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尚庐山(原星子网)

查看: 903|回复: 1
收起左侧

花径副刊文学作品5

[复制链接]

208

主题

270

帖子

1430

星币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积分
812
发表于 2019-5-4 15: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花径副刊文学作品


品评斋
个人梦与国家梦的最美契合
——序《中国梦坚定实践者——袁隆平》
◆凌 翼
袁隆平——这个名字家喻户晓。
给这样一位声名赫赫的人写传不易,但陈才明、姜庆华写了,写得那么贴切,暖心,知根知底。正能量人物,字字充满正能量,不愧于中国梦坚定实践者!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吃饭问题是最大的事。历史上的王朝更替,很大的成分就是为了争夺饭碗。一旦连饭都吃不饱了,社会动荡局面就开始蔓延,国家就不安宁。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稻的亩产不过五六百斤,只有在中国大地上能种粮食的地方都种上粮食,才能勉强解决温饱。曾几何时,杂交水稻面世,水稻的产量往上翻番,中国人不愁饭吃。粮食增产,解决了土地紧张的局面,也解放了生产力。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另一番生机……
江西德安是袁隆平的祖居地。那是一个叫袁家山的小山村,山村不大,但其地形图却活脱脱是一条正在产卵的鲤鱼。鱼腹处是错落有致的村舍和一座古色古香的赣派建筑。这座宅院落成不久,院门挂着“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的牌子。这是功成名就之后,袁隆平给家乡人民尽的一份心力。他要让杂交水稻成果服务家乡、建设家乡,让家乡的子弟崇尚科学技术,造福人民。
一个人倾注毕生的精力实践着自己的“禾下乘凉梦”,这个梦想关乎着每一个中国人的饭碗问题,这个梦能不伟大吗?
德安位于鄱阳湖畔,历史上,鄱阳湖就是鱼米之乡,水路发达,形成了这个区域活跃的经济,也成就了这里的文化。与德安县隔湖相望的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现了人类历史上距今一万二千年的稻作遗存。至今那里还有村落种植着一种叫贡米的原生稻。人类对于水稻耕作,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自然生长习性收获其成果,袁隆平开创了稻作的新纪元,用杂交技术改变传统稻作模式,让同样的劳动获取数倍的成果。鄱阳湖东西相望,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诞生了一位研究稻作的奇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地直线距离不足一百公里,但却穿越了一万二千年时光。
湖南洪江市有个安江镇,这是袁隆平研究、种植杂交水稻并获得巨大成功的地方。作者陈才明、姜庆华,在袁隆平研究种植杂交水稻时,既是袁隆平先生的铁杆粉丝,又是袁隆平先生的坚定支持者。艰辛的劳动结下了丰硕的果实,而今,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覆盖中国大陆,蔓延东南亚,甚至延伸到世界各地……
摆在案头的《中国梦坚定实践者——袁隆平》一书,既非一般的人物传记写法,又非所谓报告文学属性,还有随笔的率真,但读者却能从一篇篇故事中透视出一个立体的主人翁来。朴素的语言构筑出平凡而伟大的人格,泥土般的质地可塑性极强,眼前渐渐凸现一座立体的雕像——一束束稻浪如大海中的航母,举托着一位英雄,他目光如炬,瞭望着大地;他理想远大,构建着“禾下乘凉梦”……
从这本书的体例来看,作者经过精心构思。章节分明,层层递进,通过一件件平凡的事例讲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不凡经历,其高尚的情操与不俗的业绩互为表里。成长于毛泽东时代的袁隆平,身上无疑烙下了鲜明的毛泽东时代精神——勇于奉献,勇于担当,这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亲眼见到饥荒时期人们口中无粮的悲惨景象,他立志要让中国摆脱饥饿,逐渐形成了“禾下乘凉梦”这一旷世构想。他这样想的,也这样实践,并且在这一领域独享世界殊荣。他真正让中国人民吃上了饱饭,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袁隆平不愧是我们民族的英雄。
一个英雄的出现,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要像铜镜一样经过反复磨砺才能照见影子。英雄的人格就像铜镜,袁隆平在中华文化和湖湘文化影响下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格魅力。伟大的人格是伟大事业的基石。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反复砥砺和不断进取,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锲而不舍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中国梦,赋予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华民族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动力,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梦想,作为一个国家更不能少。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是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的最美契合。他是一名勇于实践、忠于实践,始终如一的坚定梦想家。
掩卷沉思,袁隆平的贡献,不是当下能够评判的,他会进入历史,历史自有公论。

木棉花开英雄来
——读杨勤良小小说集《木棉花开》有感
◆ 全秋生

如果我问:你见过军人吗?朋友肯定说,见得太多太多;你见过上过战场的军人么?有人肯定说,见得太少,几乎没有;你见过战场上下来以笔作枪继续拼杀的军人么?有人一定会惊奇地说:你在胡吹吧?这样的军人作家真的太少太少啊!
不,我没胡吹,我就碰到了,他,就是军人作家一一杨勤良大哥!
杨勤良是军人出身,上过战场,是一位经过枪林弹雨洗礼的真正男儿,退役后的他又以笔作枪,在文字的疆场上纵横决荡,收获颇丰:参加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编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系列丛书写作,先后出版长篇传记文学《铁血战士谭友林》(与人合著)、《罗霄山之子——记幸元林将军》、《一代骁将曾保堂》、《放羊娃的足迹——记老红军王鸿荣》、《军人本色——曲国元的一生》。最新出版面世的《木棉花开》是一部小小说集,作品跨度长达四十年之久。其间,时代潮流几经周折,人生的价值观念与信仰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许多令人扼腕痛惜的不良现象,但杨勤良的文字始终不变,一直奉行“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创作原则,实在是难能可贵。
歌颂英雄,向往英雄,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坚持传播正能量的军营子弟兵,是杨勤良笔下的一大亮点。
从《将军山情》开篇,《落弹区》、《不绣钢战马》、《新兵老周》、《大校的三轮车》、《工程兵柳志刚》、《三代守陵人》的主人公都是军人形象,虽然他们没有流血牺牲,没有立下赫赫战功,但他们身上或意志坚定、扎根军营,或一心为民、听党指挥,或坚守岗位、为烈士守护陵园,个个铮铮铁骨,意志坚定,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依然保持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出自己的大好青春和一腔热血,让读者从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撼山易,撼子弟兵难。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切听从党的指挥,是他们一生不变的理想与信念;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则胜,是他们心中时刻敲响的警钟。
立足现实生活,辐射平民阶层,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是《木棉花开》的又一大特色。
《老金的翡翠麻将》、《门卫张叔》、《万和平的初恋》、《周木匠》等篇目,主人公全是社会上的小人物,地位不高,名气不大,但每个人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在名利面前不动摇,不迷惑,始终坚守灵魂的纯洁与高雅:老金的家传麻将,几番风雨几度春秋,历尽波折却价值连城,最后的归属没有商人眼中的待价而沽,没有不法分子的走私拍卖,亦没有藏之深山或传之后人,而是出众人意料无偿捐献给了国家文物部门;门卫张叔,地位低下得近于卑微,可人格高尚,坚守岗位,严格把关,最后感动了单位所有的领导和同事,毫无悬念地留下来;万和平的初恋其实是遭朋友算计而无奈将美女拱手送人,多年以后明白真相的他并没有气冲牛斗,更不像某些风流作家笔下的冲冠一怒为红颜拔刀相向的野蛮,也没有趁人之危落井下石而发泄私怨,只在酒桌上与初恋情人、情敌相逢一笑泯恩仇,释放心底埋压多年的情结;周木匠,一名农村最底层的木工艺人,急需改善家中生活条件,可他却一口拒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红木家具商兼得意门生的高薪聘请,带着小徒弟一心一意去城里红木家具市场打假,用自己高超的技能为客户辨认真假、传道解惑,真不愧为鲁班祖师爷的好传人。
来源生活,高于生活,淳朴民风,教化于人,同样在《木棉花开》一书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与书写。
《老杨的祖训》、《传奇的爱情故事》、《到我家来“过夜”》、《在董事长家过年》等篇章,主人公谈古说今,时间空间跨度上下数百年,纵横几万里,但主人公的美好情操和高风亮节却代代相承,丝毫没有被弱化与商品化,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处处散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芒:老杨的祖训就是历史上那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鬼神知”的拒腐蚀典故,去年还被中纪委当作党员家风教材向全党通报学习;传奇的爱情讲的则是一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主人公相隔何止千里,但一经结合便不离不弃,甘苦与共,白头偕老,与如今小说家笔下情欲纵横泛滥、朝三暮四,把离婚当乐趣的所谓爱情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到我家“过夜”,估计在某些人眼里一看题目就会浮想翩翩。其实“过夜”只是赣西北乡村淳朴民风之一斑:即热情邀请过路客人去家里吃晚饭,也叫“消夜”。这样的字眼,在某些作家笔下完全可以衍生出若干个吸人眼球的故事来,但在杨勤良笔下娓娓道来,那种乡村情感呼之欲出,令人想起六七十年代时那种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淳朴风气,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或许因为接地气、养正气而成为我们子子孙孙眼中向往不已的世外桃源;董事长,这个称呼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贵,或者官二代,或者富几代,再不济也是老谋深算或巧取豪夺的代名词。但杨勤良笔下的董事长不是这个样子,每逢过年时节,她都会把手下天南海北不愿或不能回家的普通工人约到家里包饺子,热闹过大年,一起聚餐,一起K歌,与当今社会上年终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老板富豪或把讨薪工人打断腿的人大代表(见2016年相关新闻)相比,其人格品行之高下正是天上人间,相去何止是千里万里?
没有惊天动地的大题材,没有惊心动魄的精彩故事,有的只是渔樵闲话,娓娓道来;有的只是平凡人说平凡事,和风细雨,不胡编滥造,添油加醋。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下接地气,上传正气,在平和简洁的文字里暗藏乾坤,让人读后不禁恍然大悟。与其说《木棉花开》是一部小说集,还不如说是新时期四十年来祖国变迁的一部发展史。书中许多篇章年代不同,但绝对是社会前行的真实记录,读后总让人回味无穷,浮想翩翩,正所谓“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木棉花开》的出版面世正是生逢其时,与那些低俗、庸俗、恶俗的文学作品形成鲜明的对照,无疑有着重要的阅读价值。
当然,杨勤良几十年来一直在报告文学领域里耕耘拓展,跨界小说只是牛刀初试,某些创作技巧性的地方尚存不足,在所难免,但丝毫不会影响全书的整体质量。在人性内心深处的低调叙述,在社会公众场合真善美的张扬铺垫,无疑是一种成功的尝试,期待杨大哥接下来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面世。

散文苑
母亲想您
◆ 查本础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不思量,自难忘,念母恩,泪沾襟。每逢清明来临之际,挥之不去的思母之情,让我总想提笔为母亲写些什么。母亲是在她九十二岁生日来临之前的一个星期走的,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腊月,还有19天就是大年三十。我虽竭尽全力想挽留住母亲再陪我过一个她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春节,但天不遂人愿。
印象中母亲从没离开过我,总在我身前身后转悠,嘘寒问暖,唠唠叨叨。母亲最后的20个日夜是在床上度过的。母亲离开的那天,脸上没有任何遗憾没有任何痛苦,十分安详,仿佛睡着了一般,只是张着嘴好像有什么心里话和我没有说完。
母亲,一个典型的江南女子,善良厚道,热情朴实。母亲姓童,其实本姓陈,自小过继给了没有孩子的舅舅后,便随了舅姓。在家风极严又富有的舅父家中,母亲五岁开始缠足,六岁引步学练,八岁学诗赋,十岁学绣花。按照那时代“灵、瘦、美、小、弯、正、俏”的“金莲”标准,母亲吃尽了苦头。可能是自幼忍得太多了罢,对待自己的儿女,母亲的逻辑永远是善良的。母亲虽童年辛酸、苦难很多,而善良的她却从不抱怨。相反,总是给我们家人及子女无尽的爱,让我们的生活因为她的付出而幸福满足。
在我的心目中,母亲虽然一无所有,但却有着出色的坚韧品德。除了自己的坚韧,也教会了儿女们坚韧。母亲特别善解人意,总是处处为他人着想。她一生吃了很多很多的苦,可从不叫苦。特别是当画师的父亲在“文革”期间被打成右派分子的十年中,勤劳、善良、贤惠、孝顺、慈爱,中华民族的很多美德在母亲的身上都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她的品德是我一生的财富。
母亲常说:“吃亏是福”。对家人,母亲总是付出,总是奉献。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么多年,所有的亲属,一提到母亲,无不佩服和称赞。这也是我总喜欢拿我的母亲和别人的母亲比较,而心理反差大的一个原因。她从来不打骂我们,只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严厉批评教育。这种绝无仅有的博大母爱是我享之不尽的财富,母亲那宽广的爱能给我疗伤。
母亲是一个勤劳贤惠能干的妇女,一辈子任劳任怨,勤俭节约。她知书达理,阅读能力极强、杂志、保健资料她都能看懂。母亲心灵手巧,自学成才,会量体裁衣、缝纫,会绣花做鞋,厨艺也非同一般。母亲做事很麻利,没人能比,没人不佩服她的能干利索。母亲通情达理,能识大体,顾全大局,生活也很简朴,平时的新衣服很多都压箱底。
母亲一生体魄健康,只是在她六十多岁时得了肾炎,但是,挺了过来。她常说:天能养人。母亲的性格是极好强的,晚年时所以总是埋怨自己拖累了儿女,不免会唉声叹气。母亲生命最后卧床的十几天,我们做儿女的虽然各有各的事,但都不情愿离开母亲的病榻半步。母亲辛辛苦苦操劳了一辈子,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但她对我们浓浓的爱将伴随着我们一生一世。
母亲是无疾而终的,在她走后的这一千多个的日夜里,每年的母亲诞辰之日、忌日和清明日,我都要向母亲长眠的方向张望很久,不经意间,眼泪已悄无声息的顺颊而下……我总是感觉母亲就站在那里看着我,默默地牵挂着我,无言地祝福着我……
母亲,是我人生的灯塔。在我的耳边总是时常想起母亲的叮咛:“做子女的,对父母最大的孝心,就是看好自己,别惹事。”我知道,母亲之心,母亲之愿,是不图子女对自己的回报;而是希望子女能够成人成才,不危害社会,并有用于社会。每在我人生的旅途,我一旦盟发某种私心杂欲的时候,母亲的话就如雷贯耳,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母亲的教诲,虽然原始而朴素,但却像灯塔照亮我人生的道路。
母亲,我真的好想好想您,远处那座青山绿水的山脚下,长眠着我敬爱的母亲。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她,感谢她老人家一辈子对我的养育之恩和浓浓的爱,感谢她在世界的另一头还在牵挂着我。愿母亲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安康……
新诗眼
清明书(外一首)
◆ 殷 红
我始终认为
清明这个节日
是活着的人
对死者的一种愧疚
漫天而下的不是雨
一定是地下的亲人
想要得到滋润
这是我亲眼所见
一朵花的枯萎
一双手像一棵树一样
皲裂
假使通过雨
我们的愧疚能减轻一些
那么老天
我不祈求阳光和星月

野兰子
野兰子有点野
像老家那些贫贱的植物
一到春天
野遍了山坡河谷
野兰子那么蓝
最适合牛羊和放牧的孩子
做上一个好梦
让一朵白云
俯下身子,不肯离去
大多数时间,野兰子
在母亲的蓝布衫上
开出弱弱的花朵
成为母亲清贫岁月里
唯一的装饰
直到有一天
为野兰子梳洗过面容的小河
一声轻轻地呼唤
把野兰子唤过了几座山岭
野兰子的房门
再也没有开过

清 明
◆王 起
清明,我和早已约好的春天
一起去看望父亲
他和爷爷奶奶就住在
村北的那道土梁下
距离村口有三里多的路程
天有些凝重,就像我的脸
布满铅色的云
远山青一块紫一块
撞击着我还在隐隐作痛的创伤
而春光是明媚的
如路旁依次绽放的桃花
正在抽枝和吐叶的生命
促使过往的人们继续着
春天和人生的步伐
十多年前
父亲和现在的我一样
在每年的清明这个时节
都要来看望他的父亲和母亲
我想若干年以后
我的儿女们也是如此

昂起头便是希望
◆徐翠霞
百花齐放那是春天的希望
白雪飞舞那是冬天的梦想
你的梦想是否启航
你的快乐是否被神伤
所有的希望
不要被冷风吹退了场
不能让邪气再张扬
如果说低头是失望
那么昂起头便是希望
请抬起头来
正气当仁不让
做个真实最好的自己
莫说人生苦短
只要信念坚定
历经挫折也是生命的华章
只要心有远方
所有坎坷都是美丽的诗行
只要努力,梦想就像
太阳从海面喷薄而出的光芒
照亮前方

糖葫芦
◆苏晓文
一样的味道
纷繁燃烧,心事
一宿一宿说不清
红色的事物
都有不可触及的酸痛
如红枫叶、爱情、夕阳红
不可能一下子就那么红
每重复一季
消灭一个青涩的自己
(文章来源于长江周刊)


发表于 2019-5-5 08: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覆盖中国大陆,蔓延东南亚,甚至延伸到世界各地……
临渊羡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本站法律顾问:易胜华律师|手机版|小黑屋| 尚庐山(原星子网)

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

备案报警

Powered by Discuz! X3.4( 赣ICP备16012230号-1 )

公司名称: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201至C-206店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