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今年是个聚会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安排了三次大聚会。
排在国庆期间的是大学同学聚会。今年是入校30周年,之前有过一些策划,有多种预案,有过到北京一说,现在据说还是要回母校。大家都说,同学聚会不回母校,找不到感觉。不过2000年新世纪聚会以来,大小聚会未隔年,30年之聚也是聚浪成涛吧。
计划暑假期间聚会的是毕业十周年的971班。毕业的时候,不少同学希望我这是最后一次担任班主任,现在看来他们基本上满足了愿望。这是一个很有成绩的班集体,现在大家虽说成就不高,却也各得其所,过得心舒意畅,顺风顺水。找个假日小结一下自己的人生,相互鼓励和启迪,自是大有裨益的。
让人感慨的是春节期间酝酿的老二班小学同学“五一”聚会。老二班是现在的称谓,因为进入高中后分班次数太多,以至于忘记自己究竟到过哪个班,于是大家就以小学或初中的班级为准进行区分。
现在的孩子学习环境比较稳定,我们读小学那时主体也是如此,但分分合合的个体不少。就我而言,在花桥公社(现华林镇)桥北大队小学读到了三年级,转到县城进入县“五七”小学(现星子一小),进入三(4)班,四年级分到了四(6)班,因为和同学玩耍意外骨折,转到五里公社(现白鹿镇)秀峰大队小学,五年级再回到县城。当时教导处蔡海林老师问我想到哪个班,我说不知道,在四(6)班程招丽老师是我的班主任。蔡老师说,程老师现在是五(2)班的班主任,那你就到五(2)班去吧,于是就去了。五(2)班在操场后的第一排教室左手,我跟着蔡老师走过去,心里还有些忐忑,不知道这个班都有些什么人,但走到窗户口就放心了。我看到了叶永龙、张仁和等四(6)班同学以及于崇明等邻居,心中好激动,他们看到我进来,也都给我鼓掌。这是我到一个新集体第一次没有陌生感。
五(2)班在1975年暑期全体直升星子中学(现址为星子县第二中学)。首任班主任是胡碧兰老师,她对同学们比较严格,我们不太适应。后来江敏老师接任班主任,江老师现在是九江一所重点中学的党总支书记,可那时候她很年轻,像个小孩子,同学们送她一个外号“娃娃”。她考取大学之后,程招丽老师的丈夫熊廷魁老师担任了我们的班主任,这使得同学们对老二班的认同感更强。两年后初中毕业,大部分同学升高中,小部分转入初三。至此,老二班基本解体。关于老二班,值得回味的东西不少,慢慢来吧。
今年的聚会,据说女同学是发起人,新建QQ群的创建人果然是当年的辣妹子陶淑琴,管理员是原班干欧阳志华、孙崇明。副班长孙崇平照例点名(当年讨厌得他点名要死,抱歉),上传了程招丽老师珍藏的小学毕业照。说到小学毕业照,那是珍贵得不得了,因为大部分同学都遗失了,包括我这样还有点收藏意识的人。
看着35年前的照片,一喜一愣。喜的是瞬间回忆起孩童的岁月,愣的是居然一下子不能确认那是不是自己。恍惚记得拍照时,我本该是站在最后一排的左边,可是胡官林、程新华、陈小平、张群策这些家伙使坏,非得往旁边挤,站不下去了,我就被老师拎到前排和女同学站在一起。要知道,那年代和女生接触是要被耻笑的。直到初二,有个叫李玲的女同学入团,买好些糖果感谢大家,整整齐齐摆在男同学课桌上,就是没有一个男生进教室。进了教室,心里馋得要命,却个个大义凛然,视之无物。不过后来传言,说只有孙崇平拿了、吃了,待考。班长余艳随父母转学南昌,多情多事叶永龙偷偷摸摸送了个笔记本,被张群策等嫉妒得揪了尾巴嘲讽一直抬不起头至今。说起叶永龙,他在小学还有更糗的事,就是不知何故(他自己现在装无辜,说是怜香惜玉)被陶淑琴提着板凳追打,绕着1、2班教室狼奔豕突三圈,3、4班集体围观,5、6班拍手称快,7班没有得到消息,后悔不迭。一世威猛,毁在一朝,惨绝无比!
不过,照片上的我,还是相当的争气。虽然个头不高,比身旁的石小燕、熊晓春两女生还矮一截。但我竟是侧身而立,而且右手叉腰。现在拍照,特别是正规活动照相我都是规规矩矩,没想到35年前还有点超前的意识,啧啧,自夸一下!
心酸的是,我的一起出黑板报的好朋友陈小平同学,拍毕业照后的第二天在鄱阳湖畔游泳溺亡。当时同学间盛行以本名的反义取外号。“陈”音同“沉”,反义即“pang”(乡音,浮的意思)。我的外号是“pang大紧”,陈小平叫“pang大陡”,可他沉下去之后就再没有自己pang起来,据说是渔民用滚钩挂起来的,遍体鳞伤。我在灯光球场看篮球比赛时听到噩耗,后来和几个同学去了蔬菜队那他的家,只见门口倒着几条板凳,没人敢上前。今天,借聚会前奏,怀念这位离我们而去已经35载的同学,也祝其他的同学、老师身体健康、幸福吉祥!
南山雅人自在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