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陈林森 于 2015-8-21 07:14 编辑
避复是写作的ABC
(2015年8月4日在全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讲课稿)
陈林森
陈按:这是2015年8月4日上午应邀在九江电大给全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讲课稿,是这次讲课的第二个专题。
我的这个讲稿最初是2013年在南昌十九中校本课程的讲稿,用时一节课,后来经过整理,在当年的《读写月报》发表。现在有所补充和修改,加上互动,大约需要一小时。这个内容属于写作知识和技巧,既可用于教师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也可用于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用于指导学生的写作。
避复的概念最早是杨树达先生(1885-1956)在《中国修辞学》一书中提出来的,作为语言的“被动变化”之一。如引刘知几《史通•叙事》:“魏收《代史》,吴均《齐录》,或牢笼一世,或苞举一家。”杨按:魏收著《魏书》,而称《代史》者,避魏字之复也。《代史》,即《魏书》。北魏初期国号“代”。从这个例子来看,避复实际上是一种很积极的修辞手段。
避复是一项重要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你要使语言丰富,使作品有文采,就必须讲究“避复”。在某些人看来,它似乎只是“雕虫小技”,但却是须臾不可离开的写作原则和技巧,是写作的基本功之一。可以说每一篇文章的写作都会遇到要还是不要“避复”的问题。
有时避复需要“惨淡经营”: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②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直面”就是“正视”,鲁迅为了避复,不惜“生造”一个词。在古诗文中偶尔出现“直面”,是迎面、当面的意思,如宋沈蔚《小重山》:“闲欹枕,直面芰荷风。”它是一种客观的状态,不是一种主观的姿势。作为“正视”的同义词,鲁迅先生是第一次使用。
第②例更是字斟句酌,苦心经营,不仅代词逐一变化,而且副词也概不雷同,因此,我们看到的是“这样……如此……如是”、“竟会”“竟至”“竟能”,体现了书面语言的精致,显示了作者庄重严肃的态度,可谓字字千钧,具有无可置辩的批判力,。
所谓避复,是指在同一语句或上下文中,以及相距较近的语段里,在一般情况下,都应尽量避免连续或多次使用语音或书写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战争和和平”这种说法不好,要说“战争与和平”。避复似乎与绕口令是相对的语言技巧,前者要千方百计地避免相同语音或相同词形的纠缠,使语言避免单调,富于变化;后者则挖空心思地把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语言单位巧妙地编排在一起,以锻炼人们的口齿伶俐和思维敏捷,或取得某种娱乐效果。
用我的习惯说法:如果你在距离很近的地方使用同一个概念,请你换用一个词。
为什么要避复?
避复是为了解决写作中内容与形式这一对主要矛盾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写任何文章,都必然有一些重要概念需要重复甚至不断重复,如果不积极应对,一篇文章就会充斥大量雷同的词语,就会使语言单调,缺少变化。注意避复,不仅避免了用语重复,而且能开拓选词的空间,促使作者遴选更加恰当的词语,能显示书面语言经过加工的一些特点,如丰富、整饬、精确、博雅、机智等。
我们从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看得比较清楚。今年一些省份是命题作文,如江苏的“智慧”,重庆的“等待”,福建的“路”,这些都是作文中的关键词,或者说是核心概念,必然要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这里就有一个避复的问题。
从美学原理来说,避复能追求一种多样化的统一。康德说:美是多样性的统一。多样性才能刺激心灵,产生愉快。多样性的统一就是和谐,这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所以,行文讲究避复,能达到一种审美境界。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说文艺创作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避复就可以使文章文雅、细腻、高尚,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
中国文人有避复的传统。
我国古代文人留下了许多利用避复手段营造语言的例子。
例如贾谊的《过秦论》,处处都是避复的靓影芳踪。如: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吞二周而亡诸侯……
《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这个句子富有形式美,就是因为它运用了“避复”。
诗歌也是这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果写作“落花不是无情物”,两句双“花”,听起来就是一片“花”声,岂不大煞风景?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现代著名作家同样对语言的避复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鲁迅的《故乡》:“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上文用“心情”,下文用“心绪”,并非含义上有差别,而完全是为了“避复”。
《藤野先生》有一句话初稿是这样写的:“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后来作者改为:“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显然修改以后,不但避免了重复,而且表意更加精准。“新的先生”“新的讲义”都可能有歧义,而改成“陌生的先生”“新鲜的讲义”不但避免了重复,而且搭配更恰当,表意更准确。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是看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老舍《济南的冬天》)
在别的地方,“怪事”与“奇迹”不一定是近义词,但在这里,怪事就是奇迹,它们完全是同义的。
老作家碧野在回忆早年创作历程时,提到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王统照对他的教诲:“王先生给我写信,一写就十页八页豆大的字,很认真,很细致。譬如说,对字斟句酌如何下功夫,又如文章的上一句下一句应避免出现相同的字眼,光这一点,就使我终身受用不尽。”碧野自己在写作中就很讲究“避复”,如在《天山景物记》,形容山涧的瀑布,就分别使用“银练”“飞练”“水练”等名词、“泻下”“泻落”“冲泻”等动词,避免了词语运用上的单调重复,使语言生动活泼、变化多姿。
以下是现行教材中避复的实例:
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别了,“不列颠尼亚”》)
米字旗就是英国国旗,英国国旗就是米字旗。这两处分别使用“英国国旗”和“米字旗”,前后是不可调换的。100多年前的镜头,是历史的追忆,可以抽象一点;今天的现实镜头,就应当具体一点,形象一点,它还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英国海军和世界各地的英属殖民地。
织成衣服的一缕缕纱,编成袜子的一根根线,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适而愉快的。(《包身工》)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故都的秋》)
我一看到“牵牛花的蓝朵”就乐了,亏他想得出。如果写成“牵牛花的蓝花”就不像话。“朵”的本义就是花朵。“朵”是个象形字,树上开了一朵花,很形象。晚唐诗人韦庄写早春:“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花”的近义词也不是只有“朵”,还有英、芳、葩,等等,都没有“朵”好。说成“牵牛花的蓝朵”不仅避免了重复,而且更加形象,在我们的脑海里出现了牵牛花盛开的形状。朵,这个字的形状,声音,特别像牵牛花。这里为了避复的需要,复活了“朵”的本义,同时也就复活了像喇叭似的形象感。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认清与把握好生命的支柱,才能为生命谱写出最美的旋律。
这是报社让我审稿的一篇中学生习作中的句子。我一看,两句话中都有“生命”,读起来别扭,遂把第二个“生命”改为“人生”。句子成了:
认清与把握好生命的支柱,才能为人生谱写出最美的旋律。
比较起来,“为人生谱写最美的旋律”比“为生命谱写最美的旋律”更准确贴切。人生能确切地感受它的长度,而生命则要“混沌”得多。在避复的实践中,人们能窥探语言的曼妙多姿,也能洞察词语的丰富个性。情况常常是这样,当你为了避复而改换词语的时候,只要用心,往往会带来始料不及的好处,好像是享受某种语言的“红利”。
享受自然赐予我们的每一缕清风,享受亲人对自己的每一次关怀,享受朋友给自己的每一次问候,享受陌生人送给自己的每一个微笑。
“每一×”在上下文中出现了四次,其中有两个量词发生了变化,没有理由让另外两个量词雷同。为了避免重复,“每一次问候”改为“每一声问候”。改了以后,不但避免了量词的重复,而且更具体生动了。
注意:为了避复,不一定要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只要意义有某种联系,在一定的语境中能表达相似的意思,就可以在上下文中用来替换相同的词语。这是因为许多词语本身有一定的弹性,而一定的语境又能影响词语的含意,读者更能根据自己的体会加以补充。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小学四年级课文《桂林山水》)
“看见”与“玩赏”,“攀登”与“游览”,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近义词,但在这里,“玩赏”包含“看见”,“攀登”就是“游览”。这就为在行文中避复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广阔的空间。只要你有这个意识就能做到。
下面的句子都有重复累赘的毛病,应当怎么修改?
①我和他常常在旁边的湖边散步
可改为:我和他常在附近的湖边散步
②外婆有着一双心灵手巧的手
可改为:外婆有着一双灵巧的手
③原来他是来我家回收废品的。我将家中的废品收集好,让他拿走。张大爷拿着废品对我表示谢意,走时还一手提着废品,一边对我说谢谢。(这段话中几乎句句有“废品”,一共出现了4次。)
可改为:原来他是来我家回收废品的。我将家中的破烂收集好,(称好重量,收了钱,)让他拿走。张大爷拿着这些东西对我表示谢意,走时还一手提着那只编织袋,一边对我说谢谢。(原文4次“废品”只保留了1次,意思照样说清楚了。)
避复不只是表现在用词上,而且表现在句式的选择上。每次春节联欢晚会上,冯巩出场总是对观众说:“我想死你们了!”到了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主持人要求他不能重复这个句子,他顺口而出:“你们让我想死了!”同一个意思,还有一种说法。琼瑶小说《哑妻》中,这么描写雪儿见到爸爸的情形:雪儿望着父亲,然后垂下头去,找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你是我爸爸?”柳静言点点头,雪儿又看了他好一会儿,然后写:“爸爸,你想死我们了!”(在这句话中,“你想死我们了”实际上等于“你让我们想死了”)
下面是用句式变换的方式来避复的例子:
草地变成了明镜似的湖,昔日的湖底成了奇形怪状的石山,它把岩石熔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地下森林断想》)
前两个句子是主谓宾句式,后两个句子改成了“把”字句。
简省也是一种避复的手段。
然而尼采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a),虽然有人说(b),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鲁迅《拿来主义》)
被简省的词语是:a太阳;b中国。一般人恐怕要写成“中国也不是太阳,虽然有人说中国掘起地下的煤”。
有的说法很容易重复,但有经验的作者变着法儿玩,综合运用详略、语序、句式等手段:
最近读到一篇散文《幸福的高度》,有一句话:
“今日阳光”装潢并不是太豪华,但是和学生公寓放在一起就显出富贵来了。
这里很容易将“豪华”再用上一次,但作者很见机地改成了“富贵”,避免了重复。严格地说,宝贵与豪华是有差别的,但用在这里,相互印证,我们只看到它们的“同”,对它们的差别习惯上是可以不关注的。
有的说法很容易重复,但有经验的作家总有办法:我所有的歌都写给他一个人的,他听不到,就算我的歌挽救了许多婚姻,感动了所有恋人,得到了万千粉丝,于我而言,还是白写了啊。(《读者》)
那么,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避复?是不是一遇到相同的概念就必须“换”词?
有的修辞手法恰恰与避复相反,它们有意寻求或营造相同的字、词、句连用或间歇使用,例如叠音、反复、回环、顶真、同字、排比等修辞手法。李清照词《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有这样一条短信:你有点灵气,我有点傻气;你有点秀气,我有点土气;你有点香气,我有点烟气;如果你生气,我不会发脾气。这就是所谓“同字”的修辞。比较起来,避复是常态的修辞方式,而反复、同字等则是非常态的修辞方式。它们各有不同的修辞效果。显然,避复是在更多情况甚至一般情况下都用得上的语言技巧,可以说是一种基本的修辞方式。
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避复的原则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贯彻。我们要注意的是,有两种情况词语是可以重复的,一种是感叹句,一种是表强调。这两种情况下,词语重复是一种表现手法。请看下例。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已是一种。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苦涩 奢望 B. 辛酸 奢求 C. 历练 幻想 D. 风雨 梦境
答案:A。4个排比短语,各自都包含了一对反义词语。作为“回味”的反义词,用“苦涩”最恰当,因为它就是一种味道。“苦涩后的回味”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可能有的体验。第2空从语义来看也应该是“希望”的反义词,似乎4个词语都可以,如果我们懂得利用同音字来表示强调,我们就会选“奢望”。(这就是“同字”格)
《避复》思考题
(参考答案附后)
1.请欣赏下面的例句中避复的现象。(找出避复的例子,并分析它的修辞效果。)
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②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囚绿记》)
③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莫泊桑《项链》)
2.试兼顾避复的原理,填写下面的空白。
我们越过恒河时已是深夜,它的夺人心魄的,它的浩浩荡荡的幽光,把这些天在现实世界感受的烦躁全 了。
A.力量 消除 B.气魄 过滤
C.气焰 冲刷 D.气势 洗涤
3.下面的句子都有可以避免的重复,试找出来,试用“避复”的原理加以修改。
①一个胆小的小孩,往大人怀里躲,爸爸安慰她说……(中学生习作)
②周末回娘家,回城时,母亲装了一袋她亲手熬制的豆沙让我带回家做豆沙圆子。(《半岛都市报》2015年5月31日)
③物质是不能超越的,人家要出有车,你不能拿两条腿来搪塞;人家要食有鱼,你不能拿萝卜青菜来搪塞。(阿袁《顾博士的婚姻经济学》,原载《十月》2010年第4期)
【附】参考答案:
1.请欣赏下面的例句中避复的现象。
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注解说:鲜:少,这里指“无”的意思。如果教师仅仅是提醒学生注意“鲜”的特殊意义,那就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你所知道的这个解释,以后可能用不上。《古代汉语词典》中没有这一条义项。我们只能在修辞的角度来理解这一用法,作者这么用,目的是为了避复。“鲜”在这里承载了修辞的功能,或者说,“鲜”在这里的意义是修辞意义,而不是它的词汇意义。本文中避复的例子类似的还有:“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囚绿记》)
答案:如果写成“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就造成重复,用词单调,作者把后一处改用“幽囚”,用心良苦。因为“幽囚”不是一个常用词,它的意思是“囚禁”,但比囚禁更文雅。“幽”在古汉语中可以表示“囚禁”,如“乃幽武,置大窖中”(《苏武传》)。“幽囚”比“囚住”拟人意味更浓,且词语更雅驯,与后一个书面色彩更浓的句子连接,抒情意味更强。这两个近义词不能互换,因为“我囚住这绿色”这半句还是口语化的。
③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莫泊桑《项链》)
这两处可以都用“注意”,也可以都用“注视”,但不如分开用。那么能不能互换呢?不能。从词义的轻重来看,“注视”比“注意”分量要重。一般的男宾用“注视”,部长用“注意”,因为后者地位较高,不免有些矜持,不能像一般官员那样不顾自己的“形象”。因此,避复的效果,不但能避免重复,使语言富有变化,而且能开拓选词的空间,促使作者挑选出更恰当的词语,使词语的运用更有个性,更加贴切生动。
2.试兼顾避复的原理,填写下面的空白。
我们越过恒河时已是深夜,它的夺人心魄的 ,它的浩浩荡荡的幽光,把这些天在现实世界感受的烦躁全 了。
A.力量 消除 B.气魄 过滤
C.气焰 冲刷 D.气势 洗涤
这道题直接排除C项,因为气焰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接下来排除B,因为“气魄”和“夺人心魄”两个词都有“魄”字,会造成重复。因此只能在AD之间选择,“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很大,因此气势比力量更加形象。后一空,A、D都比较适当,但“洗涤”更形象。故选D。
3.下面的句子都有可以避免的重复,试找出来,试用“避复”的原理加以修改。
①一个胆小的小孩,往大人怀里躲,爸爸安慰她说……(中学生习作)
可以改为“胆小的孩子”,也可以改为“胆怯的小孩”。
②周末回娘家,回城时,母亲装了一袋她亲手熬制的豆沙让我带回家做豆沙圆子。(《半岛都市报》2015年5月31日)
改为:周末回娘家,返城时,母亲装了一袋她亲手熬制的豆沙让我带回家做圆子。(不能改成“返娘家”“回城”,因为“回娘家”“返城”是习惯用法,如“知青大返城”;后一个例子(“豆沙”)是通过简省的手段避复。注意原文两个“回”字重复,还会产生歧义,似乎母亲住在城里,而不是乡下。)
③物质是不能超越的,人家要出有车,你不能拿两条腿来搪塞;人家要食有鱼,你不能拿萝卜青菜来搪塞。(阿袁《顾博士的婚姻经济学》,原载《十月》2010年第4期)
改为:人家要出有车,你不能拿两条腿来搪塞;人家要食有鱼,你不能拿萝卜青菜来敷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