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09年鄱阳湖水文工作展望
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于鄱阳湖是意义非凡的一年,省委、省政府结合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从江西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出发,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为契机,适时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得到了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赞同,即将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工程之一,已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旨,在于通过鄱阳湖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促进环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鄱阳湖水文过程的有效调控,提升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层次、尤其是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水平,提高以鄱阳湖水资源持续利用保障湖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可靠性,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这两项工程都是我省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其建设对鄱阳湖水文工作提出了更新、更全、更高的要求,对鄱阳湖水文人提出了崭新、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也为鄱阳湖水文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鄱阳湖水文人作出了准确抉择,决心以2009年为新的起点,用2009年创造性的工作成绩,谱写鄱阳湖水文事业的新篇章。
开拓创新完善湖泊站网体系
鄱阳湖水文监测站网,不仅要满足防汛抗旱情报预报需要,还应兼顾大型湖泊科研和水资源管理需要,目前只有康山、棠荫、都昌、星子、屏峰、南峰、龙口7个固定测站开展水位、降水等少数水文要素观测,难以满足鄱阳湖研究与水资源管理的需要,如出湖流量过程、泥沙过程、水化学过程;湖面水流、气象状况、含沙量分布、入湖河口水文状态等均未进行监测,给湖泊研究与水资源调控造成很大困难。鄱阳湖水环境监测项目过去主要根据全国统一部署设置,与河道水环境监测项目基本一致,难以揭示湖泊水环境问题与河道水环境问题的差异。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屏峰——长岭断面,目前设有我局管理的屏峰代办水位站,已积累了自1981年至今近30年的水位资料,应尽快在此处设立水文站(暂称星子水文站),增加流量、泥沙、水温、水质等水文监测项目,通过1—2年与湖口水文站的同步对比观测,准确地确定屏峰——长岭断面水流、水量、泥沙、水质等水文特征,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尤其在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对屏峰——长岭断面上的水位、水温、水流、水质、泥沙、风浪进行准确的预报,而这些水文要素预报方案的建立必须以较长序列的水文监测数据为依据,因此,屏峰——长岭断面上的星子水文站越早设立,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越是有利。
初步形成有利于鄱阳湖水文与生态研究的水文站网体系,配合湖区墒情与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在都昌县城附近建立墒情试验站与地下水实验站,在棠荫与康山站恢复气象观测,以有利于湖区墒情预报模型的建立和地下水变化规律的模拟与预测。与此同时,棠荫、康山站气象观测项目的恢复,还有利于汛期沿湖堤岸风浪的预测预报,为湖周防洪抢险提供决策依据。
鄱阳湖五大入湖河流河口水文监测、湖面水文要素(水深、水温、含沙量、流速、流向等)调查目前均为空白,致使鄱阳湖水流模型、水质模型、水生态模型的建立缺乏基本条件和依据。需尽快组建鄱阳湖河口与湖面水文水环境流动巡测队,配备现代化水文水环境监测船舶,通过实施定期调查与不定期巡测,全面掌握鄱阳湖入湖河口与湖面水文情势的变化。
不遗余力提高监测评价水平
目前鄱阳湖水文局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水平低,如水情分中心与九江市水文局共用,鄱阳湖水情预报急需的降水、水情信息需要通过设在九江水文局的水情分中心反馈,延误水情预报时效,影响预报精度;尚未设立水质自动监测站点,难以及时掌握鄱阳湖水环境动态变化;没有配备自动化水文监测船舶,无法跟踪湖泊水文情势的快速变化;测站仍未配备计算机,局——站之间尚未建立信息高速互通渠道;湖区枯季水位依然由人工远距离步行观测;测站生活、工作条件较差,现代设施严重不足。
棠荫水文站位于湖岛,该站水文资料对鄱阳湖湖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但每年冬季枯水时期该站水位、水温观测十分困难,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恶劣,我局计划对该站进行全面改建,通过对棠荫岛及其附近区域确权划界,争取水位监测井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适用土地,以彻底解决该站工作与生活上存在的困难。
我局在都昌县城有原蒸发实验站使用地约3亩,目前呈荒置状态,若不使用将被政府收回,我局拟通过土地置换,建设墒情实验站,将这些土地保存下来。
巩固、提高鄱阳湖水质水量动态监测工作,通过增加湖流(流速和流向)等监测项目、实验室全面改造、监测人员全面培训、监测车、船应急能力建设等,推动鄱阳湖水质水量动态监测工作向更新、更高、更准的方向快速发展。
抓好2009—2010年鄱阳湖水文项目建设,安排专人继续做好鄱阳湖水质水量动态监测体系、鄱阳湖水文与生态研究院、星子水文站站房及配套设施、都昌水文勘测队基地、棠荫水文站整体改造、鄱阳湖防汛抗旱应急体系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和《可行性论证报告》的编写,力争早日上报立项,以增强鄱阳湖水文事业发展的硬件基础,提高水文水环境监测、评价能力与水平。
迎难而上拓宽湖泊科研领域
过去鄱阳湖水文局一直坚守防汛抗旱传统水文情报预报基本工作,对于如何满足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解决日益突出的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水资源与水环境动态需求、满足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论证、施工、运行需要等方面新时期新要求的考虑较少;主要精力集中在做好湖泊水位、降水、水质监测等基本工作之中,在湖泊科研、湖泊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湖泊水资源与水生态管理等领域开拓性的创新工作开展得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具有特殊性的鄱阳湖水文事业的发展。
省水利厅副巡视员、省水文局党委书记孙新生在2009年1月13日召开的鄱阳湖水文局2009年工作会议上指示我局“审时度势,把握机遇;找准定位,科研提升;形成特色,探准新路”。要求我局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为契机,通过做大、做强鄱阳湖研究,开创鄱阳湖水文事业新局面。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对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提出了许多需要解答和解决的新问题,为“鄱阳湖水文与生态研究院”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我局拟在2009年以“鄱阳湖湖盆形态变化及其对水文水环境要素影响的调查研究”、“鄱阳湖全球水循环监测平台规划与建设”、举办“鄱阳湖水文与生态论坛”3件实事,作为鄱阳湖水文与生态研究院建设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以此拉开鄱阳湖水文与生态研究院建设序幕,并为水文人擎起生态大旗提供条件。
2008年4月我局开展的湖口水道水下地形测量和2009年1月我局进行的鄱阳湖枯水调查表明,鄱阳湖湖盆形态(尤其是都昌县城以下的北部湖区)在近10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引起湖水位、蓄水量、湖流、泥沙冲淤、污水运移路径与速度等水文水环境要素相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设计与运行、模型鄱阳湖建设及鄱阳湖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鄱阳湖湖泊研究的重要内容。
今年是鄱阳湖水文局建立50周年的喜庆之年,我局拟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庆祝活动:
(1)召开一个规模较大的庆祝大会。
(2)举办一次学术交流会议(鄱阳湖水文与生态论坛)。
(3)出版一部学术文集(鄱阳湖水文与生态研究论文集)。
通过这3项活动,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高级院校的联系与工作,为拓宽我局湖泊科研视野、拓展研究领域打下扎实基础。
固本强基增强单位发展后劲
鄱阳湖水文局现有在职职工49人,其中硕士学位2人,本科学历10人,大专以上学历24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共22人,其中工程师6人,助工13人,技术员3人;有技术工人23人,其中技师3人,高级工17人,中级工1人,初级工2人。人员结构不够合理,高学历、高学位人才缺乏,管理人员专业单一,缺少行政管理、法律类专业的管理人才,难以适应鄱阳湖研究与现代化管理需要。
以“参公”管理为契机,全力推动鄱阳湖水文队伍建设,围绕省政府提出的“机关效能年”活动,建立一支“高效、奉献、廉洁”的水文队伍。
根据省局党委提出的工作思路,我局领导班子结合鄱阳湖水文工作实际,提出了“立足鄱阳湖,面向全社会;围绕“两项”建设(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突出湖泊科研;巩固传统水文,做强现代水文;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本领;找准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效能”的鄱阳湖水文工作构思,以此作为“参公”管理后,建设鄱阳湖水文队伍的目标和方向。
举全局之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采砂基地办公楼、码头建设和旧办公楼改造任务。继续抽调专人,负责督促各项基建工作,确保按省水利厅的要求顺利地完成各项建设、改造任务。为积极配合鄱阳湖采砂执法基地建设,我局拟组建一支水文执法队伍,以协助该基地开展鄱阳湖采砂执法活动。此外,我局还计划每2—3年进行一次“鄱阳湖泥沙平衡与采砂影响调查分析”工作,为鄱阳湖采砂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使我局成为名副其实的“采砂执法基地保障单位”。
通过鄱阳湖水文队伍建设和办公条件的改善,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同时增强我局发展后劲,为鄱阳湖水文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省水利厅和省水文局历来非常重视鄱阳湖水文工作,春节刚过,孙厅长率领省水利厅和省水文局主要领导来我局检查指导工作,给基层水文职工拜年,;孙厅长2007年9月18日来我局考察指导工作时,不仅创作了《敬礼》一诗,对鄱阳湖水文职工的工作精神和成绩给予赞颂,还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嘱咐我局职工“为永远的鄱阳湖永远服务”, 我局全体职工十分感动,倍受鼓舞。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作为。我局全体职工决心以孙厅长等领导多次亲临鄱阳湖考察、指导工作为动力,一定遵照孙厅长的指示,在省水利厅、省水文局的领导下,全心全意服务鄱阳湖,竭尽全力做好2009年鄱阳湖水文工作,为“保护一湖清水”和发展鄱阳湖水文事业谱写新的篇章,以丰硕的工作成果向建国60周年献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