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戏的唱腔分作两大类,一类叫做西皮,二类叫做二黄,也叫二凡,因为二黄内有凡字调,古时是这样叫,现在都是叫二黄。并兼以高腔、渔鼓、山歌、民间小调等。
西 皮:
西皮倒板 西皮慢板 西皮正板 垛子板
简板 三流板 一字板 壳子板
二 黄:
二黄倒板 二黄慢板 二黄正板 二流板
平板 凡字调 (又称还魂调) 哗筒调
哭介也分二类:
西 皮:
三眼井哭介 四节音哭介 单音哭介
二 黄:
三叫头哭介 单音哭介
巧唱调也分两类:
西 皮:
高音牌调 低音牌调 双关调 回音调
长音三流调 稍皮调 十八板调 滚腔调
复尾句调 多词句调
二 黄:
低短牌调 二黄倒扒桨调 平板头倒扒桨调
二黄半接腔调 净角平板头倒扒桨调 倒须笼调
复尾句调 连词句调 十八板调 八板头调
西河戏声腔为板腔体,旋律高亢奔放、浑厚质朴。所有板式均为上下句组成,唱词为七字句或十字句,用“一字韵”(即一韵到底)。西河戏由于其古朴、简明的特点,所以表现形式从表演到唱腔都较程式化,各种板式的情绪表现力大致固定分明,并视情节按一定规律转接,以下就几种主要声腔特点及其用嗓方法介绍如下:
〔西皮倒板〕节拍自由,无固定板眼,列于大段唱腔的开头,引出其他板式,常用于主要人物第一次登场时演唱。长于表现激越、奔放的情绪。如:《破庆阳》中李广唱:“李广打马进皇道”一句即是(见四)。在情绪更为紧迫时,导板可改唱“小倒板”或“栽板头”,小倒板唱词紧密,速度较快。栽板头的唱词为开头前半句,气氛更为紧张,如《北天门》中杨四郎唱:“老娘亲请上坐受儿一拜”《空城计》中孔明唱:“身在城楼”(接唱〔西皮垛子〕:“观山景,耳听得城下的人马闹纷纷……”)
〔西皮正板〕一板三眼,其唱腔明快爽朗。速度较快,长于表现较为欢乐、得意的情绪,是西皮腔的基本板式。西皮正板原为“顶板”唱法,即板上起唱。清光绪年间,湖北汉班星子籍艺人汤再树回乡后,带来部分西皮剧目,并将“顶板”改为“嚣板”,即末眼起唱。但顶板老唱腔至今仍有人会唱,如杜盛余唱《薛仁贵点兵》中一段(见十)。〔西皮正板〕的过门长而花。小生、旦角的〔正板〕则更多大音程跳跃:6-5,1-4形成独特的西河戏风格。如:《罗成下书》中罗成的唱腔(见七)。
〔西皮慢板〕旋律结构和正板相同,但速度较缓,且每句末尾“放调”(见四)。
〔西皮垛子〕一板一眼,节奏规整,旋律顿挫。乐句环环衔接,层层推进,此板式多由其他板式转接而来,如《罗成下书》中罗成的唱腔(见七)。
〔西皮简板〕又称“快板”,有板无眼,节奏紧迫,多用于抒发激奋的心情,但有时速度放慢后如行云流水,常用于人物述说。主胡伴奏时用615作为首干音自由加花托腔,如:《破庆阳》中唱腔(见四)。
〔西皮摇板〕又称“三流”是散板形式。分为快摇板〕(又称“一口清”)和慢摇板(又称“摇板”)。适于表现悲愤或十分激动的心情,如:《辕门斩子》中杨延昭唱〔一口清〕(见五);《徐策跑城》中徐策唱〔摇板〕(见六)。
〔二黄倒板〕二黄相对西皮而言,旋律沉稳严肃,少于起伏,节奏平静稳定,它时而描写宏伟壮阔的场面,时而表现粗犷豪放的感情。如:《罗成下书》中罗成的唱腔:“勒马停枪站吊桥”(见七)。
〔二黄正板〕是二黄声腔中的基本板式,一板三眼,速度中等,较少婉转的花腔,长于叙事。如:《罗成下书》中罗成的唱腔(见七)。
〔二黄慢板〕是正板的慢速,并每句末尾加“放调”(见七)。
〔二黄二流〕也是一种散板,节奏自由,不受板眼限制,唱词可以是一两句,也可以六、八、十大段成双句式,常用于对话叙述。如《告御状》中杨延昭唱腔(见二)。
〔二黄平板〕为一板三眼,上下句式,速度较快,旋律风趣诙谐,一般用于丑角唱腔。如:《孔明吊孝》中江边渡子的一段唱腔。
〔八板头〕属二黄声腔,一板三眼,唱词是上句,因最后一字拖腔长达八板,故称“八板头”。在西河戏所有的大本戏中,第二幕均谓“登二场”。剧中人物如先生之类角色必定唱“八板头”接正板。唱词:“老王爷坐江山风调雨顺”已成为八板头的通用唱词,用于多数大本戏中。如《告御状》中杨延昭的一段唱腔(见二)。
〔十八板〕在正板结束的最后一句时,由于该句唱词字数增多,在通常正板结束放调的基础上,增加九小节共十八板的旋律,使情绪得以充分的发挥。如:《二进宫》中杨波的唱腔(见一)。
〔倒须龙〕、〔倒扒桨〕均为单句形式,是正板和二流的下句的变化(见二)。
〔哗筒调〕为“反二黄”(也称“凡字”),主胡定弦1-5。由唢呐、大鼓伴奏。因西河戏称唢呐为“哗筒”,故而得名。如:《反昭关》中伍员的唱腔。哗筒调还用于表演鬼魂出现一类情节,给人以阴森恐怖的效果,故又称“还魂调”。
〔二黄垛子头〕常用于正板的上句,以击板二声为起音。如:《杨波闹殿》中杨波唱:“九龙口臣不奏”(垛子头)“三皇五帝”(正板)。又如《三娘教子》中王春娥白:“哎”!接着起板二声,继唱“垛子头”:“老薛宝”,接唱正板“你莫跪一边站起……”。
西河戏的哭介分为“叫头”和“哭介”。“叫头”为无伴奏。“哭介”是有伴奏的。“哭介”中,又分〔二黄哭介〕和〔西皮哭介〕。〔二黄哭介〕分单韵哭介和〔双韵哭介〕。西皮哭介分〔四接头哭介〕和〔三眼井哭介〕。如《汾河湾》柳迎春唱:“哎,我的儿啊”为单韵哭介;《鱼藏剑》中伍子胥唱“我的老娘呃”为双韵哭介;《辕门斩子》中杨延昭唱:“老娘亲啊!”为〔三眼井哭介〕(〔西皮〕类);而《打登州》秦琼唱:“高堂母呃,我的娘呃,我的娘”,则为〔四接音哭介〕。
西河流域地处高腔流行区域,至解放前夕,仍有很多地方演唱《岳飞》和《目连戏》。西河戏的剧目《铜桥渡》、《林冲夜奔》等均遗高腔痕迹。所以西河戏至今仍杂有一些不完全的高腔。如《刘伯温访主》中张武唱:
归(哎)。
西河戏除杂有高腔外,尚兼有很多地方民间音乐,如《打龙蓬》中丫环对唱,曲调类采茶戏《补缸》音乐;《芦花荡》中船夫唱“过山丢”;《双卖武》中阮三爷唱“乐天歌”等等。这些民歌小调的应用,以及大量方言土语的道白,给西河戏带来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
西河戏的传统行当分为十大角色,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老六外七丑八贴九小十杂。但唱腔和用嗓却分四种,即生、旦、净、丑。生、丑用“本音”,旦和小生用“仄音”(为每句尾音用小嗓拖腔),净用“边音”。唱词除杂用乡音外,还大量夹有衬字,有的艺人演唱时,几乎每字必有衬字,以示特色。同一声腔、同一板式也因行当不同,唱腔旋律也多有变化,如〔西皮简板〕生角唱腔下句落在宫音上,而女角则落在征音上:
侯。
从上例看出,前者主音为1,骨干音依次为6、5、3。后者主音为5,骨干音依次为1、3、6。两者在保持节奏、基本音级相同基础上,分别侧重用不同的主音和骨干音,所表现的情绪就很有差别。男腔刚毅坚实,而女腔则感情细腻、婉转。西河戏的皮黄同宫。主胡无须更换。演奏二黄时,空弦5 2(俗称上把),当演奏西皮时,千金下移一指,改为6 3(俗称下把),保持了音高的一致。
特殊唱法又称巧唱调门,绝大部分出现在历史古装剧上,传奇剧很少,是各大名师在演唱实践中创造出来,经过代代相传而被固定了下来。
⑴ 杨波闹殿。杨波要唱平板头倒扒桨,与国公两人合唱十八板转倒扒桨,还有二黄稍皮,国公有多词二黄带复尾。李亮也唱平板头倒扒桨。
⑵ 三哭殿。唐王唱八板头转倒扒桨接正调。西宫唱西皮复尾调,正宫唱简板复尾调,皇姑唱冲头转简板等。
⑶ 南天门。杨延昭要唱高音牌调和低音牌调。
⑷ 北天门。杨四郎要唱长音三流调和稍皮调。
⑸ 芦花荡。周瑜要唱高音牌调和双关调。
⑹ 黄鹤楼。周瑜要唱高音牌调和双关调。
⑺ 出龙阁。王宝钏要唱十八板转三眼井哭介转单音哭介再转西皮正板。
⑻ 破洪州。杨宗保要唱壳子带冲白转简板复尾调。
⑼ 徐策跑城。徐策要唱二黄半接腔,东皮垛子调。
⑽ 杨延昭告御状。杨延昭要唱倒须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