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尚庐山(原星子网)

查看: 757|回复: 1
收起左侧

钩沉│白居易与崔氏家族之缘

[复制链接]

208

主题

270

帖子

1430

星币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积分
812
发表于 2019-5-2 10: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钩沉│白居易与崔氏家族之缘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江州刺史崔能亲自率郡属到江边迎接。白居易在江州安逸地度过了3年6个月的被贬生活,正如他在《草堂记》中所言:“郡守以优容而抚我。”“眷眄情无限,优容礼有馀。三年为郡吏,一半许山居。”《山中酬江州崔使君见寄》,在庐山草堂过着远离尘世叨扰的隐逸生活。崔能为何优待一个被贬的白居易,除了白居易在朝中担任过太子左赞善大夫,所著诗文名满天下,为世人所称颂之外,主要是白居易参与军国政事、秉笔直书、忠言为国的刚正仕风在崔氏家族所树立的良好形象。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时为左拾遗、翰林院学士的白居易上书唐宪宗,认为严绶不守名节,不配官拜尚书右仆射(副宰相级待遇),要其对严绶这样的小人提高警惕,“须过防虑”。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时任京兆府户曹参军翰林学士白居易又上书宪宗皇帝,反对授严绶为荆南节度使,并拒绝为其撰写制书(严绶委任状)。当时崔能被擢升为黔中观察使,与荆南节度使严绶、湖南观察使柳公绰一起联合出兵,征讨早前黔中道张伯靖为首的溪洞蛮人反叛。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征讨持续了三年,张伯靖使用黔驴之技和处心积虑的荆南节度使严绶密约,为防联合征讨胜利后的朝廷严惩,张伯靖把反叛的责任推给元和六年到黔中道任职的崔能。崔能则从道一级的观察使兼经略使谪贬为永州刺史。《新唐书》讲“以馋坐贬”,这与严绶的构陷是分不开的。白居易正道直行,对于严绶心术不正、行为不端早就视若仇雠,严绶利用主管去世的机会,“傾府藏以进献”,被破格提拔为尚书刑部员外郎。名声被《旧唐书》《新唐书》评为:“锐于势力,不存名节,人士多薄之”,“天下宾佐进献,自绶始也”。崔能的弟弟崔从在朝廷任御史中丞,为唐宪宗所器重,元和九年,朝廷将崔能提前量移到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较好的江州任刺史。对于白居易忠言进谏宪宗皇帝,事关哥哥崔能荣辱的严绶有关新闻,崔从肯定会向哥哥崔能汇报的,自然已任江州刺史的崔能,对白居易的忠贞品性十分欣赏和倾慕,行为上自然亲近了。
元和十年,白居易遭到朝廷政敌的诬陷“越职言事”,先被唐宪宗第一道诏命“贬为江表刺史”。而白居易在朝廷上力保过的曾经翰林院同事、太原老乡王涯,却在此时落井下石,上书皇上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白居易由江表刺史,被追诏贬授江州司马。用打击白居易的方式,迎合宦官和朝廷中的邪恶势力,博得进官加爵。元和十一年王涯被提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职)。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份,由于甘露事变,被诛灭九族。事变株连者十余家遭灭族,死伤达数千人。当年六月白居易完成《白氏文集》六十卷,计诗文二千九百六十篇,收藏于庐山东林寺,践行作为江州司马时与东林寺长老的约定。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的白居易,正独游香山寺,听到消息作诗《九年十一月二十日感事而做》:“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对于自己出任外官,远离是非名利权势中心十分庆幸。但客观上还是白居易不与奸佞小人为伍,始终保持自己自然率真,悲天悯民的品性,使自己没有被株连,得以“香山居士”颐养天年。“当时六学士,五相一钓翁”(白居易),包括崔群、王涯等六个翰林院学士,五个后来都当了宰相,只有白居易以刑部尚书致仕。但是白居易诗名满天下,以忠贞为民服务,族人皆以为荣,仕途都获益。元和二年(807年),他的弟弟白行简进士及第,官至膳部郎中。从弟白敏中(妻子为崔氏)就在会昌六年(846年)为宰相,其年白居易病逝。
贞元十四年(798年),白居易的哥哥白幼文在浮梁县任主薄。叔父白季康又在崔衍手下任宣州溧水县令。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在白幼文的推荐和叔父白季康的引介下,拜见了崔衍。崔衍读罢白居易的行卷,欣然同意让他参加当年秋季宣州的乡贡考试。白居易的答卷很得崔衍赏识,被破格选为宣州“乡贡”,获得了去京城长安参加省试的资格。贞元十六年,进士及第后的白居易重返宣州,专程拜谢崔衍“贡”举之恩,并希望继续得到崔衍的提携。白居易在《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一诗中,称自己是“身忝乡人荐,名因国士谁。提携增善价,拂试长妍姿。”称赞崔衍“行为时领袖,言作世蓍龟。盛幕招贤士,连营训锐师。”并表明自己“扶摇重即事,会有答恩时。”。
元和十一年6月(816年),64岁的大哥白幼文带着六七个孤幼弟妹侄子到江州探望白居易。考虑到自己天命难测,决意将白家各房丧失父亲的堂弟侄安顿好。“前月中,长兄从宿州来,又孤幼弟侄六七人皆自远至。日有粝食,岁有粗衣。饥寒或同,骨肉相保(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白居易敢于承担责任,浓浓的宗族亲情,溢于言表。两位堂妹元和十三年春季在江州“昨日嫁娶毕,良人皆可依”《对酒示行简》,几位堂弟后来也都在江州结亲成家。白居易去世六兄的儿子叫做宅相的,十年后白居易出面帮助,谋到了江州彭泽场官之职(管理盐务)。元和十一年晚秋,白居易在江州湓浦口送客,偶听舟中夜弹琵琶声。白居易谪居江州、本不得意,想起自己在浮梁的求学仕进生活和大哥幼文的手足之情,遂写下《琵琶行》这首千古流传的诗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元和十二年(817年),幼文在下卦病逝,白居易率领妻子女儿及诸院孤幼弟侄在江州长兄灵前祭拜,并涕诵《祭浮梁大兄文》。
崔衍幕府中的人士,后来多显贵通达。如时任宣歙观察副使崔群于元和十二年以户部侍郎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官至宰相。崔群与白居易同年出生,元和二年(809年),36岁的白居易和崔群同一天进翰林院充学士,开始了白居易与崔群长达一生的友谊。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病故,居渭村守丧三年贫病交加,元稹分俸救济,崔群、钱徽、李建亦时有书问馈赠。元和十一年被贬江州司马的第二年,作《寄李相公( 绛 )、崔侍郎(群)、钱舍人(徽)》、《答户部崔侍郎书》,元和十二年作《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向崔群叙述贬官后的心境,感谢崔群的垂问关切。元和十三年,白居易接到诏书,被升迁为忠州刺史。欣喜作《除忠州刺史寄谢崔相公(群)》“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嘘生趣见情深。感旧两行年老泪,酬恩一寸岁寒心。”感谢崔群在提拔自己到忠州刺史的恩情。
大和三年(829年),白居易离开长安,自此居洛阳城履道坊十八年,与崔群为邻居。大和六年(832年),崔群病卒,白居易作《祭崔相公文》:“始愚於公,同入翰林,朝案同食,夜床并衾,绸缪五年,情与时深”。崔群死后,白居易还作《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济世料君归未得,南园北曲谩为邻。”大和七年(833年),由于白居易的文坛老友相继离世,让诗人倍感寂寞,扪心《自问》:“依仁台废悲风晚,履信池荒宿草春。自问老身骑马出,洛阳城里觅何人。”。七年秋冬,作《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并失鹓鸾侣,空留麋鹿身。只应嵩洛下,长作独游人。长夜君先去,残年我几何。秋风满衫泪,泉下故人多。”。晦叔即崔玄亮,其宅西邻白居易住的履道坊;“微之”即元稹,宅第南邻履道坊。宅院因主人的逝去而衰落,令白公极为伤感,以至于发出“洛阳城里觅何人”。大和七年(833年),刘禹锡见其所作有感而发,作《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三君子谓元稹、崔群、崔玄亮。
白居易死后,他的故居被一个居住在东都的江州人立祠纪念。1996年,庐山赛阳垦殖场原场长崔宏伦倾全家财力,广募社会贤达相助,重建白居易庐山草堂,基址为白居易庐山草堂遗址,布局仿照白居易:“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锣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庐山草堂记》)。2017年庐山索道运营,跨越白居易隐居的香炉峰,坐在索道上可一览白居易昔时的草堂、轻马青衫行过的化城寺,景色旖旎,风华如故。
(文章来源于长江周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本站法律顾问:易胜华律师|手机版|小黑屋| 尚庐山(原星子网)

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

备案报警

Powered by Discuz! X3.4( 赣ICP备16012230号-1 )

公司名称: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201至C-206店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