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
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
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也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每逢七夕读书人会都会拜魁星,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妇女乞巧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在中国古代,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所以七夕又称“乞巧节”。
时间崇拜“七”与“期”同音,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以“七曜”计算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
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
节日习俗
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女子手持五色丝线和七孔针,连续穿针引线,最快通过的为“得巧”。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喜蛛应巧把一些瓜果食品放在盘中置于庭中,如发现喜蛛结网,就预示着大吉大利。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
投针验巧七夕前一日准备一只面盆或碗,倒入鸳鸯水,即白天和夜间取水的混合,也常把河水和井水混合。放置到第二天中午,太阳一晒,就可投针验巧。
《直隶志书》说,“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
《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拜魁星相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
晒书七夕晒书的习俗十分盛行,有两则小故事。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
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
拜织女预先和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斋戒一天,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
吃巧果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节日发展
汉朝 初创《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唐代 风行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 鼎盛京城中专门开设了卖乞巧物品的市场,称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明清 丰富由于社会发展,七夕节的内容更加丰富。
现代 法定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章来源于长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