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尚庐山(原星子网)

查看: 4604|回复: 5
收起左侧

困惑的“斜川公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0 14: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三水平阳 于 2017-5-12 11:10 编辑

         当你步入如今的斜川公园,那曾传说的“神秘”或已真的荡然无存了。无论你从公园的那侧,都可沿着曲转的石级缓缓而上,两旁不时有新建的亭台,花木葱绿成荫,你会完全沉浸于公园的山色美景之中了。作为匡庐下、鄱湖旁一亮丽的山景公园,斜川公园正以她全新的姿容招引着四方宾朋前来望湖观景,同时也诉说着她的困惑与忧虑。
    自建园至今,我前往斜川公园也只有二三次,因近年未曾走近,心中似乎有些牵动。昨周日上午,便独自骑着单车,沿着久违的斜川公园绕行了一周。
    入秋的鄱湖园伴,习习微风吹的让人思绪翩翩,我不时下车驻足漫行,憧憬着公园之上的一片翠绿与阴凉。心想,将汪家岭改建成如今的斜川公园,应是“景”上添花了!
    然而,随后的所见所闻,却一步步的让我心乱与困惑。
  在公园的南面,原本岭南的下面与鄱阳湖是紧紧相连的,在打造修建西拓新区时,新建的湖滨大道将岭与湖一隔为二,于是,在岭南与公路之间产生了一个看上去也不错的小小内湖。
   但是,如今我却看不到内湖那碧波欢笑的影子了。
    在那片预留出的小小内湖中,已被当地石材加工后银灰色的石屑和泥垢在不断的填充,一个近万平米的内湖差不多填充的所乘无已了。当然,如你不是身临其境,而是站在远处眺望,你是绝对不会怀疑那银灰色、泛着灿灿亮光的一片石屑是填充的物料,你会说那湖水多亮、多么的壮美。是的,当我观测镜头时,那填充的银白色石屑反射的效果,比你拍摄的真正湖景还美。
    我试着想走入那填充的湖中,刚一入脚,却感觉脚下软绵绵的,我赶紧收回脚步,因为那被填充的“湖水”已成深不可入的沼泽和泥潭了。据悉,填充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开发建房,如这样,那斜川公园的扼运也许就在不远了,但愿那是道听途说。
    沿着“内湖”边缘,我心事重重的从公园的正门步入,在公园内的碑林处,见有一老者在凝眸着碑帖。从他远远的背影中,我看出是认识的老师,便走过去打了个招呼,并问是否有老师的作品其中,他说没有参与。从老师的询问中,显然,老师对我是不记得了,我想这也不用见怪吧,因为在中学的时候我们还小,老师也只教了我很短暂的时间。
    因在斜川公园相遇,我又知老师是做学问的,也算是当地陶学研究方面的知名人吧,便试着问老师:“您知斜川公园的来历吗”?他笑说反问我,你说是怎么来的。于是,我据自己的所知简要说明了下,说这斜川公园的前身叫汪家包(也叫汪家岭、湾),是当地汪氏清朝时期就有的祖坟山,县档案馆有其早年发的山地证可查,2011年时由政府对汪氏山地及迁坟补偿后改建而成。
    老师听我简述后,很是不解,一脸迷惑,说他早年做陶学考究时曾来过此山,似乎山岭并无坟墓,又望着对面那刚建的小庙说,这山不是附近崔姓的吗?听完老师之言后,我极是惊异,一是惊异此话出自这位知名的陶学大师之口,是老师老矣,记忆不清,还是?二是惊异在斜川公园之后,在园内竟然由附近的崔姓合伙建起了一座溅人钱财的小庙!
    在我的极地辨说下,师母走过来提醒说,原来山岭上好象是有葬坟的。于是又我继续补充说,那是一定的,原来汪氏葬坟主要是依据传说的风水及地势,葬在山岭的南北及东面的半山间,记得从“斜川公园”最后一批迁葬的是原从福建迁葬来的汪公懋大人的家墓(2011年11月20日摄照记录)。
    2007年左右,星子县启动了西拓湖滨大道的修建工作,在“斜川公园”以北崔姓村民因修公路开始迁坟。当时,崔姓在未告知和征询黄泥岭汪氏的前提下,将从西湖滨修路处迁葬的老坟葬在了汪家岭西的中间地段。2011年汪家岭改建公园再次迁葬时,崔姓村民以有葬坟为由同样获得了政府经济补偿。
    进入公园的正前方不远处,可以看见有一门楼,过门楼有一刚新建不久的小庙,不时有人在烧香、往功德箱里放点钱。在门楼及小庙处,均可见有崔姓的题名及捐款名单。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当初的汪家包由政府出资补偿改建了“斜川公园”;如今是否“斜川公园”由崔姓从政府手中购得而改建为崔姓庙堂呢,不然又是谁批准在这公共的旅游景区建起了这个不伦不类的小庙呢?如果可以随意动建的话,那么黄泥岭汪氏则要真正名正言顺的赶快加紧动建,让人们知其然,不然游客们会觉得被愚弄了,汪氏的老祖宗们要吵闹了,“斜川”会不悦的。
    斜川公园自建园以来,为星子旅游强县打造了又一亮丽的名片,也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又一休闲旅游的好去处。随着星子“中国最美城镇”又一张最美名片的获得,保护和维护好建之不易的旅游设施,是当地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应有的关注与参与。别让“邪传”的房产挤压了“斜川”的山水美景,使之又成为《爱莲池》第二的“井底之蛙”;别让名不正、言不顺的小庙成为溅财骗人的靶场,真正让百姓民众在休闲之余体味和感触“临长流,望曾城”的快乐美景,这才是“斜川”的心声。
(庐山之南的星子是陶渊明故里,陶渊明曾在此写下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和《游斜川诗》。早时庐山山南星子西数里临鄱阳湖一带称斜川,斜川公园便由此而生)。
                                                             2014年8月18日草笔



------------------------------------------------------------------------------------------------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7: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本帖最后由 三水平阳 于 2015-3-20 14:34 编辑

此图片也不是故意设置唯博友才能查看,只是上传方式不一样而导致没烙上星子网印~

九十年代初清明,汪家部分人员于汪家包扫墓合影

九十年代初清明,汪家部分人员于汪家包扫墓合影

13

主题

131

帖子

249

星币

小学四年级

Rank: 5Rank: 5

积分
409
发表于 2014-9-3 19:0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上海
原来斜川在这一带。我有个网名是斜川菊韵。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07: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鄱湖春帆 发表于 2014-9-3 19:03
原来斜川在这一带。我有个网名是斜川菊韵。

“斜川菊韵”,诗情画意。好名~

13

主题

131

帖子

249

星币

小学四年级

Rank: 5Rank: 5

积分
409
发表于 2014-9-4 10:3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上海
三水平阳 发表于 2014-9-4 07:53
“斜川菊韵”,诗情画意。好名~

哈哈,我喜欢泡网,也有不少昵称,很多都是用故乡风情来取的,还有如:庐湖鸣鸿,枕流眺月,星湾月影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本站法律顾问:易胜华律师|手机版|小黑屋| 尚庐山(原星子网)

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

备案报警

Powered by Discuz! X3.4( 赣ICP备16012230号-1 )

公司名称: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201至C-206店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