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是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给世人描绘的美好社会,风光绮丽、民风淳朴、物产丰饶、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和压迫,是美的至境。
这个令人歆羡的桃花源究竟是作者个人理想的寄托,是被一厢情愿塑造出来的,还是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之中?历来众说纷纭。
重庆市的酉阳县和湖南省的常德市关于桃花源的争夺就一直持续了几十年,不仅争投巨额广告费,还争相注册商标、域名等。
《桃花源记》中称,地点在武陵山区,而酉阳正在武陵山腹地;从历史上,桃花源是说人们为躲避秦朝乱世才到桃花源,而在酉阳桃花源里,还有秦人留下的篆字;而且酉阳桃花源景色正好与陶氏描述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一样;再加上酉阳县志也有关于陶渊明桃花源的相关记载。
但常德方面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今桃花源之地被纳入黔中郡,西汉初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桃花源就在武陵郡境内,当时叫乌头村,与历史记载完全吻合。常德方面的证据似乎也很充分。
另有一说是:酉阳桃花源号称西桃源,常德号称东桃源,两者都在武陵山,相距仅两百公里,完全可以联手打造东、西桃源的概念。
不仅仅重庆市的酉阳县和湖南省的常德市争夺桃花源,其实国内曾有二十多个桃花源。分布在湖南、重庆、河南、安徽等省。但最有影响力的有三种说法。
一说在北方的弘农、上洛一带,是当时“坞壁”生活的写照。一代宗师陈寅恪先生在其《桃花源记旁证》中博引《水经注》、《元和郡县志》等地理著作,以为陶氏与义熙十三年刘裕西征军队中的将佐有雅故,因而疑《桃花源记》之取材,“间接或直接得知戴延之等从刘裕入关途中之所见闻”又以为《桃花源记》“殆取桃花源事与刘之二事牵连混合为一”,“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而不在南方之武陵。”
另一种说法就是上文中提到过的湖南桃源县的桃花源(即古武陵郡)。因《桃花源记》中有交待“武陵人捕鱼为业”;又因陶渊明之远祖是武陵傒族蛮人,对武陵蛮的社会生活十分熟悉;魏晋以来,战乱频仍,确有大量北方汉民避难逃入蛮中,当地蛮人宁静、富饶、淳朴的原始生活与桃花源人的生活十分相似。因此此说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然而,“楚时俗韵晋时风,掩玉藏珠孰问津。春染仙源今面世,古香新色醉游人。”在陶渊明的家乡附近,庐山南麓的康王谷,也被认为是“桃花源”的真正原型。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记载:“庐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彭泽县,西北入长江。临彭蠡之泽,接平敞之源,山川明净,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风逸;嘉遁之士,继响窟岩,龙潜风采之贤,往者忘归矣。”这段记载中的庐江,被有的学者认为即是贯穿康王谷的庐山河,亦名桃花溪,也便是《桃花源记》中“缘溪行”的“溪”的原型。
又据《南康府志》、《星子县志》、《庐山志》及其它史书记载:“秦始皇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秦大将王翦伐楚,怀王子熊绎避难于庐山谷中,翦追之急,天忽大风雷雨,翦人马不能前。得脱,遂隐谷中不出。因名其谷曰康王谷。”康王谷历史与《桃花源记》中的描绘惊人一致。
“水声山色年年好,尚使游人想素风”(宋陈舜俞《渊明醉石》)。“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毛泽东《登庐山》)提起庐山,人们总难免会想起陶渊明,想起桃花源。陶渊明与庐山,可谓血肉相连,密不可分。这不仅因为诗人的故居就在庐山脚下的康王谷附近(康王谷位于陶渊明第一故居柴桑山和第三故居南村栗里之间,相距数华里),还因为诗人一生的绝大部分时光就是在故乡度过的(陶渊明从29岁起为江州祭酒,42岁解职归来,终其一生都在故乡度过,即使仕途13年,也多次回乡闲置),更因为诗人酷爱山水田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之五》)。
因此,康王谷被视作桃花源的原型,似乎也有一定的依据。
然而,美丽虚幻长期与世隔绝的神异世界——桃花源,我们可以寻找,可以探求,可以被它放射出理想的光辉引发无数的遐想,但是此文是虚构还是纪实,桃花源是仅此一家,还是别有分店,实难下定论。那么就权当它是对社会审美理想的最完美体现,以及理想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的距离美吧。
来源:央视国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