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最近,我到江西省九江市游览时,乘兴登上了周瑜点将台。周瑜点将台位于江西九江星子县城中心,北倚庐山,南邻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它始建于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明天顺五年重建。台座向南,方形。台前有石狮两对。台基用花岗石砌垒,内筑五花土,全长30米,宽16米,高7米。台下正中拱门通道深16米,宽3.3米,高5.6米。台上建筑为砖木结构,长18米,宽11米,面积200多平方米。呵,好一座一帅登坛号令三军的点将台。
有道是“情由景生”。换句话说,“触景”必然“生情”,这是一点也不假的。可不,登上这座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点将台,凭栏纵目,庐岳高耸,鄱湖苍茫,于是乎三国时代风流儒雅、一代帅才的周郎往事,顷刻注入了心头。据《星子县志》记载:“汉建安十四年,孙权命周瑜向鄱阳湖教习水军。”由此,我们似乎大可作这样合理的想象:当年临危受命在鄱阳湖上教习操练水军的周郎,英姿飒爽地站在旌旗招展的点将台上,但见随着他手中的令旗挥动,三军效命,刹那间场下处处刀光剑影,湖面条条战船穿梭,直搅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我想,正是有这样严明的治军和坚实的备战,日后的周瑜才能够联合刘备,一举在赤壁大破曹操83万大军。
“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周瑜也因“赤壁之战”一战成名名扬千古。纵观历朝历代,咏叹《赤壁之战》和周瑜的文章可谓车载斗量,但最有名的却莫过于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透过这首词,吴军统帅周郎英气勃勃、指挥若定的高大形象,瞬间在阅读者眼前定格:“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遗憾的是,由于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往往一说到周瑜,人们马上就会想起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以及诸如“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瑜,何生亮”等等耳熟能详的句子,并由此认为周瑜是一个眼光短浅、器量狭隘的人物。其实,这是“小说家言”,纯属子虚乌有。更明白地说,以上这些都是“几分史实、几分虚构”的《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美化诸葛亮而故意杜撰的,正史并无这些记载,反而谓周瑜“性度恢廓(即心胸开阔)”,等等。那么,真实的周瑜,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首先,《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而苏东坡生于距离三国时代时间更短的北宋,因而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所塑造的周瑜形象,当更加可信。其次,据《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载,孙权与陆逊评论周瑜时说:“公瑾英雄刚烈,胆略过人,所以能够打败曹孟德,开拓了荆州地区的领土,他才干的高超程度很难有人继承。”我以为,知人善任的吴国主孙权对下属周瑜的这个评价,应该是最具权威和比较恰当公允的。
显然,在《三国演义》中失真失实的历史人物,决不仅仅只有周瑜一个人。鲁迅先生在评价《三国演义》时就曾说过:“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郭沫若先生也曾写文章为曹操翻案。由此我想,撰写文章尤其是撰写关系到历史人物的文艺作品,应当怀有敬畏之心,即既要敬畏正史的记载,还要敬畏广大群众的智商和鉴赏甄别能力,决不能为了一时哗众取宠而张冠李戴或者无中生有胡编乱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