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童年 童年,是个惹人遐思的话题。最近重温老电影《城南旧事》,《送别》这首主题曲略带忧伤的旋律不时在耳边回响,童年的画面在眼前一一闪现。 小时候在乡下爷爷家长大,虽然那时物质条件匮乏,但经过岁月的沉淀,留在记忆深处的却是自由自在,快乐纯真。 那时候最有趣的莫过于捉泥鳅了。 夏天,田里的庄稼都收割了,田径上栽了一排绿豆,豆荚快成熟了,甚是诱人,小伙伴们打着赤脚,挽起裤腿,拿着兜篮和桶子,来到自家的水田里。田沟的稀泥里到处都是泥鳅,有水的地方用兜篮一捞,篮子里就出现了几条裹着泥水的小生灵,用食指和拇指往它们头部一掐,便往桶里丢,有时候没有掐紧,滑溜溜的身子会从指缝中挣脱开来,又掉进田里,只听呲溜一声,便如鱼入大海,再无踪影。 “围剿”了稀松的田地之后,我们又去“清洗”干稠地。没了水的泥土周身,有许多小气孔,我们一看就知道里面藏着许多“大家伙”,用手一挖,翻开的泥块里就会出现几条肥大的泥鳅,有的露出个小脑袋,有的现出一条小尾巴,都紧张地往泥土里钻。可它们已如孙悟空入了如来佛祖的五指山,只有束手就擒啦! 有时,手刚伸进泥土就触碰到那光滑的又带着些黏液的家伙,顺手就将其与泥土一起捧在了手心。几个小时下来,我们的裤子衣服脸颊甚至头发就都粘上了泥土,就像是土地赐予我们的勋章,我们提着一篮泥鳅,在夕阳的余晖中,互相看着,跑着,笑着……那份欣喜,简直无法言说。 到了家里,在清水里养几天,买几块豆腐一炖,泥鳅便钻进豆腐里,煮熟后,那鲜味至今令人垂涎。 用叉子赶猪同样有趣。那时候村民家家户户都养猪,白天猪是放养的,难免会跑到菜地、庄稼地里去撒野,于是孩子们多了一个任务——赶猪。一看到有猪染指庄稼地,立刻拿起叉子,把猪赶得到落荒而逃。每次回想,那份快乐便涌上心头,颇有几分鲁迅笔下闰土“看瓜刺猹”的味道。 乡下孩子总有自己的玩法,夏烤知了,烤鱼,冬烤红薯,其乐趣妙不可言。夏天,伙伴们有的水中抓鱼摸虾,有的捉知了,然后生一堆火烤来吃。知了的味道没吃过的人无法想象,又香又脆,可以上央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而烤红薯更是冬天的头号美食。把红薯浅浅地埋在土里,上面生一堆火,等闻到红薯香气便扒出来,又甜又香。偶尔也会从鸡窝偷偷拿出来的,还温热着的鸡蛋,那是难得的“奢侈品”。 后来进城读书,在学校的游戏同样多姿多彩。女生对踢毽子跳皮筋特别痴迷,男生则对打珠子推铁圈钟情,堪与如今的孩子对手机游戏的热衷相媲美。毽子容易制作,踢的花样也多,因此大受欢迎。我们一般先单脚踢、左右脚踢、踢一下再跳花再接住、踢一下跳花再接着踢,需要一关一关地过。玩的时候分边比输赢,那技术高超的就成了“香馍馍”。 那时候,能拥有一副皮筋那可是拥有主动权,能决定参与对象。皮筋最好的是用一整根松紧带,能拥有的人就是名副其实的“土豪”,其次是用扎头发的一根根接起来,用橡皮圈剪断接起来……真可谓千方百计。只要一有空闲,女生们就聚拢来,跳法不断更新,往往周围一圈围观的,可有面子了。回家没人就自己把皮筋系在树上,或者两条板凳上练习,争取第二天大出风头。 还有跳房子、抓石块……那时女孩子玩的游戏花样众多。男孩子们要么趴在地上打珠子,要么满操场推铁圈,总是玩得满头大汗,全身脏兮兮,却个个笑容满面。至于作业,每天不超过半小时,真要感谢那时候对升学率的追求还没有今天如此狂热。回想往昔,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