个设区城市中有八个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全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水环境
赣江共设39个省控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69.3%,与上年相比,水质明显改善。上游赣州江段和下游南昌江段水质较差,分别有1个和6个劣Ⅴ类水质断面,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石油类、镉、挥发酚;中游吉安江段和宜春江段水质良好,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
抚河共设13个省控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61.5%,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与上年相比,水质基本持平。抚州江段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63.6%;南昌江段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50%。
饶河共设12个省控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3.3%,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好转。支流昌江水质较差,有两个断面为Ⅳ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石油类。
袁河共设13个省控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61.5%,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氨氮、挥发酚,与上年相比,水体污染减轻。萍乡江段和宜春江段水质优良,所有断面达到或优于国家Ⅲ类水质标准;新余江段污染较重,所有断面均为Ⅳ类或劣Ⅴ类水质。
萍水共设6个省控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50%,主要污染物是溶解氧、氨氮、石油类,与上年相比,水体污染加重。
长江九江段、信江、修水三条河流分别设有省控监测断面5个、13个和8个,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与上年相比,水质维持良好稳定状态。
鄱阳湖共设4个省控监测断面,均未达到功能区要求,营养化程度为中营养。康山和都昌断面为Ⅳ类水质,主要污染物是总磷,莲湖和蛤蟆石断面为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是总磷和总氮。
■污染物排放
2003年全省废水排放量为11.2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01亿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3.06%;生活废水排放量为6.19亿吨,生活废水处理率为3.75%。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86621.06吨,氨氮排放量为4587.46吨,石油类排放量为620.12吨,挥发酚排放量为34.78吨,氰化物排放量为41.99吨;生活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35466.6吨,氨氮排放量为26183.3吨。
■措施与行动
省环保局组织开展了全省水环境容量测算和总量分配工作,以达到科学、准确地掌握区域、流域的环境容量,确立从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到流域水质,从各水环境功能区到各污染源的输入响应关系,建立动态的数字化水环境管理系统。
为进一步深化乐安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省环保局组织开展了乐安河水环境生态综合整治方案可行性研究,通过招标,决定由南昌大学承担此项研究工作。
省环保局组织开展了全省啤酒行业环境污染集中整治活动,对没有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报请政府实行限期治理;对没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或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企业,依法进行了严肃处理。
大气环境
2003年,南昌市、景德镇市、九江市、赣州市、宜春市、上饶市、吉安市和抚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鹰潭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萍乡市和新余市环境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
二氧化硫全省十一个设区城市年均值均达到二级标准,其中萍乡、新余和景德镇三城市达到一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值在0.009~0.051毫克/立方米之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28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下降0.001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全省十一个设区城市除上饶市略超一级标准,其余十城市都达到一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均值在0.020~0.048毫克/立方米之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29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下降了0.005毫克/立方米。
颗粒物南昌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为0.100毫克/立方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萍乡市、新余市总悬浮颗粒物超三级标准,鹰潭市超二级标准,其余七个城市达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在0.106~0.361毫克/立方米之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为0.198毫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
降尘南昌、抚州、新余和萍乡四城市降尘年均值超标,其余七城市未超标。各城市降尘年均值在1.73~12.04吨/平方公里?月之间,全省降尘年均值为7.13吨/平方公里?月,与上年相比上升了0.82吨/平方公里?月。
与上年相比,新余、萍乡、抚州和景德镇四城市的环境空气污染加重,其中新余市的空气质量明显变差,宜春、吉安和赣州三市变化不大,其余四个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有不同程度减轻,上饶市空气质量好转较明显。
城市降水2003年,全省城市降水pH年均值在3.67~5.80之间,除新余市外全省其它十个城市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酸雨污染仍较严重;酸雨频率范围在12.8~100%之间,酸雨频率大于80%的城市为抚州市、宜春市、吉安市,其中抚州市的酸雨频率达到了100%,酸雨频率在60%~80%之间的城市为景德镇、鹰潭,新余市酸雨频率最小为12.8%。与上年相比,全省降水酸性程度增强,酸雨频率上升。
■污染物排放
2003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为3201.87亿标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中废气排放量为1811.98亿标立方米,生产工艺中废气排放量为1389.89亿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3.72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9.17万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55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9.65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为18.87万吨,生活烟尘排放量为0.78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30.73万吨。
■措施与行动
全省各城市大力提倡饮食服务行业使用天然气、低硫燃料油、电等清洁能源,通过改变城市民用能源结构,有效控制了城市燃煤二氧化硫的排放。南昌市、赣州市章贡区、萍乡市、吉安市中心城区、抚州市、鹰潭市、贵溪市等城市开始实施清洁能源项目,以改变城市煤炭为主的燃料结构。
各设区市继续开展餐饮业油烟整治工作,同时在建成区范围内开展了洗浴锅炉专项整治工作,停止使用1吨以下的手烧燃煤锅炉。
为确保到2005年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南昌市和九江市已按要求进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划分工作。目前南昌市已初步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划分工作,并草拟完成了《南昌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办法》,现已报市政府待批。
声环境
2003年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分布范围在50.5~61.0分贝之间,其中仅新余市超过2类区标准(60分贝),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5.0分贝,与上年相比略有下降。全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分布范围在67.2~73.8分贝之间,其中抚州、赣州、上饶、新余、萍乡和九江市超过评价标准(70分贝),南昌市和吉安市接近评价标准。与上年相比,全省道路交通噪声中赣州市污染明显加重,抚州市明显减轻。
■措施与行动
全省大部分城市重点加强了人口集中地电焊、金属切割、建筑施工等各类噪声污染行业的监管力度,在重点时段(如中、高考期间)开展了24小时的噪声监管。
固体废物
2003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181.82万吨,综合利用量为1368.00万吨,处置量为590.10万吨,排放量为9.55万吨,贮存量为4534.00万吨,固体废物历年累积贮存量为6.68亿吨。与上年相比,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综合利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矿山尾矿和粉煤灰产生量增加明显。
■措施与行动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布置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省环保局及时认定了我省毒鼠强处理处置单位,对全省收缴的1875.58公斤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进行了集中销毁,整个销毁工作做到了安全顺利、无二次污染。
全省各级环保部门按照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管理原则,要求企业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资源,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量,鼓励企业对固体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变废为宝,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辐射环境
2003年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分布在全省十一个设区市的江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和联通江西省公司的42个数字移动基站站址及周围500米区域内电磁辐射水平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基站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所(机房)电场强度为0.14-10.34V/m,基站附近的地面及敏感点电场强度为0.10-6.86V/m,均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要求。
■措施与行动
省环保局加大了辐射项目环境管理力度,督促中国移动江西公司、江西联通公司开展新建基站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省环保局加强了对放射性废源的管理,完成900多克镭粉、20公斤放射性废物的集中收贮,并配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对我省核工业系统废源进行了统一收贮。省环保局开展了核辐射应急响应工作,协助公安、卫生部门和崇仁县委、县政府对抚州市崇仁县水泥厂锁风料位控制器(含γ放射源)被盗事件进行了调查,并对该事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区域进行了监测。
生态环境
一、自然保护区
全省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137处,保护面积773000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63%;建成自然保护小区5000余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鄱阳湖、井冈山、桃红岭梅花鹿、武夷山、九连山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官山自然保护区等17个。
二、种质资源库
江西省环保局九江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建有木兰园、樟楠园、松柏园、山茶园、竹园、藤本园、收集园七个类型,共迁地保存珍稀濒危植物11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5种,在全国植物物种保护中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三、生态功能保护区
1、江西鄱阳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季节性差异很大,湖区最大丰水期面积5100平方公里。流域控制面积达162225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4.2%。鄱阳湖生态功能保护区以调蓄滞洪为主导功能,兼顾重要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重要渔业产区功能。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天然洪水调蓄区,洪水期湖区水位每提高1米,可容纳长江倒灌洪水40亿立方米以上;鄱阳湖多年平均汇入长江水量占长江干流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5.6%,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水源地,同时是国际重要湿地和世界著名的候鸟越冬场所,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渔产区和鱼类种质资源库。
2、江西东江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东江源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重要的饮水水源地。发源地涵盖寻乌、安远和定南三县,境内流域面积3502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44亿立方米,输入珠江三角洲资源量29.21亿立方米,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重要水源,是具有保护水源涵养功能的生态功能保护区。
东江源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650mm,光、热、水汽充沛,山地面积占东江源国土面积的90%,平均森林覆盖率达78.23%,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三百山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多处,木本植物661种,野生动物400余种。大多数河流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使得进入广东河源市新丰江、枫树坝水库及东江河源段的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确保东江源区河流的水资源量和水质质量,对香港的稳定、繁荣和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
已开展赣江章江源、贡江源和新余仙女湖3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赣江章江源生态功能保护区待省政府审批,赣江贡江源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正在编制,仙女湖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待论证。
四、生态示范区建设
国家环保总局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以来,我省先后有武宁县、星子县、靖安县、信丰县、宁都县、崇义县、东乡县、南城县、南丰县、黎川县、金溪县、资溪县、安义县、南昌县、新建县、吉安县、永丰县、新干县、安福县、婺源县、彭泽县、分宜县、上犹县、兴国县、石城县共25个县和南昌市、共青城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地区,其中共青城、东乡县、信丰县、宁都县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
■措施与行动
为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省环保局制定了《江西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并经省政府同意,向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发出《关于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关问题的通知》。组织召开了2003年度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对12个申报单位进行了评审,对通过评审的7个自然保护区报省政府待审批。组织启动了全省生态功能区划工作。
鄱阳湖、东江源两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规划已通过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专家审查委员会评审。
来源:江西省环境保护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