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30 16: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南
众里寻他千百度,桃花源里在何处?
陶公撰有《桃花源诗并记》,内说一武陵人以捕鱼为生,一日缘溪而行,来到一不知其所处之地:“忽逢桃花林,夹岸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渔人受到人们“杀鸡作食”的热烈款待,都自称是避秦乱至此,“不知有汉”,亦“无论魏晋”。渔人出后,消息传给了太守,遣人寻之不获,高士刘子骥亦觅之,皆未果,于是,“无问津者矣”。虽然大家皆知这是陶公生花妙笔的艺术构造,但这样一个世外的桃源,人间的乐土,怎不引无数人心向往之,希望在现实社会中真能寻找到这样一个地方?
晋以后,唐人多把桃花源当作一处仙境,而不视其为现实中的一个地方。王维写《桃源行》,诗云:“初因避地去人间,更闻成仙遂不还。”刘禹锡亦有《桃源行》:“仙家一去寻无踪。”宋人不如此看,认为桃花源中人只是避世者的后裔。王安石也写有《桃源行》,说:“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大诗人苏轼对陶公所描绘的“桃花源”是记实之文还是寓意之文作了详细的考辨,说:“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和桃花源诗并序》)言桃花源中人不是长生不死的仙人,而是避居者的后代。又说此“桃花源”似乎指的就是南阳的菊水,蜀地的青城山。也就是说,“桃花源”不是陶公纯粹的文学虚构,而是实有其指、实有其地。
大史学家陈寅恪在《桃花源旁证》一文中说:“《桃花源记》为描写当时坞堡之生活,而加以理想化者,非全无根据之文也。”千百年来,学者忙于考辨桃花源的是虚构还是实指,而中国老百姓则的的确确在苦苦地觅求“桃花源”,甚至西人亦在寻找桃花源。如今,中国的大地上已耸立出了12个“桃花源”,如湖南桃源县的桃花源,浙江天台县的桃源洞,山东曹县的桃源集,福建龙溪县和大田县的桃源墟,江苏泗阳县的桃源驿,等等,他们都是人来人往的旅游胜地,真是“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了。
星子县文化局刘希波先生,是个“陶痴”,他对我说:《桃花源诗并记》是陶渊明的艺术创作,但它的原型是在星子的康王谷内。
我们一行四人来到庐山山南的桃花源,此地俗名庐山垅,因楚王后裔避秦乱于此,所以又称康王谷,长达30余里。走过巨型的桃花源石坊,迎面一巨石,上书:世外桃源。沿着忘路谷前行,谷极狭,仅容一车而已。
拐过山道,眼前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见:阡陌相连,清泉溪水潺潺,农人三三两两,正忙着农活,双峰对峙中间的小村庄,炊烟袅袅,犬声阵阵,猪牛在村内村外迈着方步,一只母鸡正领着小鸡在草丛中觅食,好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
我们在桃花树中穿行,在淙淙的小溪中戏水,陶醉于老木枯藤之下,然后坐在桃源茶馆,远观“茂林修竹芒花,小桥流水人家”,一边品着天下第一泉泡的当地特有的苦茶,隐隐苦味渐出丝丝醇香清甜,真是心旷神怡,身安体息。
诗人毛泽东在庐山之巅,曾问“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如今是:陶公早已乘鹤西去,桃花源里究竟在何处?我们想,陶渊明早就指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只要“心远”,所居之地就是“偏”。也就是说,虽然生活在喧哗的人间,可只要保持你心中的那种静谧,那种醉心自然山水的情趣,也就不会有尘世的打扰。如此看来,人间何处不桃源?特别是,陶公故里,因为有其任真自得、醉心山水田园的性情,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又一个人间的“桃花源”。
陶渊明的名篇《五柳先生传》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旁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陶公是东晋的隐士,其究竟何处人?历代历朝已争执了千余年之久,星子的上京及栗里陶村不过是其可能的居住地之一,其祖居究竟在何处?迄无定论。且我们只要认真地读陶公的诗文,及后人的记载,会发现陶渊明29岁之前的事迹皆湮没不闻,只是在他入仕之后,才有些记载。怎么可能凭空出现一个人品及诗品皆空前、也许还是绝后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呢?实在是令人疑窦重生。
龚汝富先生任教于江西财经大学,却专攻历史,他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在宜丰县有一个陶渊明研究会,会员们经长期研究,从文字史料、故里遗迹和诗文等方面论证,认为陶渊明29岁以前生活在宜丰,中年才迁居柴桑,晚年曾一度回归故里,乃至葬在宜丰。我们一听,兴味盎然,立即赶到宜丰。
但见小城依山傍水,山川秀美,风物宜人。一条耶溪透城而过,人来车往,好不热闹。我们无心观城,先来到位于县政府办公楼内的陶渊明研究会,进得门去,看看约有十余平方米,两张桌子摆满了各种资料。给我们的印象是:几个“陶痴”,几块晋砖,墙上还有一张《陶渊明宜丰故里遗迹遗址图》,一看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几个性情中人,几个陶学的“痴迷者”,做了大量的调查、考证、撰著的工作。熊步成先生早在1949年3月7日的《民国日报》中就发表文章指出:陶潜的故居,就在秀溪村,他辞了彭泽令以后,还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听了几位先生的详细介绍,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田野,渴望再会陶公。
接下来,在凌诚沛、胡伏坤和熊步成诸先生的陪伴下,我们车行澄塘镇之秀溪村、新安村、黄坪村和故里。
据考证这一带,就是“陶渊明始家宜丰”之地,因当年诗人回家乡,父老乡亲欣喜异常,故将这一带地方取名为“故里团”。
我们穿村过河,我们越岭翻山,一路观览了陶家园、藏贤山、东皋岭、陶家坪、东篱、菊斋、渊明洞、靖节桥和多处靖节祠的遗址。一路山水田园,一派秀丽风光,且都与陶公相联相系,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犹如喝了醇酒一般,深深地陶醉了。
拐过一道弯,凌先生忽指前方:那就是南山。如棋盘一般的田野,青青一片的绿苗,平展展通向远方。尽头,一座青山,绵绵不绝逶迤而去。山不高,树却高耸入云,蓝天之下,尽显妩媚。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二座南山,陶公当年是在此采菊东篱吗?其荷锄耕耘否?其醉而步履蹒跚否?其悠然望南山而乐否?我们一行远望南山,心已飘至陶公诗中。
南宋状元宰相文天祥,在任职瑞州(今高安)知府时,曾一游新昌(即今宜丰),走访了“故里团”,察看了读书堂、洗墨池、渊明洞、靖节祠等多处遗址,感慨万千,在《陶氏族谱》中欣然命笔,说陶氏“代有崇勋伟业,迄晋诞生大哲,清高旷世莫媲,族固古矣!”他慕陶公的高风亮节,在治所瑞州建靖节祠。想必当他面对元军的逼迫威胁,下定成仁取义、慷慨赴死之决心时,陶公的人品与气节也一定给了他不少的勇气吧?
回程中,我们来到了庐山西麓,九江县城旁。山路幽幽,直通一座规模宏大的仿古建筑群,这就是为纪念陶渊明而建成的纪念馆。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四组青砖砌就的古朴典雅的厅室以朱柱迥廊相串。内有始建于唐,后扩建于明并迁移至此的靖节祠,飞檐翘角,门上有对联一幅:“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不仅高度概括了其一生经历,而且将陶公的艺术成就画龙点睛式地突显而出,这是陶公后裔江西省著名书法家陶博吾先生所撰并书。馆内一侧还有摹制的渊明墓,馆内存列有渊明生平事迹的展览,我们一一细细地浏览。
曲径在亭台楼阁中延伸,我们的思绪则在翠叶树林中飞翔。陶公生前贫困不堪:饭箪水瓢内常常是空无一物,到冬天仍然穿着夏日的麻布衣服。但诗人却愉快地去山谷汲水,背着柴一路歌声行走于崎岖的山道上。在田园故土琴棋书画,悠闲自得,体虽不闲心自闲,难怪有人羡慕不已,称之为“陆地神仙”。再看看今日之人,穷则志短,富则骄狂,体虽闲而心不闲。汲汲于功名利禄,乃至无所不为无所不作。真是愧对古人,愧对陶公啊!
1985年7月,在诗人诞辰一千六百二十周年之际,全国首届陶渊明学术讨论会就在此举行,领导与学者们共同为陶渊明纪念馆揭幕,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会,盛况空前。
吕馆长又带着我们一行到了黄老门乡大塘村陶家垅,说:这就是渊明故里,村后的山就是南山。我们又见陶公所居之地,且看见了第三座南山。心中顿生惊诧之感。但见群山在远处环绕,田野一望无际,古树参天的小村庄。1600多年前,诗人是否在此悠游?不得而知,不必而知。说实在的,我们又何必去计较诗人的故居究竟在何处呢?因为诗人已经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中,他的诗文已经与日月同辉了。
即以南山而言,世上已有三座南山,哪一座是陶公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山呢?我想,也许都不是。南山不是实有之山,实在是陶公心中所现之喻意的长寿之山。历来解此诗者,多把“悠然见南山”之“见”训为“看见”、“望”,此恐有违陶公原意。东坡先生早有言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苏东坡全集》中,邓立勋编校,黄山书社版,第441页)实际上,“见”者,现也,尤如古诗“风吹草低见牛羊”中之“见”为“现”一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不是去望一座实有的南山,而是心中浮现出的喻意之南山。“南山”者,道教中相传为陈抟老祖修道之终南山是也,俗语中“寿比南山”之南山是也。陶渊明在其诗中明确记载饮菊花汁可延年益寿:“菊为制颓龄”。陶公居住地不必“偏”,心静而地自“偏”。他远离官场名利场,悠悠然作一农夫,究竟为何?为的就是任情适意,为的就是在山水田园中延年益寿。这决非有功利之念,不达观,而恰恰是陶渊明真性情之流露:有酒喝且高寿,不就是陶公之所欲所求吗?不就是在浊世中保持高洁之志的方法吗?诚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元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访渊明于其家。陶公家贫久矣甚矣,身体也极衰弱,床都很难起。檀观后心里很难过,劝陶公云:“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陶公正色道:“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拒绝出仕的请求。檀道济临行前,送“粱肉”给陶公,这正是陶公全家急需之物,渊明却“挥而去之”,充分显示出他贫而不坠青云之志的高洁本性。
公元427年9月,在一个天气渐寒,黑夜渐长、秋风萧瑟的日子,渊明自觉不久于人世,在老友们饯别的丰盛宴席后,写下了《自祭文》。他回顾自己一生贫寒的生活,表达了自己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并说:岁月悠悠,时光飞驰。自己本就没有看重生前的荣誉,又怎能去追求死后的颂歌?所以,自己逝世后,不必起坟,不必树碑。但是,我们却在九江县马回岭的面阳山看到了“晋征士陶靖节之墓”。
这座墓背*青山,前临山谷,高大的墓碑,在万木丛中分外庄严。在默哀良久后,我们心中不禁起疑:陶公早已交待家人,自己逝后,“不封不树”,何以会有如此之大的坟墓呢?
1511年(明正德六年),江西提学使李梦阳好陶诗,常有寻渊明墓之志。一日,大水冲坏田地,现出一块断碑,上书:靖节先生故里。李梦阳忙去观碑,并以此为据,将周围数十座坟墓迁移,拨田地给一自称陶渊明后裔的老人,以为祭祀之资。还就地立祠堂,他也知道陶公交待过自己的家人逝后“不封不树”,所以并没有建墓。现在我们所见的这座墓葬,据九江陶学专家徐新杰先生所说,是陶姓后人于乾隆时所立之纪念性墓冢,以寄托对先祖的尊崇敬仰之情。
别了,陶公,我们清静数天又必须回到尘世了。可我们的心渴望着与您在一起,在喧嚣的人世间,在心灵中营造出一个可以“悠然见南山”的神游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