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2-31 08:5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寒潮来势汹汹!中央气象台12月29日18时发布寒潮橙色预警: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有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6℃以上。在这股寒潮过后,我国将进入到今年冬天以来的最冷时刻。寒冷的天气里,健康的问题更不能忽视!
心血管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冬季特别是天气寒冷时更普遍。已确定有心脏疾病的患者中猝死更容易发生在寒冷的天气(温度<15.4℃)。研究表明,气温在-48℃~10℃,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气温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寒冷地区气温每降低1℃,心梗发生率将升高2.2%,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升高1%,尤其是气温降低的28天内心梗风险最高。最强寒潮来袭,心脏病患者要更加注意防范。
01 寒潮来袭,对心脏影响很大
会加重心脏负担:
研究显示,寒冷天气可以引起体表小血管收缩及痉挛,血压升高,血流速度减慢,加重心脏负担,使原有冠脉狭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加重,诱发心绞痛发生。另外,寒冷还可以诱导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诱发心肌梗死。
与房颤关系密切:
研究表明,房颤与寒冷关系密切。很多研究显示,房颤高发期都在冬季。其原因可能与气温、湿度、气压以及冬季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高发有关。一项纳入1475例高加索人的阵发性房颤研究显示,在女性患者中,阳光相对充足、气温较高的5~8月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另有研究显示,在寒冷季节,更多的房颤患者因为症状加重而入院,而且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也明显升高。
02 安度寒冬,要注意以下几点
密切关注血压:气温骤降时,血压会出现波动,但也不要过分紧张。每天早晚增加测量血压的次数,3次/天~4次/天。如果发现血压超出预期目标,应到医院就诊,找专业医生调整,切忌自行调整药物。
减少反复冷热环境刺激: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忽冷忽热,血管的强力收缩和舒张使冠状动脉内已形成的斑块受牵拉破裂,进而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引起心肌梗死。
防寒保暖工作要做好:外出时一定注意添衣保暖,出门要戴口罩和帽子。
尽量不要到室外晨练:喜欢运动的老人,最佳室外锻炼时间为下午三四点钟或晚上。因早起温度低,加上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冠状动脉张力增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可以在室内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踏步走等。如果天气较好,可以到户外运动。避免过度运动。
保持平和的心态:由于很多患者过于担心,身体在冬季会出现问题,到医院“输液”疏通血管,或者应用一些偏方,这都是不可取的。过度紧张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放松心情。
防寒小贴士
保暖御风寒
冬季养生要注意随时添衣物,避风寒,避冷水,避生冷饮食等。尤其要注意保“三暖”:即头暖、背暖和足暖。
头暖头为诸阳之汇,而体内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发掉,气温越低,从头部散发的阳气越多。寒冬时节,如果不重视头部保暖,让头部经常暴露在寒冷气候中,“寒性收引”,会使头部血管收缩,全身肌肉紧张,易引发头痛、神经痛、感冒、鼻炎、肠胃不适等问题。建议中老年人和儿童外出时,戴一顶帽子,以防风寒侵袭。
背暖中医认为,背为阳,总督人体一身的阳气。风寒从背部经络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失衡,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可诱发多种疾病。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宜加穿一件贴身的保暖背心以保证背部温暖。
足暖俗语说,寒从脚下起。现代医学认为,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不足,长时间下垂,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冷。此外,由于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能力弱,而且许多穴位与人的内脏相对应,脚部受凉就会引起许多脏腑不适。故寒冬季节要注意保持自己的鞋袜温暖干燥,并多做脚部锻炼和暖足。
药食同补温脾肾
所谓“冬令进补,来春打虎”。补养分食补和药补。许多食物本身就是药物,冬季最好选用药食同补的食物来温补脾肾,强壮身体。药食补养要注意以下几点:
食补宜温热冬至饮食补养以温热为主。冬至时,阴气已达到极盛,阳气开始萌芽。冬至食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选用温补之品。二是不宜冷食伤阳。
药补重脾肾肾藏精气,精气为生命之原动力,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每日适当吃点黑色食品,可以补足精气,提高免疫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如可食用黑米粥、黑豆膏、黑芝麻糊、黑枣黑木耳羹、乌骨鸡汤等。
注重潜藏养阴阳
《黄帝内经》云,冬主收藏。冬季闭藏,万物休整,人体阴阳二气均深藏于内。此时当顺应时令,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确保身体健康。冬至养生,首重静养。
潜藏养阳中医虽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但冬季寒冷至极,寒甚极易伤阳,而此时人体阳气多潜藏于内,故常感四肢冰冷,鼻塞流涕,感冒、咳嗽等。冬季要注重保养身体阳气,避免机体阳气耗散:尽量保持精神静谧,静心少虑,避免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避免过度运动,不超负荷运转,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如果冬天过度消耗阳气,体内阳气储存不足,则次年春天容易发生体虚感冒、风湿骨痛,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
潜藏养阴《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冬季气候寒冷而又干燥,且常有大风呼啸伤阴,居空调、暖气、烤火环境中也极易耗伤阴津。因此,护阴养阴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举措。冬季藏阴当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适当食用滋阴养阴的药食等。中医谓汗为心之液,在大量排汗的同时也耗费了大量阴液。如剧烈运动、蒸桑拿之类会导致大汗淋漓的活动,在冬季当尽量少为。
希望您和您的家人都能安稳度过这个寒冬!
来源:健康报
|
|