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在常人眼里,这是一座毫不起眼的石拱桥,孤寂地躺在城南的冰玉涧上,阅尽了近九百年的世事沧桑。一次特意的走近,偶然的发现,桥下镌刻的一百余文字,再现了她繁华的过往。
星子县立县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四年后(公元982年)建南康军(这是目前定论。但据我考证立县当在976年后,978年前)。南康城(古称星子镇)作为军(府)、县两级政府的所在地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门城内,即大南门(彭蠡门)与小南门(紫阳门)里面,古代是人烟稠密,店铺繁华之地。从彭蠡门入城北上,经瓷器巷,过芝华桥(七石桥),有街道直通府谯楼(今托称周瑜点将台)。从紫阳门入城北上,经砚池街,过四牌坊,也可直达府衙门。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近代以来,鄱阳湖水位慢慢抬升。南门城内一带因地势低洼,饱受湖水侵袭之苦。再加上水路交通运输的日渐没落,因水而生的南门一带也渐失地利。街面逐渐衰败,人口迁移,繁华不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星子县城建设已完全跳出古城(墙)的范围,向北(柳絮巷、黄泥岭、姜家包)、向西(迎春岭、蔡家岭、塔子冲)发展。城南区域已是一片荒凉(似被当政遗忘)。瓷器巷早已成昨日故实,附近余公塘、黄家巷的地名也少有人知。但心细之人留心之下,便会发现,从紫阳门内沿冰玉涧上溯,不到300米的距离就跨涧而建5座石桥。还有涧边菜地散落的数口尚未来得及湮没的古井,极力地证明着昔日的繁华。
一个寻常的午后,我独自来到这里。正在修建的桃源大道在此越涧而过,接上湖滨大道。一座不知名的石拱桥正处在大道正中间。冰玉涧上的这座石拱桥,颇显沧桑古朴,也留下我少时上学的匆匆脚步。心中不免陡起担心——肯定会一拆了事的!现在都这样。哪样古迹不是毁坏殆尽?远的不说,星湖公园水库里的流泗高桥如能留下,必是一道风景。秀峰港湿地公园的修建,承载厚重历史的章恕桥,肯定难寻踪影。心起依恋,寻径来到桥下,“宣和四年”, 北宋桥噢!桥下拱顶突显几十个刻字,让我猝不及防,惊喜万分。时间匆匆,未带工具,未及细辨。归查方志城池图,该地有桥为“市桥”,其余不详。询文物所,道“康子桥”,言为明物,谬矣。抽空,邀王老师、航行、老迷、蚂蚁、老雀诸友再探,才得窥全貌:
该桥:石质单拱,桥面长740cm,宽480cm,拱顶至桥面160cm,桥拱跨长530cm,拱高约350cm(净高130cm,水平面下清出淤泥有100cm高,目测尚有120cm深淤泥未清出)。桥拱弧面由7组石块垒成,每组石块应该有17块方石弓成(清出13块,目测淤泥下两端应各有2块石头未清出)。每块石头2尺见方,重约1200斤(由此计算,光垒成桥拱弧面的方石就有70吨)。
经借助刑侦扁平强光照射拍照,多方辨认出文字,共六句:“南康军新剏广惠石桥,匠人胡仕明造。”“皇宋宣和四年岁次壬寅正月甲申日建,雷錞施。”“从事郎,知南康军星子县,管勾劝农公事,陈□。”“宣教郎,充南康军,司禄事,郑。”“朝奉大夫,通判南康军,同管勾,神霄玉清万寿宫,刘。”“朝散大夫,知南康军,管勾,神霄玉清万寿宫,王。”另正中一圆形图案,左旁有“胡(湖)□传(寺、书)”三字。
满满104字,记载:公元1122年,在南康军新建广惠石桥,由雷錞施钱,胡仕明施工。时任星子县知县为陈某,南康军司禄郑某,南康军通判刘某,南康军知军王某云云。
一座距今近千年的宋代古桥,完整地保存在府县城内,实在难得,罕见!它是目前星子县城发现留存最早的古建筑。桥上透露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乐善好施的雷錞,能工巧匠胡仕明已不可考。该桥的创建过程,也与方志记载不同。甚至连当时的府县职官姓名,方志竟也未见载。在文化研究、文物考古、宋代职官设置制度以及桥梁建筑工艺和古代星子城池布局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完全可以列入文保单位,立碑保护。
查清同治《星子县志﹒卷三建置》:“星湖桥,在城中,旧名广惠。宋庆历(1041—1048)间,郡守程师孟建。”考桥上刻石“宣和四年(1122)新剏(创)”。可知广惠桥始创建于1122年。建于庆历年间之说尚无据可考。同治《县志》载:“绍兴(1131—1162)中郡守赵子礿修,改华胥桥。绍定(1228—1233)中郡守史文卿创亭于上,亭今(清同治)废。”可见宣和年之后该桥有维修、改造、更名,但桥的主体未动(不然刻石无存)。查县志城池图,该桥是沟通紫阳门内砚池街和彭蠡门内瓷器巷的交通要道。桥东原有“两坡芳躅”木牌坊,用以纪念黄灏(号西坡)和余鼎(号南坡)两位先生。该牌坊柱基石上世纪六十年代尚在。
南康府志、星子县志《职官志》记载:宣和间有知军林冲之,宣和间知县失载,余更不详。广惠桥独载:星子县知县陈,南康军知军王,南康军司禄郑,南康军通判刘,皆为志书缺载,实为重大发现。宣和四年是宋徽宗赵佶的第六个年号,三年后即有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可能战乱一起,南宋偏安,职官记录难全。另外,正德十六年六月十六日,宸濠之乱,烧毁南康军六房卷宗黄册。咸丰三年五月十五日,太平军乱,放火烧毁衙署。都是造成职官记录不全的原因。
从广惠桥刻石发现,知军职务加衔“管勾神霄玉清万寿宫”,通判职加衔“同管勾神霄玉清万寿宫”。“管勾(句)”即管理之意。宋代始以管勾为官职,如“管勾劝农公事”。官员负责管理“劝农”,以重农桑之事,是为正途正事。一府(军)之正副长官都去管理一座道观,咄咄怪事!(这与南宋朱熹曾先后担任专门的“主管台州崇道观和冲祐观”官职不一样。)
宣和元年,宋徽宗赵佶自号“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乃诏天下建神霄玉清万寿宫,以严奉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天下各府军县大肆营建道教神霄玉清万寿宫。地方长官的职衔由此也多了一项“管勾神霄玉清万寿宫”的帽子,引为后世笑谈。赵佶除书画才绝,实昏庸无道,难免亡国。悠悠千载兴亡事,都存一座古桥中。
刚了解了广惠桥的过往,又担心起了她的今生。随着桃源大道工程的推进,挖掘机除去涧底的淤泥,古桥颇显形状,先如长虹卧波,今如圆月映水。这座“拦路虎”刚好在规划道路的正中间(我就奇怪,当初道路规划定线时为什么就不调查考虑古桥?)已经听到了要拆除石桥的声音,招来本土网上论坛的热议。我隔不了几天,就去施工现场看看,真担心她被一拆了事,那真的是前愧古人,后愧子孙了。
古桥有幸,得遇开明之君。为保护石桥,城市建设最终服从于文物保护,桃源大道在此分岔前行,将石桥环抱路中。古桥得以原址保护,民心无不称许,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桥是影子,桥是镜子。它,映照历史,启示将来。桃源大道的修建,打通了县城环线,极大缓解了县城中心交通拥堵的诟病,带动了东南老城区的开发建设,当真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冰玉涧贯穿县城南北,承载了太多的人文信息,实是县城的母亲河。城市建设应当新城开发和老城改造并重。东南片区棚户改造,不与民争地,群众拥护;冰玉古涧维修重建,创旅游强县,正当其时。真希望,一个杨柳依依,小桥流水,古街廊亭的江南水乡的美景早日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