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位于庐山市归宗景区以北的不远处有一鸡笼山新村,在村落的后面耸立着一座酷似“鸡笼”的小石山,当地人们称之为“鸡笼山”。
鸡笼山面临环庐山山南公路,对面有东牯岭山脉,西南可遥望著名的金轮峰。在庐山南簏,像这样的小石山,或许应是多的不胜枚举。对于鸡笼山的了解,我一开始是陌生且一无所知的。当我每次从山前的公路穿行而过,总被这座犹似独立、且山体表层被大片透亮石块覆盖的小山心动、诱引着,而这种好奇却一次次萌动了我执意登山探访的欲愿。
(庐山归宗景区美丽的鸡笼山)
去年10月初,趁防火值班之机,我与同伴小殷自温泉归宗管家坳山路步行至鸡笼山南侧,经过向当地路人简明指点路线后,便开始从归宗庐湖酒厂处往鸡笼山西侧方向寻路而上。对于平时偶尔来点户外登山的我,面对眼前这座显的低矮、光秃的小山,以为登入山顶应是较为轻松、便捷的。我们沿鸡笼山西侧山体的一条狭逢小道前行,听说深山北面曾有一老茶场,但行至几里路后,山路便被茂密的柴草遮掩的无法通行,更没有发现有通往鸡笼山山顶的线路。望着身边似乎不太高的鸡笼山,我决定就近沿着光秃的山体,从山脚顺着石块间隙攀附而上。攀行至百来米高度后,同伴感觉脚下有些哆嗦,担心即使登上去了却难以溜下山来,考虑不可预测的风险,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撤回下山。尽管第一次试登没有登入山顶,毕竟让我明白了从东侧是不可能登山的,而以此又重新规划着下次攀登的路线。
因这次试登未果,不久我又先后二次特意路访鸡笼山村里,向当地村民们打听确切的登山线路。一路上我选择着稍为年长的老人不停打听着上山的路线,同时出于习惯及好奇心里,也有意探听着鸡笼山是否有一些传说及故事。对于我们的询问,村里的人们都很是热情及耐心的为我们指点和讲述着。那天,村南一位吴姓老人告诉我,其实年轻时他们经常上山去砍柴,在山的南侧原是有条山路而上的,登入山峰顶多也不过个把小时的样子,虽近些年山路都长满了柴草,上山应该是没问题的,因当天吴老有事要办,还说如另天愿陪同我们上去。顺着老人家的指点,我们绕着山脚南侧,找到了一条酷似通往山上的小道,并且往前探走了一下,感觉路痕还算明显,心想如等下次再登山应是胸有成竹了。
11月24日上午九时,我们几位老粮食一行6人,满怀欢喜的又次来到了鸡笼山下。顺着上次探寻的上山路口,我们一路轻行。但行至不远处,在选择左右两条叉道而行时,我们都赞同了靠右直行的路线。而对于这样的选择,谁知结果注定是无功而返的。
其实,像这样平时少有人登入的鸡笼山,如今是根本难以辨析出明显山道的。当我们从树丛中转弯抹角的努力攀登了一阵子,才感到进退两难了。就这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折腾,我们借靠着身旁的树枝、石块不断的向山上攀爬,最终也只到达了东南半山那大片的石块下面,因实在无路可走,且从石崖攀附根本不可能到达山顶,望着近在咫尺的小小鸡笼山,我们只得从时间、安全着想,又一次半道而返了。
历经两次的登山而返,对于这显得如此低矮的小山,心里好不是滋味,原想在年内告捷登顶的愿想,也因一度的雨雪天气而纠结、等待着。
通过多次对鸡笼山的靠近及与当地村老们的交谈,也给予我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小小的鸡笼山,原来竟富含着如此众多的神奇与传说。在几次前往村里的途中及田间,我巧遇了村北一位78岁的熊大爷及一些素不相识的村民,他们极为热心的为我们陆续讲述了知晓有关鸡笼山的一些故事。
传说在许久以前,村庄后面的这个小山上常有一群鸡出没,而小山的形状又酷似旧时农村家庭关鸡用的鸡笼,于是便有了“鸡笼山”之称。
有一天,一位上山砍柴的汉子在山上的草丛中,正巧遇到了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于是,这位汉子不顾母鸡的扑咬,竟在被母鸡咬伤手指后,强行将抢夺来的小鸡带回了家。后来小鸡也莫明其妙的死掉了,而这位汉子被母鸡咬伤的手指却多时难以治愈,为了治疗手指而弄得穷困潦倒。 在鸡笼山的石缝间,我们至今仍随时可看到一丛丛柔软又坚韧的灯芯草。早时,农村的老百姓常去鸡笼山上采集这种灯芯草用于制作草鞋。曾有一位东牯山的老农,有天上鸡笼山去采挖灯芯草,当他刚刚将一株灯芯草从山地拔取时,被拔开凸显的山洞突然涌出许多金黄的谷子。对于这突然而至的谷子,那时本来就缺粮的老农真的是喜出望外,为了带回谷子,他赶紧脱下身上穿着的长裤,将谷子装进长裤筒里,用草绳扎实后准备带回家食用。
面对眼前这突然冒出的"涌谷洞",老农想着还是赶紧先遮掩起来,等另天再来装取些谷子。而等到另天老农兴奋的挑着一担谷罗上山,准备好好挑上一担谷子回家时,那曾冒出谷子被遮掩好的洞穴却怎么再也找寻不着了。原来,据说是因鸡笼山内的藏粮仓漏雨,正遇上这位老农的经过,为了能让老农及时将藏谷粮仓漏雨的洞口填补好,山神们才故意从洞口涌出些谷子用于奖赏老农的。
在村后山体的东面,我们可见山体表层裸露着大片圆滑光亮的石块,原来我一直以为,这些大片的石块可能是抗战时期与日军阻击战时炮火轰击所致。1938年下半年日军进犯星子,我驻军坚守着星德公路一线,英勇阻击日军101师团的进犯。当时有国军驻扎在鸡笼山顶阻击日敌,由于敌人的抵抗非常顽强,枪炮声震荡着村落四周,山上的阵地被炸得满目疮痍,战况极为惨烈。为阻击日军的进犯,当地许多村民都踊跃加入国军的阻击队伍,在鸡笼山顶守战七天七夜。当时因中日武器装备差距之大,弹药又接不上,经常发生拼刺刀的肉搏战,在鸡笼山战地一线留下了无数抗日战士的遗体。而位于鸡笼山西南侧十几公里之外金轮峰上的明代铁塔,便是被日军在那年用炮火轰毁掉了。
鸡笼山内是否住着神仙,只有传说知道。我们站在村里的操场上,村里的老人们还告诉我,说在鸡笼山笼罩的下面,传说原有二只水牛精,只要水牛精动弹下,山体则要发生剧烈的抖动。1937年某一天,村后的这坐小山突然山崩地裂,大量石块从山体滚落下来,并将一些民房压塌,而不久抗日战争便随即暴发了。1976年的某天中午,小山又突然轰隆作响,山上的石块伴随着轰响飞泻而下,不用说民房受损,那年我国也不亚发生了多级地震般的憾事。
人们还说在鸡笼山的东北处山上,有一个长长的叫“升子洞”的洞穴,早些时侯当地的小孩子经常跑到洞内做游戏、捉迷藏,但如今却少有人去了。之所以叫“升子洞”,是因为原来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用竹节做成量米的竹桶子,喻为洞很深而圆滑。至于升子洞是否有通往山体的机关,洞内是否有硕大的稻谷粮仓,是否还藏有金银宝藏,有机会还是值得去探究下的,我们期待着鸡笼山赐予的稻浪粮香五谷丰登。
元月24日,经过二个月之后的漫长等待,我再次咨询了准确的登山方向及线路,趁着天气的晴朗又鼓足勇气,开始了对鸡笼山的第三次探访。这次我们从山南脚的路口,一直向左而上,虽然山路上依然充满着茂密的柴草,或许应感谢有仙人的相助与引路,我们竟然能多次正确的校正山叉道路,顺利的完成了登入鸡笼山峰顶的夙愿。
在鸡笼山顶端,有一片小竹林,而竹子从杆到叶不是通常的绿色,而竟然全是金灿灿的黄色,在阳光的照映下,竹林映射着一片灿烂的金黄,让人心驰神往。在茂盛的柴草间,也有一些小小的坑道,应是早期人们在山上开采石英沙留下的,也许石英矿沙只存于山体表层,所以被开挖的洞体都不是很深大。记得有位村民说过,站在山顶的石块上,如用脚稍为用力而蹬,有山体空洞回荡的感应。但那块感应的石块,由于山体之大,我也无法来得及去寻找辨别和感受了。鸡笼山那些久远的故事与传说,或许也仅仅是一个谜语,突显着鸡笼山的好奇与美丽,留予人们回味与开怀罢了。
鸡笼山内五谷多,村邻老少笑语欢。如今的鸡笼山,生态植被修复完好,大部分山体已被茂密的树木和柴草所掩映,且很少有人上去采挖了,美丽的鸡笼山正以它坚实的臂膀,护佑着身旁村落的安定与祥和。走进今日的鸡笼山新村,道路宽敞通畅,楼舍新房林立,村庄人居和谐欢笑,随着环庐山景区的不断提升,相信鸡笼山新村也将成为庐山归宗景区一处美丽悠闲的好去处。
从鸡笼山可遥望西南方向的金轮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