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匡庐山赋
☆ 刘希波 悠悠苗越,泽沼洪荒(1);有岳独峙,脉接楚湘(2)。蚩居其麓,统三苗营生于百泽(3);禹幸其巅,遣千洪而疏导九江(4)。坤舆始奠,泽国敛泱;层峦益峻,岭脉延宽(5)。周环五百里,奇峰献俏;势耸三千仞,云雾弄苍。彭祖南巡,结垂钓之草舍;方老北下,撇炼丹之茅房;匡俗慕道,潜岩岫之穴窟;众仙遗庐,肇山名而始扬(6)。美哉匡庐,南天一嶂。 巍巍乎雄比泰岳;郁郁兮甲秀南邦。如龙蛇之起伏,派分七岭;若狮虎之昂踞,黛耸八方。冈埂如虬,蜿蜒西北;峰泉似画,竞秀东南。汉阳独尊,嵬嵬哉凌霄逼汉;众巘环拱,莽莽乎各呈异常。双剑五老,出云表而气冲斗象;七贤九奇,巢雾霭而时露时藏。太乙云霞,牯岭烟岚;香炉紫气,金轮佛光;鹤鸣飞泉,上霄绝嶂;百峰百态,万千气象。看危崖泻瀑,犹天河断落;涉锦谷幽潭,感玉液生寒。康王秀谷,犹梦幻之尘外;石门幽涧,似云水之仙乡。岩松叠翠,掩佛手之神洞;夕照流金,辉锦绣之画廊。玉渊金井,涌三峡之雪浪;黄龙乌龙,盎瑶台之妙光。玉帘卧龙,惊优游之诗杰;三叠跌宕,呆采美之画匠。林泉之胜,人间鲜有;峰壑之奇,造化殊赏。登高纵目,览吴楚之大美;致远抒怀,叹华夏之大观。蠡泽南开,烟波致爽,循赣水遥通闽粤(7);长江北走,沃野怡神,藉舟楫广达荆扬(8)。气吞云梦,夜眺汉阳之灯火;神驰皖越,昼瞰宁沪之舸樯(9)。拙笔无花,安言是岳之殊秀;丹青有欠,难绘斯山之胜状。 溯赣北之往事,文华久盛;考匡庐之旧闻,逸说多端。女娲补阙,采是域奇石而炼(10);轩辕既统,署斯山使者以彰(11)。传塞海之佳话,祖龙驻足(12);察驱洪之显绩,太史存章(13)。汉武登临,名主峰之尊号(14);老君复隐,潜绝顶之穴峦(15)。张陵解绶,受灵溪之玉简(16);董奉营杏,医黎庶之疾伤(17)。开南国之佛事,安侯驻锡(18);有赤乌之浮屠,肇立庐阳(19)。右军献宅,创江右山寺之首(20);远公结社,立释教净土之宗(21)。撰丹书于洪井之馆(22),出妙谛于太虚之宫;道教之兴,于斯为盛。辑三洞经符,奠祖庭于简寂(23);承六祖衣钵,衍禅宗之正统(24)。佛道争雄,人文日胜。寺院禅庵,超三百而蜚声海外;道观玄宫,名九州而饮誉亚东。 庐山山南 传三教之佳话,虎溪契合(25);多鸿儒之经典,大哲垂青。东晋南朝,石破天惊;全唐两宋,文风鼎盛。高哉翟氏,四世清隐(26);悠然陶谢,独树诗旌。上京栗里,酿园田之雅构;石镜斜川,冶山水之极品(27)。飞瀑神奇,化太白之绝唱(28);峰岭胜绝,迷东坡而妙吟(29)。诗豪博咏,逾万首不可胜记;美文佳赋,超千卷难道其丰。浩浩兮诗国之宝库,精华著世;灿灿哉文学之殿堂,妙翰绝伦。桃源美记,芳蜚中外(30);爱莲佳说,雅赞古今(31)。尚冰玉之品,苏公叹赏(32);比庐岳之高,欧子诗崇(33)。开理学先河,真儒过化(34);奠教规纲纪,鹿洞遗风(35)。书堂遍布,留帝子群贤之芳躅(36);金石满目,存圣手椽笔之珍痕(37)。名贤献雅,文光射斗;翰墨淋漓,杰构流芬。人文圣山,膺之无愧;国之瑰宝,博大精深。 论匡庐之大观,难以尽述;言人文之博奥,胜迹如林。楚胄避秦,垒城坞于深壑(38);孙吴屯兵,遗将埠于山根(39)。渊明爱菊,醉南山之幽谷;陆羽命泉,冠天下之首珍(40)。墨池莲池,清香不绝;鸾溪濂溪,雅韵犹存(41)。营石室于峰南,诗仙纵笔;结草堂于寺北,司马存文(42)。三峡虹桥,无边风月;二林古塔,历尽衰兴(43)。唐玄宗倡兴承天之观,李太白携妻皈隐道门(44)。宋仁宗御赐三宝,万杉膺宠(45);明太祖敕建碑亭,庐岳受封(46)。更开先为秀峰,康熙题额(47);易归宗为瞻云,雍正匾旌(48)。唐伯虎绘三峡之绝胜;许从龙图罗汉之金身(49)。骊珠遍布,集千秋之国粹;圣脉传承,烨百世之龙魂。 清季帝庸,神龙受侮;列强肆虐,宝岳遭躏。华夏文明,冷落于四麓;西洋风物,泛滥于牯岭(50)。蒋氏钟情,营夏都于斯山;东洋战火,毁国粹而铭恨。东牯鏖兵,扬龙裔之浩气(51);锤镰建国,庆圣岳之新生(52)。祥光复照,百废咸兴。西东别业(53),还百姓而扬眉;北南二路,上葱茏以转瞬。主席登临,议国政大事(54);总理视察,与牛童合影(55)。今岁之匡庐,与世并盛;古粹重辉,花添绣锦。龙脉之光,世界珍存(56);天姿之秀,海客垂青。清凉牯岭,迓万国之嘉宾;和谐桃源,凝众生之美梦。东林巨佛,慈光普照;栗里温汤,玉液舒心。渊明故里,探天人之协和;白鹿遗址,求国学之精神。濂溪书堂,开修身之哲思;壮节高亭,悟处世之根本(57)。嗟夫,愿龙魂化雨,涤瑕荡垢;祈干戈不再,玉帛留春;鉴焚坑之暴,绝左潮之风;倡天然契合,求和而不同;国泰文昌,共圆好梦。延宝阜之菁华,千秋无恙;扬匡庐之文脉,万世有承。巍巍庐岳,悠悠国魂;人文圣域,奕叶钟灵(58)。 注释: (1)苗越、洪荒:史传,炎黄时代,庐山地域属三苗古域。自黄帝于涿鹿之野败蚩尤之后,夏禹又彻底征服了三苗部落,后代之而起的是百越族。庐山鄱湖地域属百越族中干越古国。此时,庐山周边,多属湖泽洪荒之地。 (2)有岳独峙……:指没有名字之前的庐山,独峙在茫茫泽国之中,它脉连幕阜山,与湘楚衡岳相连。 (3)蚩居其麓……:蚩,指蚩尤。他居住在“左洞庭,右彭蠡”的幕阜山下,是南方三苗各部落联盟的首领,统领三苗等地原始先民在幕阜、庐山之麓的湖区以渔猎为生。 (4)禹幸其巅……:指大禹来江南登上庐岳谋划疏导九江,指挥治水。 (5)坤舆始奠……:指江南承载万物的大地(即庐山)开始定型。南方洋洋泽国,水面收敛;庐山的峰峦显得更高,山脉周延的面积也越大。 (6)彭祖南巡……:史传彭祖南游,垂钓于彭蠡之泽,结庐泽边大岳,走后遗庐,因名庐山。此庐山得名之一说。方老北下……:相传方辅与老聃(老子),骑白驴来(庐)山炼丹修道,仙化后遗庐于山。此庐山得名之第二说。匡俗慕道……:指匡俗来(庐)山修道,登仙后遗庐于山,因名庐山或匡山。此庐山得名之第三说。 (7)循赣水遥通闽粤:立足庐山之巅,可眺赣江南来,沿此江而南可远通福建、广东等地。 (8)藉舟楫广达荆扬:北望长江,凭借舟船往西可到古荆州大地,向东可达古扬州大地。 (9)气吞云梦……:云梦,古泽名,在今湖北安陆县南一带。此处泛指江北楚地。据说晚立庐山主峰,可远眺汉阳灯火,因名汉阳峰。白天可以俯瞰从安徽、南京、上海和浙江来的船只。 (10)女娲补阙……:有学者认为,女娲氏采五色石补天传说,是反映新石器晚期母系氏族首领采矿冶铜制造工具疏导洪水的社会现实。传说,女娲氏曾在幕阜山一带率众冶铜。 (11)轩辕既统……:史传“黄帝有熊氏,既服蚩尤于涿鹿,诸侯毕朝。乃加号五岳,升霍潜为南辅,青城为丈人,署庐山为使者。” (12)祖龙驻足:祖龙即秦始皇。当地人称庐山为黎山,或曰雷山。相传是当年秦始皇用神鞭赶骊山一角塞海而赶至此地。《水经注》云:“庐山之南有上霄(峰),石高壁峻,缅然与霄汉连接。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叹斯岳远,遂记为上霄焉。上霄之南,大禹刻石志其丈尺里数。”又陈舜俞《庐山记》云:“上霄峰杰然最高,秦始皇登之,谓其与霄汉相接,因名焉。” (13)太史存章: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篇章中有记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14)汉武登临:当地人传说,汉武帝曾登临庐山主峰,因名汉王坡或汉王峰,亦名汉阳峰。《桑纪》和《南康志》云:“汉阳之南诸峰,惟紫霄峰最高最秀,一名上霄峰,在城北二十五里。相传大禹刻石于石室中,秦始皇、汉武帝南巡狩时,常登之。” (15)老君复隐:《九微志》与《庐山志》载:方辅先生与老聃(即老子,道教界尊之为太上老君),同跨白驴入山炼丹,得道仙去,惟庐存,故名庐山。山顶佛手岩石穴,曾住僧人,后道界改为观,祀吕岩,故名仙人洞。又增建为老君殿,祀太上老君。并言老君复隐此洞弘道。 (16)张陵解绶:《太平广记》、《神仙传》及《中国名人大辞典》等载:张陵,得道后名张道陵。东汉沛国丰人,本太学生,博通五经,曾任江州令。以儒学和仕途无益于年命,乃弃儒解绶习道,入庐山灵溪受“玉简天篆”,后往龙虎山,顺帝时入蜀,住鹄鸣山,创五斗米道,其徒尊之为天师。后裔承袭道法居龙虎山。 (17)董奉营杏:陈舜俞《庐山记》、《神仙传》载:董奉、字君异,三国时吴国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不仅道法、医术很高,且医德甚厚,来庐山住般若峰下,用丹术和当地草药、温汤为民治病,不收钱,只要求重病者愈后,植杏两株(一说五株),轻者植一株,数年后得杏十余万株,郁然成林。又用杏换谷济民。凡需换杏者,不必惊动他,只需自行用同等器具装谷换取同等量的杏,若有贪心,林中有虎出来干预。董奉此举,深得远近百姓称道和景仰。至今在山南留有杏林馆,杏林庵遗址。 (18)安侯驻锡:周景式《庐山记》和慧皎《高僧传》载:安侯,即安清,字世高,安息国(今伊朗)王太子,让国与叔,出家弘佛。东汉桓帝时,来华夏宣译佛经。灵帝末(189前后),关洛扰乱,乃驻锡江南,首住庐山之南 共阝亭庙(今宫亭庙),开始在江南弘扬佛教。 (19)赤乌浮屠:据归宗寺《修金轮峰舍利宝塔记》碑载:三国东吴赤乌七年(244),高僧会传到建业(今南京)献舍利子于吴,孙权敕令于庐山之阳金轮峰建舍利佛塔。此塔是江南最早的佛塔。 (20)右军献宅:王羲之,字逸少,山东琅琊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东晋咸康间任江州刺史。咸康六年(340),将其在庐山之南金轮峰下所建读书、习字、养鹅的别墅献给西域僧人达摩多罗建佛寺。于是有了庐山第一座佛教寺庙——归宗寺。 (21)远公结社:东晋孝武帝太元六年(381),慧远大师,于荆州率弟子南下,驻足其师兄慧永西林寺旁。太元十一年(386),江州刺史桓伊为慧远建寺于西林之东,即东林寺。慧远与十八高贤在东林寺结白莲社,创立中国化的佛教净土宗。 (22)撰丹书于洪井: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人。博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据《桑纪》和《南康府志》载:葛洪曾隐居庐山之南香炉峰下东牯岭西,建有炼丹之井,在此炼丹著述,著有《抱朴子》等著作。 (23)奠祖庭于简寂:指南朝宋时陆修静在山南简寂观修道,编辑《三洞经书》,开创南天师道祖庭。 (24)承六祖衣钵:指六祖惠能高足南岳怀让之嫡传弟子马祖道一,在庐山等地继六祖衣钵创立洪洲禅,成为影响全国乃至海外的禅宗正系。 (25)三教佳话:指儒(陶渊明)、释(慧远)、道(陆修静)三教代表人物在东林寺畅谈误过虎溪故事,反映了“三教”在庐山交融契合。 (26)翟氏四隐:指晋代翟汤,汤子翟庄,庄子翟矫,矫子翟法赐四世清高,皆有义行,怀才不仕,栖隐庐山。 (27)陶谢独树诗旌:指陶渊明在山南写有大量田园诗,成为独树一帜的田园诗祖;谢灵运也在庐山鄱湖写有大量的山水诗,开中国山水诗一宗。 (28)太白绝唱:指李白在山南写有“日照香炉生紫烟”咏瀑绝唱。 (29)东坡妙吟:指苏轼游山南十余日后,酿成“横看成岭侧成峰”一绝,题于西林寺石壁。 (30)桃源美记:指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为原型所作饮誉华夏、蜚声国外的《桃花源诗并记》。 (31)爱莲佳说:指周敦颐在山南任南康知军时所作千古美文《爱莲说》。 (32)苏公叹赏:指苏辙到山南南康军城东涧拜见名士刘凝之后,行文叹赏刘氏父子“冰清玉刚”。 (33)欧子诗崇:指欧阳修到山南南康军城拜访同年刘凝之后,写有《庐山高》一诗,崇尚刘涣高风壮节。 (34)真儒过化:指中华理学开山祖周敦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都在山南南康军任知军;且首任司牧山南星子县的县令是孔子第四十四代裔孙孔宜,并于星子立县的太平兴国三年(978)受封承袭文宣公世爵。故山南星子有“真儒过化”之誉。 (35)鹿洞遗风:指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缔创影响后世和海外的“白鹿洞教规”。 (36)书堂遍布:指庐山,尤其是山南乃历代名家建堂读书之地,至今留有王羲之、陶渊明、李白、刘轲、李渤、白居易、李逢吉、杨衡、颜真卿、李璟、柳宏、周敦颐、刘凝之、李常、陈瓘等名家读书台、堂遗址。 (37)金石满目:庐山到处都有摩岩石刻,现存1300多通,其中山南达千通之多。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欧阳询、宋仁宗、苏轼、黄庭坚、米芾、朱熹、赵孟頫、王阳明、清康熙等书法大家都在庐山留下珍迹。 (38)楚胄避秦……:公元前221年,秦灭楚,始皇派大将王翦追赶楚王室后裔藏入庐山南部深谷。楚王后裔在此谷建城堡待机兴楚灭秦,并自袭为康王。此谷因名康王谷。 (39)孙吴屯兵……:三国时,东吴孙权令周瑜在山南宫亭湖操练水师,至今留有周瑜点将台。 (40)陆羽命泉……:指唐代茶圣陆羽曾住庐山之南煮茶品水,他在考察全国三十多州茶事水质之后,命名天下二十处宜茶之珍泉,其中庐山康王谷谷帘水列为天下第一,棲贤谷方桥潭水列为天下第六。 (41)墨池、莲池:墨池,指归宗寺内东晋王羲之所遗洗墨池;莲池,指北宋周敦颐在南康军治所辟爱莲池。鸾溪濂溪:鸾溪,指周敦颐与归宗寺佛印大师在寺北鸾溪结青松社;濂溪,指周敦颐在南康军卸任后,隐居山北濂溪,并建有濂溪书院。 (42)营石室于峰南……:指李白在五老峰南和鹤鸣峰南两处建有读书写作之书舍。白居易谪贬江州司马时,在东林寺北建有匡山白氏草堂,其所写诗文存之于东林寺内。 (43)三峡虹桥:指北宋祥符年间棲贤谷三峡涧上所建石拱桥,即观音桥。二林古塔:指西林寺佛塔和东林寺佛塔。 (44)唐玄宗倡兴承天观……:李唐王室奉老子李耳为祖先。唐玄宗曾诏令天下兴建承天观。唐贞元间,宰相李林甫之女李腾空和蔡侍郎之女蔡寻真自京兆来庐山修道。李白亦携其妻宗氏前来庐山拜李腾空学道。 (45)宋仁宗御赐三宝……:因北宋景德间大超和尚在庐南庆云院植杉万本,天圣二年,仁宗帝敕封庆云院为“万杉寺”,并御书“万杉寺”、“金佛宝殿”和“国泰清净”三幅墨宝赐给该寺。 (46)明太祖敕建碑亭……:指明太祖朱元璋感庐山之神助其鄱湖大战告捷,诏令于天池寺侧建御碑亭祀庐山之神,并嘉封庐山为岳,由南康、九江二府代皇室春秋祭祀。 (47)康熙题额:指清康熙帝御书“秀峰寺”匾额赐山南开先寺后,该寺更名为秀峰寺。 (48)雍正匾旌:指清雍正帝御书“瞻云寺”和“慈遍庐峰”匾额赐山南归宗寺后,该寺更名为瞻云寺。 (49)唐伯虎写三峡之绝胜……:苏东坡曾行文言棲贤谷三峡桥为匡庐之绝胜。明代“江南第一才子”唐寅曾绘《庐山三峡桥图》,并题诗赞此绝胜。清康熙间,苏州布政使金世扬请名画家许虎头(字从龙)绘五百罗汉图共200轴送给棲贤寺。 (50)西洋风物,泛滥牯岭:清末英国传教士李德立租占庐山牯岭,使西方文化泛滥于庐山。 (51)东牯鏖兵:指1938年中国军队在庐南东牯岭抗击日寇,浴血奋战,为保卫武汉外围战的万家岭战役大捷赢得了时间,奠定了基础。 (52)锤镰建国:锤、镰为***党徽。借指中国***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53)西东别业:庐山上的别墅群,主要分布在牯岭的东谷和西谷,它们体现了西方和东方18个国家的不同建筑风格,“代表着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胡适语)。 (54)主席登临:指毛泽东主席多次上庐山主持中央会议。 (55)总理视察…:1961年9月17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山南星子,在观音桥与放牛娃周桂花合影。 (56)龙脉之光,世界珍存:民族文化是民族传承的血脉。庐山所蕴博大精深文化,是中华龙脉之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7)壮节高亭:指朱熹根据欧阳修《庐山高》诗意,在山南少府岭为刘凝之父子所建壮节亭,并作《壮节亭记》。 (58)奕叶钟灵:世世代代钟灵毓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