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尚庐山(原星子网)

查看: 2740|回复: 0
收起左侧

[落星文学会] 【名家讲坛】南康古镇旅游文化讲坛第二课——《庐山的匡氏家族》

[复制链接]

86

主题

1021

帖子

3143

星币

硕士研究生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507
QQ
发表于 2016-10-31 09: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大废柴 于 2016-10-31 10:12 编辑

437179061@chatroom_1477879673851_85.png
【名家讲坛】南康古镇旅游文化讲坛第二课——《庐山的匡氏家族》
主讲人:吴国富


    夏商周时期,庐山南、彭蠡、鄡阳平原,是赣北人类活动中心……
924413744@chatroom_1477874571066_89.png 437179061@chatroom_1477875378207_60.png
一、匡氏家族起源于夏商时期(约前2100——1057年)
1.大禹讨伐三苗及大禹治水
1)大禹讨伐三苗:《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唐朝张守节《史记正义》:“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
2)根据《尚书·禹贡》的描述,大禹治水也包括对“九江”一带长江的治理:“九江”、“彭蠡”、“敷浅原”。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东,汇泽为彭蠡。
   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彭蠡既猪,阳鸟攸居。
   九江纳锡大龟。
   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2.大禹登临庐山
   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水经注》卷三十九:“上霄之南,大禹刻石志其丈尺里数,今犹得刻石之号焉。……耆旧云:昔禹治洪水至此,刻石纪功。”
   明桑乔《庐山纪事》
   引《图经》:“紫霄峰有石室,昔大禹治水时,尝登紫霄以眺六合,望水湍,因刻石于石室中。”
   引《寻阳记》:“紫霄禹刻,字大如掌,隆然隐起。”
   引《一统志》:“紫霄峰石室极深险,人不可至。有好事者缒而下,摹得百余字,字奇古不可辨,惟‘洪荒漾,予乃【木辇】’  
  六字可识。”
3.庐山得名:从三天子都到庐山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九引《山海经·海内东经》:
    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鄣。
    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认为这是庐山得名之来历。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庐山最初应当叫“三天子之都”,又称“天子障”。
    “都”是都城,“鄣”是交通线上的要塞性城堡,“天子都”或“天子障”都表示天子曾经在这里驻扎,类似于后来的行宫所在地。
   东晋张僧鉴《寻阳记》:
   庐山东南有三宫,所谓三天子都也,庐宫溪水出焉。
   上宫人所不至,其下有三石梁,长十余丈,阔才盈尺,其下无底。
   中宫在别岩,悉是文石,两旁有小圆峰,号为古鄣,形若军马夹道。
   下宫,宫亭庙旧所也。
    根据这一传说,庐山上的“三宫”,也跟“天子都”、“天子障”所指的“天子”有关。综合起来,“三天子都”当指庐山有三处“天子都”。
    所谓的“中宫”可能在庐山的栖贤谷内,所谓的“上宫”,就在紫霄峰顶。栖贤谷内的流水,就叫做“庐宫溪水”。唐朝朱遵度《栖贤寺碑》:“洎唐宝历初,给事中李渤以庐宫是栖隐之所,遂舍旧宅,以建精蓝。”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由是郡南楼山、北楼水、湓亭、百花亭、风篁、石岩、瀑布、庐宫、源潭洞、东西二林寺、泉石松雪,司马尽有之矣。”也记载了“庐宫”之名。“潭上有白石如羊,横亘中流,故名玉渊。“两旁有小圆峰,号为古鄣”,可能就是架设观音桥的两边山崖,形成门阙之状。
    如果上述推测成立,可以认为“三天子都”、“天子障”这一名称反映了大禹驻扎庐山、征服三苗的历史。大禹治水时,驻扎在庐山,在紫霄峰上设立瞭望台,控制制高点,在鄱阳湖边驻扎军队,自己则住在幽深的栖贤大峡谷内。为此既方便下到鄱阳湖边,也有时间登临紫霄峰,给庐山留下了“三宫”的传说。
4.匡氏家族的来源
   (1)三国吴徐整《豫章旧志》曰:“匡俗字君孝,夏禹后裔。”指出匡俗原为大禹的后裔。……大禹在庐山留下的后代?
    (2)东晋张僧鉴《寻阳记》云:“匡俗,周武王时人,屡逃征聘,结庐此山。”……商朝灭亡之后逃亡庐山?
    (3)东晋周景式《庐山记》曰:“庐山匡俗,字子孝,本东里子,出周武王时。”
    明朝廖用贤《尚友录》卷十一:“匡,晋阳,商匡句须之后,为鲁匡邑宰,因氏。匡裕,周,字子孝,鲁匡邑宰句须之后,春秋时师柱下老聃。”《千家姓》:“晋阳族。古有匡国。周武王时,有匡裕(俗)兄弟七人,俱有道术。盖古匡侯之后。”
匡句须生活在春秋时期,远比周武王要晚。只能是分支,不是庐山匡氏的先祖。

综合分析:
Ø  匡氏家族原本是大禹留在庐山的后裔,大约在夏商之时被封为匡侯,回到中原,封地在晋阳,因此属于晋阳族。
Ø  在晋阳的传人,到春秋时期有匡邑宰匡句须,见《左传·成公十七年》:“施氏卜宰,匡句须吉。”匡句须曾为鲁国施孝叔的家宰,后成为匡邑宰。  鲁成公十七年为公元前607年,距离西周开国约400年,此时匡句须只是一个小臣,可见匡氏失去其侯国已久。
Ø  匡氏在夏商时代,皆有侯国,而到周武王灭商时,其侯国被灭。周景式《庐山记》说匡俗“本东里子”,东里当指现在的河南新郑县,这里曾是殷商王朝的核心地带,或可见匡君忠诚于商朝,深得器重。商朝灭亡之后,匡国亦被灭,时为匡君的匡俗逃到南方的庐山一带。
   
二、       匡氏家族在周武王时的活动(约公元前1046——1043年)
   东晋张僧鉴《寻阳记》:匡俗,周武王时人,屡逃征聘,结庐此山。后登仙,空庐尚在,弟子等呼为庐山。
《庐山纪事》引《九微志》:周武王时,方辅先生与老聃骑白驴入山,修丹得道,仙去,惟庐存,故名庐山。
    两个故事如出一辙,表明“匡俗”就是“方辅先生”,同时出现的还有老聃(老子),两人都在庐山修炼,都出现在周武王时。但庐山不因他们而得名,匡山才因其得名。
   《九微志》是一种早期道经,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曾提到此书。   
    另据张僧鉴《寻阳记》,庐山有青牛谷,在五老峰下,传云:“老君隐佚之所。”故号青牛谷。
    清朝蒋有道等《乾隆瑞昌县志》卷二十二:“匡俗庐于浔阳之辅山,去辅山百里,相传为俗尸蜕处,匡葬山即其地也。”
   卷二十一:“周匡俗先生墓,归义乡,兄弟七人修道于庐山,莫知所终,虽此山有墓,仅遗蜕耳,故至今称匡山葬。”
   
综合起来:
    庐山因大禹的“庐宫”而得名。周武王时,匡俗(方辅先生)、老聃在此修炼,庐山又名匡山、匡庐、辅山,又留下了老聃的“青牛谷”。
   问题是:周武王时,匡俗师从柱下史老聃,这与史料记载不符。柱下史老聃,通常是指老子,但老子约生活在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之间,上距周武王时期500余年,不可能在周武王时期就做了匡俗的师父。然而也有可能:
   (1)在道教典籍中,不乏老子生活在周初的说法,如尹喜《楼观本记》云:“昔周康王闻尹先生有神仙大度之志,乃拜为大夫。” 又《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之故宅也。”北宋道士陈景元《西升经集注》:“尹公是周康王大夫,至昭王时,请出为关令,以候老君,非平、敬之时明矣。” 既然关令尹生活在周武王时期,那么说与他同时的老子生活在周武王时期,也就不是空穴来风了。
   (2)古代的官爵通常都是世袭的,可以认为周武王时期的柱下老子,乃是春秋时期柱下史老子(孔子所见者)的先祖。所谓的“老聃”,应当是类似于“彭祖”的氏族称号,而非专用人名。
   周武王建国之后,为笼络人心,多次派人寻找,但匡君始终隐居于此,不愿出仕新朝,故而有了“屡逃征聘,结庐此山”的传说。匡君有可能带领家族逃亡,所以有不少弟子。此后匡君死在庐山,弟子(或家族)悲伤不已,哭丧于庐山,庐山也就有了一个别名“匡山”,后人将“匡山”与“庐山”合称“匡庐”,有“匡氏之庐山”的意思。匡君的家族从此在庐山周边生活下来。留在中原的一支,则成为匡句须的先祖。
   周武王之后,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都曾屡次发动南征,但国势日下,最终失去了南方的控制权。

三、匡氏家族在周定王时期
(前606年——前586年)的活动
  南朝齐谢灏《广福观碑》云:“谨按古《浔阳记》,先生名续,字子希,周时师柱下史老聃,得久视之道,结茅于南障虎溪之上,修炼七百年,定王常问柱下史伯阳父,方今神仙之在世者。伯阳父举五岳诸仙以对,先生其一也。王召之,先生不见。后二百载,威烈王复遣使以安车迓之,未至之二日,白日轻举,使者访其隐所,仅有草庐焉。回奏,因命南障山为靖庐山,邦人以先生姓呼匡山,又曰匡阜。至今其乡若社,因先生而命名虎溪。”
(1)周定王时的匡氏,叫“匡续”,不叫“匡俗”、“方辅先生”。
(2)匡续修炼七百年,匡俗没有。
(3)匡俗师事老聃,老聃没有推介匡俗。柱下史伯阳父推荐匡续,但不是他的师父,也没有一同在庐山修炼。
(4)匡俗被屡次征聘,匡续只得到一次征召。
(5)匡俗在庐山仙逝,弟子们望空庐而哭号,匡续没有这样的事。
   因此,匡续不是匡俗。
    从周武王时期开始,匡氏家族便藏匿在庐山一带。西周早期,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等曾多次南征,对南方的打击甚为惨烈,故而匡氏家族的处境也应当甚为艰难。
    到了春秋时期,周定王在位之时(前606——前586),时过境迁,周王朝早已没有能力掌控南方,况且这时正值楚国强盛,“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位,周王朝更没有力量染指南方,反过来有可能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想越过楚国,拉拢匡氏家族,故而周朝的柱下史伯阳父向周定王推荐了匡续,说他曾以柱下史老聃为师,在庐山虎溪修炼了七百年,类似于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修炼七百年”以及“以老聃为师”当然都是神化匡续的说法,但据此可以断定,周定王时匡氏家族的主要人物乃是匡续。但是匡续拒绝与周王朝合作,因而隐匿不见,周天子也就没有再次尝试征聘,这与匡俗屡次受到周武王征聘不同。从这一点也可以推想匡氏家族到周定王时期已经较有实力,故而引起了周王朝的注意。
   在匡续的传说中,柱下史伯阳父的说法亦与史料记载不符。据《国语·周语》,柱下史伯阳父生活在周幽王时期(前781——前771),比周定王时期的柱下史伯阳父早了170余年。不过,古代的官爵通常都是世袭的,若无大的社会变化,其子孙传习祖业的时间会很长,为此可以认为周幽王时期的柱下史伯阳父,乃是周定王时期柱下史伯阳父的先祖。同样,所谓的“伯阳父”,应当是氏族的称号而非一个人的名字。

四、匡氏家族在周威烈王时期(前425——前402)的活动)
   南朝齐谢灏《广福观碑》云:“谨按古《浔阳记》,先生名续,字子希,周时师柱下史老聃,得久视之道,结茅于南障虎溪之上,修炼七百年,定王常问柱下史伯阳父,方今神仙之在世者。伯阳父举五岳诸仙以对,先生其一也。王召之,先生不见。后二百载,威烈王复遣使以安车迓之,未至之二日,白日轻举,使者访其隐所,仅有草庐焉。回奏,因命南障山为靖庐山,邦人以先生姓呼匡山,又曰匡阜。至今其乡若社,因先生而命名虎溪。”
(1)周威烈王派人去找匡续,匡续早已仙逝。两天前去世的,应当是匡续的后代,名字不详。
(2)周威烈王时 ,庐山得名靖庐山(没叫出名)。
(3)(西周早期,匡氏聚居在庐山东南面。周威烈王时,匡氏的聚居地转移到庐山北面的虎溪)。
    周威烈王在位时期(前425——前402),此时已经进入战国时期,面对群雄角逐的局面,天子只能作壁上观,周王朝已经显得十分衰弱。周威烈王在位时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三家分晋”。或许周威烈王尚有收拾天下之雄心,想以“三家分晋”之策略削弱晋国的力量。也可能就在这种背景下,他再一次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派人征聘匡氏家族的匡续,但是匡续早已去世,而匡氏家族再一次敬而远之,以匡续仙去为托词,避而不见。
437179061@chatroom_1477875396807_26.png

五、匡氏家族在秦汉之际的活动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
   楚康王未见名,本怀王之后也。素有贤行服众,故国人立之。秦始皇吞并六国,为三十六郡,康王穷蹙,乃逃奔于庐山,遂入山东南深谷以避难。于是潜祷于山神,冀有阴助。时将军王翦领兵至谷口,见烟雾蒙霾,雷雨暴集,洞壑涌溢,不辨道路,翦始惧,退师,康王得免。遥见人马之迹,其去甚速。今山侧有马到岭是也。康王乃叹曰:“昔舜南巡不返,吾得隐庐山,老林泉,足矣。”愈入深谷,不复出。久之,遇异人得道。后人入山,时有见之者。顾其举动异常,问之,得其仿佛,或自言其名氏。梁大同初,乃立观其侧,武帝诏为康王观。
   释元鹏《云居山志》卷 一《山水》记载:“传欧岌将军为楚将,以怀王入秦,而后裔康王避难于庐山谷中,王翦追之急,天忽雷雨烈风,翦人马不能前,因名康王谷。而将军觅嗣主不得,遂遁此山,修炼得道,仙隐始著,故名欧山。云居山,即欧阜。”
(1)庐山康王谷,最早与周康王有关。后来又与楚康王有关。
(2)楚康王是春秋时楚国君主(前559年—前545年在位),离王翦灭楚(前223)有三百多年,两人根本沾不上边。楚怀王是战国时楚国君主,死于公元前296年,乃是楚康王的后裔,不可能是楚康王的父亲。而楚国最后一位君主负刍是在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被俘虏的,与庐山无关。
(3)康王谷又名匡王谷,楚康王,有可能是“楚匡王”——楚国的匡王。
    匡氏家族久居庐山,极有可能自立为王,成为百越君长之一。战国末年,庐山一带实际上已经属于楚地,匡王也有可能是楚国的封号。《史记·王翦列传》记载:“岁馀,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秦国大将王翦灭楚之后,又率兵南征百越,取得胜利,作为百越君长之一的匡王遭遇惨败,逃入康王谷,试图从这里逃到庐山之巅,自在情理之中。匡王既然已经成为楚国的臣属,也就可以称为“楚之匡王”,而匡、康音近,讹为楚康王并不奇怪。北宋之时,匡山、匡庐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名讳而改称康山、康庐,匡王谷也就不得不改称康王谷,致使匡王的传说与周康王的传说混杂,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水经注》卷三十九引《豫章旧志》曰:
    庐俗,字君孝,本姓匡,父东野王,共鄱阳令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俗于鄡阳,曰越庐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术,遂寓精于宫庭之山,故世谓之庐山。汉武帝南巡,睹山以为神灵,封俗大明公。
  明朝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二引东晋熊默《豫章旧志》:
   匡俗字君孝,夏禹后裔,东野王之子。秦末,百越君与吴芮助汉定天下,野王亡军中。汉八年,封俗鄢(当作鄡)阳男,食邑兹郡,因曰越庐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术,遂寓于洞(当作宫)庭之山,故世谓之庐山。
   (1)秦汉之际的庐俗,本姓匡(不是匡俗),匡氏已改为庐氏(后成为卢氏)。父亲是秦朝的东野王,与吴芮追随刘邦。封为鄡阳男。兄弟七人。修炼或埋葬于宫庭之山。
(2)庐俗的结局:
   庐俗的父亲东野王协助鄱阳令吴芮佐汉有功,阵亡于军中。汉高祖八年,庐俗被封为鄡阳男,食邑在鄱阳湖脚下的鄡阳,人们称他为越庐君。其后匡氏家族的事迹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鄡阳男的封地也不复存在,变为了汉朝的鄡阳县。这一变化显示汉初淮南王英布谋反,越庐君一家可能遭受了牵连。
  据《史记·黥布列传》,陈胜起义时,英布去见番县令吴芮,并跟他的部下一起反叛秦朝,聚集了几千人的队伍。随后吴芮将女儿嫁给英布,英布成为吴芮手下的主要将领。庐俗的父亲东野王跟随吴芮一起反秦,也就成为英布的部下。又据《史记·黥布列传》,项羽死后,“布遂剖符为淮南王,都六,九江、庐江、衡山、豫章郡皆属布。”英布封为淮南王之后,豫章郡也属于他的管辖范围,为此庐俗在汉高祖八年被封为鄡阳男,也是英布荐举的结果。如此一来,庐俗与英布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汉十一年(前196年),英布谋反,与汉军开战,之后英布败走,带着百余人逃到江南。吴芮的儿子长沙哀王奉命将英布诱骗到番阳,番阳人杀英布于民舍之中。据《史记正义》,英布冢在饶州鄱阳县北一百五十二里十三步。英布逃到豫章之后,庐俗很有可能给了他帮助,甚至在吴芮的儿子谎称要和英布一同叛逃到南越的时候,庐俗信以为真,带兵追随英布,为此必然难免覆巢之祸。
    庐俗在汉高祖八年(前199)被封为鄡阳男之后,“兄弟七人,皆好道术,遂寓于洞庭之山,故世谓庐山。”“寓于洞庭之山”一作“寓精爽于洞庭之山”,“精爽”即魂魄之意,“洞庭之山”指鄡阳城对岸、庐山脚下宫亭庙所在的山,“寓精爽于洞庭之山”实际上就是说他们全部埋葬在这座山上。根据这一传说,庐俗在英布被杀之后,或者有可能被剥夺了爵位,兄弟七人被迫隐居于庐山脚下、彭蠡湖边的宫亭庙一带。但仅仅是剥夺爵位,则庐俗的兄弟不大可能受到连累,为此庐俗及其兄弟被杀而埋葬于此山上的可能性更大。
   宫亭庙原作“共阝亭庙”,“共阝”的本义不详,颇有可能是“共茔”之意。这也就意味着英布被杀之时,支持英布的庐俗兄弟一同被杀,埋葬在宫亭庙所在的山上,人们由此编造了他们修道成仙的传说。从此之后,庐俗家族作为一股地方势力在汉初彻底瓦解,其家族的历史也逐渐被人淡忘。数百年之后,庐俗的食邑鄡阳县也沉入鄱阳湖中,只残余部分陆地(属于今都昌县),致使匡氏家族的历史失去了承载,变得更加模糊了。
   从西周初期到西汉初,匡氏家族在庐山一带生活了上千年,看来有些不可思议。这只能表明匡氏家族在当地很有威望,但并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所以得以远离厮杀鏖战的漩涡而幸存下来。他们屡次逃避,不愿意卷入争斗,采取了顺从但不合作的态度。吴楚争霸期间,匡氏家族也躲在一边。秦朝一统天下时,大将王翦南征百越,匡氏家族第一次遭受了巨大的战祸,故而在秦末参加了反秦的队伍,建立了功勋,获得了鄡阳的封地。但这一短暂的辉煌旋即消逝。汉初黥布谋反,使匡氏家族遭受了牵连,最终被灭。

(前221——前196)
   宫亭庙原作“共阝亭庙”,“共阝”的本义不详,颇有可能是“共茔”之意。这也就意味着英布被杀之时,支持英布的庐俗兄弟一同被杀,埋葬在宫亭庙所在的山上,人们由此编造了他们修道成仙的传说。从此之后,庐俗家族作为一股地方势力在汉初彻底瓦解,其家族的历史也逐渐被人淡忘。数百年之后,庐俗的食邑鄡阳县也沉入鄱阳湖中,只残余部分陆地(属于今都昌县),致使匡氏家族的历史失去了承载,变得更加模糊了。




吴教授简介:
吴国富(1966--),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曾任九江学院中文系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国陶渊明研究会(筹)副会长兼秘书长。
1966年生于浙江省建德县。
1969年迁居江西省武宁县,
1982年高中失学后回乡务农,坚持自学,参加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993年专科毕业,1995年本科毕业,1996年于高中失学14年后考入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师从徐朔方、楼含松攻读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成为全国罕见的农民研究生,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全国十四个省市的党报均有报道。
1999年至今任教九江学院2003年破格评为副教授,2009年晋升为教授。省级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迄今为止,出版学术专著《全真教与元曲》、《论陶渊明的中和》、《陶渊明寻阳觅踪》《陶渊明与道家文化》、《庐山道教史》、《元诗的宗唐与新变》等,在《文献》、《文学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长篇自传《从田头走向讲台》(后名《如雪的茅草花》)在网上发表。
1、在浙江大学读书期间,获得"光华奖学金"二等奖,"董氏奖学金"三等奖。
2、在九江学院任教期间,获得奖励及称号有:"江西省第十次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001年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2001年江西省自学成才奖", 2003年"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第一二层次人选"、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中国代文学负责人、江西省高校学报优秀编辑、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
三、研究方向
1、陶渊明研究。出版专著三部,主持全国高校优秀特色栏目"陶渊明研究",该栏目从1984年开办,迄今已经刊载研究论文近500篇,召集三次国际性陶渊明学术研讨会,支持地方陶渊明文化建设。
2、道教文化研究。研究金元全真教、庐山道教史,出版专著两部。
3、元代文学研究。元代诗歌、散曲的研究,有专著《元曲家卢挚考》待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本站法律顾问:易胜华律师|手机版|小黑屋| 尚庐山(原星子网)

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

备案报警

Powered by Discuz! X3.4( 赣ICP备16012230号-1 )

公司名称: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201至C-206店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