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青葱岁月8868 于 2013-12-13 14:14 编辑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1976年的事。那年雨水很大。三巨头相继逝世,多灾多难,气候反常。突如其来的唐山大地震波及整个京津冀地区。之后,余震不断,晚上人们都不敢在家睡,在室外搭了防震棚,晚上家家就提着马灯住在防震棚里。那年经常整晚地下雨,防震棚本来就是简易的,应一时之需,哪能经受大雨的反复洗礼?大人们晚上就苦了,又是堵又是挡的,睡不了多长时间,忙活一晚上。孩子们可不管那么多,经常是白天玩累了,晚上睡得相当死。
76年我已经转到了城关小学。因为地震,平时上课都是小树林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听讲一边用小木棍逗地上的蚂蚁。因为雨水多周围存了不少水洼。那时的蜻蜓(我们叫“蚂螂”)特别多,飞得很低,离地面一米左右的高度上,成群的蜻蜓低空飞行,场面壮观,课间的时候好多人捕蜻蜓玩。
捕蜻蜓常用的工具是扫帚,也有的做个网子。那些积水比较多的地方,蜻蜓比较密集,可以捕到各种颜色、不同种类,每当把捕到的活蜻蜓轻轻地捏在手中,仔细地观赏的时候,也是最有成就感之时。看着蜻蜓的脑袋滴溜溜乱转,上面凸起一双晶莹的眼睛,两对漂亮的翅膀微微颤动,觉得好玩极了。
因为雨水很大,院子里经常长期积水,蜻蜓就在积水里产卵,在水边观察蜻蜓的幼虫也很有趣。最早不知这是蜻蜓的幼虫,看到这种虫子在水下穿梭,甚为惊奇,后来听大人说这就是蜻蜓的幼虫--水虿,主要以蚊子的幼虫孑孓为食。一开始以为从水虿到蜻蜓,只需一步即可蜕变完成,后来才发现错了,中间要蜕皮好几次。有的小伙伴查了查书,上面说:水虿的时期依种类不同而有不同长短的时期,短的约2-3个月,普通种类约1-3年,最长的则要7-8年才能完全成熟,期间约需经过8-14次不等的脱皮,然后爬出水面,变成成虫。天啊!8-14次蜕皮!蜻蜓太伟大了!
上学路上经过一片海子。北方常把一片较大的水域称为海子,类似于湖的意思。老人们讲抗日战争的时候海子的中心是个炮楼,四周是护城河,后来八路军端了这座炮楼,双方发生激战,伤亡都很大。人们经常在海子的边沿找到当年激战的痕迹。比如刺刀子弹或其他军用物品残骸,后来放学路上我也在海子附近搜寻过,找到一把生锈的刺刀,似乎证实了传说的不虚。那个海子里面水的味道,听人说是咸的,大概是因为当年留下了太多敌我双方的鲜血。我虽然没有尝过,但把水捧起来可以闻到咸的味道。
也许是因为确实盐分较高,里面不生长鱼,但是有很多青蛙、蛤蟆。每到夏天,那些青蛙蛤蟆的卵都孵化出来,变成蝌蚪,再过不长时间,海子边全是密密麻麻、多得看不到边小青蛙和蛤蟆,那阵势令人眩晕。有几次我和一个伙伴一起经过那里,每人手里拿一根柳枝,在海子边随手抽一下,地上就留下一堆蛤蟆的尸体。小男孩都是很残忍的,看到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密密麻麻的蛤蟆,一种屠杀的欲望油然而生,于是连续挥舞柳枝,拼命抽打,一会儿过去,留下尸横遍野,当时那种杀戮后的痛快淋漓,如今仍然可以依稀忆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